真金不怕火煉 挑戰88℃極限高溫
北汽新能源直面火焰山“烤”驗
□ 本報記者 趙 偉
今年6月以來,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7大部門的26位工程師,與18輛北汽新能源電動汽車為伍,深入日平均溫度高達41℃的吐魯番火焰山腹地,累計將完成10800多個小時、8500多公里的整車高溫“烤”驗。
“不知陰陽炭,何獨燒此中。”傳說中,齊天大圣大鬧天宮打翻了太上老君的煉丹爐,于是便有了吐魯番的火焰山。這里素有“中國熱極”之稱,是全國范圍內最高氣溫紀錄的保持者,以增熱快、散熱慢、日照時間長等氣候特點著稱。
“人間火獄”見證“金子”品質
特別是今年夏天,火焰山地區最高氣溫達到49℃,地表溫度一度高達88℃,所到之處,摸著燙手,走著燙腳,充分驗證了火焰山“飛鳥千里不敢來”的說法,堪稱烈焰焚云的“人間火獄”。
這種常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酷熱,卻被北汽新能源的工程師們視為“最好”的工作天氣——如此顛覆常人認知,只因為天氣越熱、太陽越毒、體感溫度越高,就越適合做車輛高溫性能試驗。
在這里,北汽新能源為其電動汽車產品設置了電池熱管理系統能耗、高溫環境類、空調系統、整車制動性能等30多個項目的產品性能測試。
試驗結果證明,即使在火焰山極限高溫的條件下,北汽新能源所有產品的電池和電驅動系統均未出現安全問題,工作效率一切如常。
“我們的全部車型在上市之前,都需要接受230多項整車驗證、79項電池驗證、70項電機驗證,整車驗證里程達100萬公里,電池包驗證時長達10萬個小時。”北汽新能源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在此基礎上,北汽新能源對部分車型的測試還在不斷加碼,如上市不久的EU400的電池還通過了單體穿刺、單體擠壓、單體過沖等7重極限實驗,反復驗證了電池在各種極端情況下的穩定性,確保電池在極限狀態下不起火、不爆炸,始終如一保障行車的安全可靠。
敢為人先的電動車三高試驗
“北汽新能源的三高試驗,已走在電動車行業前列。”對于自家的實驗體系,北汽新能源相關負責人底氣十足。早在2013年,北汽新能源就開始在密云進行冬季高寒試驗;從2015年開始,北汽新能源開啟了大規模的正式三高試驗,冬季北上海拉爾,夏季南下海南,高原遠征云南;2016年則分別在黑河、吐魯番、格爾木進行了高寒、高溫和高海拔的測驗;今年,北汽新能源將三高實驗場分別選在了海拉爾、吐魯番和格爾木。
嚴苛的檢驗是產品安全可靠的保證,也是北汽新能源作為中國純電動汽車領航者對10萬多用戶的承諾。據悉,北汽新能源涉足三高試驗不僅早,甚至在某些項目上的企業標準還要高于現有國標。
以此次火焰山進行的空調試驗項目為例,按照空調試驗的國標(QC/T 658-2000)要求,只要能夠滿足暴曬的基本條件(即環境溫度不低于35℃,光照輻射不低于800瓦/平方米),工程師就能開啟車內空調,而北汽新能源的試驗工程師還在原本的試驗條件中增加了一個20分鐘的時限,即試驗工程師要在密閉的、暴曬后的車輛內靜坐20分鐘以上,再開啟制冷系統。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加大試驗難度,更重要的是,真正感受到用戶在空調未啟動時的體感,檢驗更惡劣環境下的純電動汽車制冷系統。
北汽新能源的工程師表示,所有高溫試驗當中,大多數試驗的完成標準都是唯一的,只有空調試驗有“兩種可以結束試驗的標準”:一種是完成所有試驗程序,另一種就是“試驗人員實在受不了了”。
北汽新能源之所以有底氣直面火焰山的熱浪、海拉爾的酷寒,憑借的正是覆蓋五國七地的強大正向研發體系,以及其領航純電動車市場的最大資本——e-MotionDrive技術。“三電”核心技術的領先優勢,使得北汽新能源純電動產品可對車輛電池、電機、電控系統進行高集成化和智能化管理,讓車輛的動力輸出、電池效能以及安全性、可靠性都大幅領先對手。
在最近舉行的2017CCPC克拉瑪依首站比賽中,北汽新能源EU400更是勇戰高溫,一舉斬獲CCPC首站綜合冠軍,同時還獲得了充電便利性、經濟性集結賽、場地計時賽、蛇形繞樁、麋鹿測試、0-200m加速、涉水性等7個分項比賽冠軍。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