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張文禮
“我到德國出差,電梯里看到一個老外拉桿箱壞了,他立馬指著箱子跟同伴說:‘Made in China’。”這件事,讓全國政協委員、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總工程師蘇權科“深受刺激”。
1990年,蘇權科28歲。從那時起,他就和質量結下了不解之緣。和質量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蘇權科,今年關注的重點放在了質量文化生態建設上,提交的提案名為《創建質量文化生態 助力質量強國目標》。
2018年10月23日,被習近平總書記稱為“國家工程、國之重器”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這座全世界最長跨海大橋,被譽為“世界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作為大橋總工程師,蘇權科和同事們實現了大橋建造之初的承諾,“完成了一項為中國爭氣的高品質工程”。
“我在港珠澳大橋當了16年‘業主’,從設計、論證到建造、監理、驗收的所有環節,都參與其中,僅是用到的61本標準,摞起來就有一米多厚。橋上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排水溝、每一個螺絲釘,都傾注了全體建設者對于質量的最高追求。”蘇權科說。
“但我們過去一直強調抓技術進步和質量管理,卻忽視了先進質量文化的建設。質量文化才是高品質的基因,是一種重要的軟實力。”說起質量文化,蘇權科一下打開了話匣子。
“一個需要擰10圈的螺絲釘,別人是先擰5圈、再擰3圈、最后擰2圈,最后能用20年。你一口氣擰10圈,結果用了七八年就壞了。”蘇權科說,質量文化就體現在這樣的意識和細節中。
“當前我們已經在深入推進質量強國戰略,各種質量管理技術、工具、方法我們也都在用,但整體效果和一些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差距。”蘇權科說,這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全民質量意識的培養和質量文化的培育還不夠,“現在更需要從國家層面來推進這件事”。
“很多年前我到河北出差,去看已有1400多年歷史的趙州橋。它黃金分割的設計、基本完好的橋體讓我很受震撼。可是我回頭一看,就在距趙州橋200米遠的地方有一座修得很粗糙的混凝土橋,兩者對比差距太大了。”蘇權科說,這件事深刻地影響了我的質量觀。
蘇權科對于質量文化和意識的重視,還來自于從小的家庭熏陶。“小時候家里并不富裕,但是我媽媽和奶奶總是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條、一塵不染。”蘇權科深有感觸地說,做出精品并不需要多么大的財力投入,高質量的產品也不僅來自先進技術,更是來自于生產者發自內心對于質量的敬畏和追求。“只有全民的質量意識上去了,全社會質量文化培育出來了,我們才能突破更多技術瓶頸,才能更好滿足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他說。
在蘇權科看來,當前在質量管理和宣傳教育上,包括市場監管部門在內的很多部門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更多體現在具體產品和行業上,對于質量文化的重視和培育力度還不夠。
“當下,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質量,多次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培育質量文化的好時機,但質量文化是需要長期去培育的,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全面發力。”蘇權科說。
蘇權科建議,從需求層面和供給層面雙向培育高品質的質量文化。從需求側來講,要鼓勵大家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從供給側來講,要生產更多高品質產品來滿足群眾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能不能在國家和部門文件中加上大力培育質量文化的相關內容,在電視臺多播放一些質量公益廣告,給孩子編一本‘質量三字經’,把每年3·15消費者權益日放大為‘全民質量文化周’?”蘇權科說,質量文化是一種軟實力,要盡快從國家層面制定質量文化建設路線,構建先進質量文化體系,形成時代需求、人生價值、企業愿景有機交融的質量文化氛圍。
“質量意識和高品質產品,光靠自我約束還不夠。”也正因此,蘇權科在提案中特別提出了“質量法制和誠信體系建設”的相關內容。“我覺得可以把那些‘質量老賴’也公之于眾,限制消費,采取更多懲戒措施。”蘇權科說,要讓質量文化融入到每個人的骨子里、血液中,質量強國的目標才能夠實現。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