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累計發放各類質量獎勵超1億元
江蘇省張家港市全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樣板區
□ 張 潔 本報記者 蔡美萍
“以前企業只想著搶市場,后來全球貿易出現問題導致訂單大量萎縮,大家都很著急。質量提升讓企業找到了突破發展瓶頸的新路徑,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更清楚了。”提到已見成效的張家港市紡織行業質量提升行動,該市紡織協會秘書長龐榮祥近日感慨地說。
2017年,張家港市高分通過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省級預驗收,榮獲品牌江蘇建設金風獎;2018年,獲評江蘇省推進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市第一等次。
紡織行業一直是張家港市最重要的傳統支柱型產業,全市共有紡織企業3100余家,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產值占全市1/8。由于勞動力成本上升及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企業的贏利能力一降再降。為了推進紡織產業高質量發展,2019年,張家港市市場監管局牽頭各部門開展了紡織產品質量提升專項行動,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到2019年底,全市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520億元,銷售收入512億元,雖然同比分別下降4.5%、3.5%,但實現利潤14億元,同比增長46.9%,紡織行業呈現出從速度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的態勢。
張家港市市場監管局局長田文華表示:“質量提升只是張家港實施質量強市戰略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多年來,張家港始終把強基礎、樹品牌、優品質作為打造城市發展優勢的重要抓手。”
張家港市連續多年將質量強市創建納入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堅持高起點謀劃,突出質量核心地位,出臺了《張家港市“十三五”質量工作意見》,2018年又專門制定了《張家港市質量提升3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質量強市的戰略地位進一步凸顯。
2015年,該市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61個職能部門為成員的質量強市工作領導小組,今年1月進一步升格為質量發展委員會,高位統籌質量建設各項工作,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協作、企業主責、社會參與”的大質量工作格局。該市每年與各區鎮、相關部門簽訂質量目標責任狀,并將質量工作納入區鎮績效考核,考核結果作為評先創優和領導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參考。組建張家港市質量專家委員會,定期對質量建設重要節點、重點項目進行分析研判,提出政策建議。將質量獎勵納入財政預算,去年累計發放各類質量獎勵超過1億元。
張家港市堅持高強度監管,狠抓質量基礎管理。一是健全質量安全體系。建立質量風險監測制度,2019年,該市市級食品千人抽檢率達到7.4批次,產商品抽檢數量達到714批次,均位居全省縣市前列;全面落實事中事后監管,率先實現市場監管領域“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先后獲得國務院、省政府通報表揚。二是強化質量誠信體系。將質量監管結果納入全市公共信用平臺,作為評判市場主體社會信用的重要依據,讓質量失信者“一處失信、處處受限”;建立質量增信融資制度,對質量誠信企業提供金融扶持,2019年累計發放“信易貸”授信額度36.2億元,為2.5萬家小微企業解決了融資難問題。三是構建數字化監管體系。在全省率先建成食安治聯綜合監管平臺,目前已累計接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458家,實現監管部門考核評價、食品企業業務培訓、市民實時查看點評于一體。四是嚴厲打擊質量違法行為。以保健品、房地產等行業領域為重點,嚴厲打擊商業傳銷、商標侵權、制假售假等違法行為,全力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該市還堅持高標準引領,提升質量整體水平。聚焦重點領域,圍繞全市塑飲機、紡織、醫療器械等重點行業開展質量提升行動,舉辦行業高峰論壇,拓寬企業家視野格局;組織QC小組活動,鼓勵一線員工參與技術攻關;開展職業技能競賽,尋找身邊的“港城工匠”,質量提升行動取得了實質性效果。注重示范帶動,大力推進質量標桿示范建設,近年來已培育“港城車大夫”“城市e管家”等一批質量示范品牌,推動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質量管理好經驗好模式,以點帶面、示范引領。強化考核激勵,設立市長質量獎,鼓勵企業積極參與標準制定,參與起草國際標準16項、國家標準800余項,3家國家級標準化技術機構落戶張家港市。對在科技創新、質量提升、品牌建設等方面取得成效的單位兌現激勵政策,全市注冊商標申請數、企業戶均擁有商標量連續13年領跑江蘇省縣市。提升質量技術,整合檢測、計量等政府資源和功能,在全省率先掛牌組建檢驗檢測中心;推動高質量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建成國家級質檢中心3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3家,在全國同類城市中位居前列。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