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專家在2017年中國汽車流通行業年會上表示
我國車市已現國際成熟市場特征
□ 本報記者 王 輝
11月14日,2017年中國汽車流通行業年會在江蘇蘇州召開,來自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信息中心、清華大學等政府部門及業內的專家學者,就汽車反壟斷、汽車市場發展趨勢、汽車消費等問題進行了研討。美、德、法、意、俄等國家的汽車流通協會負責人也參加了年會,與中國汽車經銷商共同分享汽車流通市場的經驗。
市場:增速將有較大幅度下降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表示,2017年的汽車市場已明顯呈現國際成熟市場的特征,即“新增加置換”,二手車交易對新車銷售的貢獻度明顯增強;市場已經進入成熟期,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體驗感受日趨成熟,消費升級呈明顯特征,市場競爭將會更加激烈。
他認為,2017年的汽車市場有5個特點:一是乘用車銷售此消彼長,一改以往一增俱增、一減俱減的局面。品牌之間的差距在拉大,有的高增長,有的斷崖式下滑,豪華品牌增長強勁;二是商用車增長高于乘用車;三是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將對汽車產業和汽車市場的格局產生革命性影響;四是二手車增長速度遠遠高于新車,每月都以20%以上的速度進入快車道;五是傳統汽車流通服務業與互聯網技術或電商平臺的結合已成趨勢,多樣化多元化的經營模式、經營業態已悄然形成。
沈進軍說,2017年汽車流通行業整體效益較好,特別是在市場增速遠低于去年的情況下,取得這樣的成績來之不易。有相當多的經銷商集團,利潤增長高于營收或銷量增長,再一次證明行業轉型已見成效,向管理、服務要效益已成為行業的共識。
車主:6000萬名車主受益“三包”
質檢總局質量司產品質量處處長劉軍衛介紹了汽車“三包”實施4年來的成績:自2013年10月汽車“三包”實施以來,質檢總局建立了汽車“三包”的信息備案與公開制度,制定了《“三包”信息和技術咨詢人員管理辦法》,組織實施了汽車售后服務質量提升專項行動,指導汽車流通協會組織行業內開展了汽車售后服務質量測評,推動汽車售后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大力推進了汽車流通行業售后服務質量的提升。據介紹,汽車“三包”實施4年來,在修理、更換、退貨方面累計投入索賠總費用達到了396億元,為近6000萬名車主提供了切實的權益保障。
劉軍衛表示,質檢總局今年組織開展了汽車“三包”檢查和評估工作,從檢查和評估情況來看,汽車“三包”取得了積極成效。一是讓消費者獲得了切實的權益保障。二是通過“三包”,汽車企業普遍健全完善了質量管理體系。據統計,所有生產者和大部分銷售者都設立了專門的部門和人員來負責汽車質量擔保工作,建立健全了投訴處理和售后服務流程,83.3%的生產者制定了更有利于保護消費者的質量擔保條款和售后服務政策。三是汽車產品質量水平得到不斷提高,49%的生產者“三包”實施以來,新車3月故障率逐年下降,30%的生產者,新車3月故障率控制到了2%以內。“三包”規定成為推動我國汽車產品質量和品牌提升的催化劑。
劉軍衛說,在檢查評估和實際工作中也發現一些不足:一是汽車質量問題投訴仍然比較突出,汽車及零部件質量問題投訴率高居不下;二是部分企業沒有嚴格落實“三包”規定,有的還存在店大欺客現象,還有一些企業不配合、不認真處理質量問題;三是產品質量“三包”爭議處理機制還不完善,部分質量爭議需要通過司法訴訟的手段來解決,行政資源、司法資源和社會成本浪費嚴重。劉軍衛表示,質檢總局下一步將督促企業嚴格落實汽車“三包”規定,加強缺陷產品召回,倒逼質量提升。同時繼續推進相關的法規制度建設,包括新能源汽車“三包”規定相關問題的調研、推進產品質量擔保立法的研究、第三方爭議處理機制的建設。同時也希望廣大企業能夠切實落實企業質量主體責任,不斷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加強全面質量管理,大力提升售后服務質量,嚴格規范自身經營行為,加強自律誠信和守法經營,切實保障好消費者的權益。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