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時查 可追溯 能預警
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市場監管局創新推進“互聯網+”智慧監管工作
□ 石振華
科學應用“+移動執法”,試點推行“+風險預警”,推進實施“+社會共治”,打造示范“+智慧市場”……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市場監管局大力構建“互聯網+”智慧監管,取得明顯成效,引領北海市場監管工作邁上新臺階。
北海市市場監管局依托自治區監管綜合業務系統,為基層監管一線人員配備移動執法終端設備。將檢查內容格式化,便于一線執法人員操作,檢查過程中執法人員可隨時查詢企業相關信息和相關法律法規,發現問題拍照取證上傳系統并通過連接藍牙便捷式打印機現場打印執法文書。2019年初至今年4月,北海市市場監管部門共在線檢查食品生產企業386家,檢查食品經營提供者5483家,檢查餐飲服務提供者2605家。
市場監管日常工作的重要內容是通過核查監管對象各類信息臺賬實現規范管理和風險預警,傳統應用系統的信息來源通常以人工錄入為主,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有些企業員工為方便快捷將往期數據復制粘貼,易導致信息錄入的偏差或遺漏,有的甚至為規避風險責任而瞞報虛報。北海市市場監管局探索運用物聯網技術,通過各種傳感裝置將各項數據實時自動上傳,真實反映當前狀態,避免了人為造成的信息不符,提高了監管效率。一方面在北海市10所學校建設食堂智慧監管系統,從食品原料采購索證索票、倉儲防鼠防潮、農殘檢測、食材臨期提醒等方面,實時對食堂食品安全風險節點進行管控,實現“機器助人”監管。另一方面探索電梯智慧監管,引用電梯維保人臉識別系統,避免現場維保造假;引用AI攝像頭自動判定異物擋門、電瓶車進入等危險場景;出現預警信息時進行最優調度及時救援。
該局還實施了“透明生產”“放心市場”“笑臉餐廳”“安心食堂”“誠信天眼”工程。在23家食品生產企業、12個農貿市場、56家餐飲單位、147所學校及企事業單位食堂、296家藥店安裝了1200余臺遠程視頻監控設備。并建設“天眼工程”強化對景區消費維權站、旅游商品店、海鮮大排檔等場所的遠程監控。監管人員利用辦公室電腦、監控中心大屏和手機等設備,實時觀看監控場所的現場視頻,增強監管的針對性、及時性、高效性。
他們還在北海市城東綜合市場和貴陽市場建設了兩個智慧型超市式示范農貿市場,挑選235戶銷售蔬菜、肉類、海產品等生鮮類食品安全風險較高的攤位,配備了智能電子溯源秤及經營戶電子顯示屏,系統關聯錄入商品產地、價格、檢測合格等信息。交易后由智能電子溯源秤稱重并打印二維碼小票,消費者通過掃描購物小票上的溯源二維碼就能追溯產品源頭及流通信息,系統的使用有效解決了產品追溯、明碼標價、缺秤少量等問題,促進了企業誠信經營。
北海市市場監管局還將進一步推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打通從生產經營到消費使用的數據鏈條。其中,重點實現批發市場的源頭溯源;海鴨蛋、南珠等地方特色商品的生產、流通、使用等環節全過程信息追溯。同時,利用AI人工智能技術及物聯網設備,重點在餐飲環節監管方面打造智能監管平臺,對場所環境及操作行為進行監控分析及預警提示。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