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在哪里 服務就在哪里
四川成都溫江區扎實推進“標準化+政務服務”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百米”
□ 張 東
“群眾的需求在哪里,服務就跟進到哪里。”開展省級政務服務標準化試點工作以來,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堅持將標準化理念、方法和手段融入政務服務的全領域和全過程,持續提升政務服務質量效能和供給水平,著力實現“事項有標準可依、流程按標準運行、審查有標準可尋、監管按標準落實”,讓群眾辦事少出門、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切實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百米”。
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實現“無差別審批”的重要抓手。為破解政務服務事項標準不盡統一、辦事不夠便捷等問題,2018年以來,溫江區著手開展涵蓋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政府部門的政務服務事項通用目錄編制工作,對現有政務服務事項進行系統梳理,實現分類管理;對全區各級保留的政務服務事項實行全方位、無死角的“大起底”,在橫向上求“并集”,在縱向上找“對應”;認真修訂溫江區本級政務服務事項目錄清單,確保同一政務服務事項在縱向不同層級、橫向不同區域間事項名稱、事項編碼、審批流程等要素基本統一,為同一政務服務事項在全區范圍內“無差別化辦理”和“全域通辦”打下堅實基礎。
同時,溫江區還著力鞏固政務服務審批流程標準,實現審批流程最短、環節最少。對審批流程關鍵節點設置統一標準要求,即統一行使審批權限、統一審批流程標準、統一窗口出件。通過對相關流程進行整合、壓減和規范,簡化跨層級、跨部門審批流程,并繪制審批流程圖。
鞏固單一審批事項審查標準,實現“同標準審核”“無差別服務”。審查標準的使用對象為機關工作人員,溫江區通過制定和實施《溫江區行政許可事項審查規程編寫規范》標準,規范全區行政許可事項審查標準的編寫,使原來模糊、多樣的審批流程清晰化、統一化、規范化。
鞏固行政審批監督管理標準,實現全程監控,預防權力尋租。將受理權和審批權分離,實現實體窗口入口和網上辦事大廳入口的雙統一,避免系統平臺外的受理審批行為。按照“誰審批、誰負責,誰主管、誰監管”和“審管相對分離、權責一致、分工明確、溝通順暢、齊抓共管”的原則,進一步明確和落實行政審批和行業監管職責。建立雙向告知、證照銜接、監管聯動、執法協作等機制,運用“信息技術+物理流轉”的方式對審批各環節的超時行為進行預警,對各部門行政審批實施和監督管理情況按照標準化要求進行年度考核,構建行政監管、信用管理、行業自律、社會監督、公眾參與的綜合監管體系,進一步激發各部門推進標準化、精細化服務的主動性和責任感。
為確保上述4個標準基礎成果真正發揮實效,切實增強企業群眾獲得感,溫江區大力推廣“一門式、一窗式、一網式”政務服務模式改革,為標準化成果的線上線下應用提供生動載體。推行“一扇大門”通辦百事,讓群眾辦事更順暢、更便捷、更高效。以行政審批事項標準為核心,圍繞群眾實際辦事需求,將各部門分設的辦事窗口分類整合為政府的綜合服務窗口,由政務服務中心人員對照事項標準要求,在前臺窗口統一受理、統一出件,部門審批人員在后臺分類審批,實現任一綜合服務窗口可以通辦所有行政審批事項。強化“互聯網+政務服務”,以信息化手段支持標準化落地。借助四川省政務服務網、天府蓉易辦平臺和其他政務服務系統,對行政審批全過程實行標準化、程序化、信息化控制,做到節點留痕、過程可溯、差錯可糾、責任可追。
溫江區還通過鞏固4個標準基礎工作,形成可教授、可傳承、可信息化的全區政務服務標準,積極創新政務服務體系供給能力和主題服務供給能力,如“無差別全科受理”、“跨事項主題服務”等。目前,該區已構建“1+3+4+N”政務服務體系,該體系完善服務群眾、服務企業兩大功能,形成“公共服務、工商注冊、項目投資、農業生態、醫藥醫學、現代服務”等一站式服務平臺,著力打通服務群眾和服務企業的“最后一公里”。打造“15分鐘政務服務圈”,結合區域服務特點,按照法人和個人高頻主題事項、以及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溫江協同改革先行區擬承接的省級管理事項,進行事項標準化、精細化梳理,形成16項主題式服務。還有部分由省級下放、符合溫江產業特色的高頻服務事項,進一步方便群眾辦事,釋放市場活力。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