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國唯一到“全國第一”
—— 記四川省成都市市場監管局新經濟發展服務處
□ 本報記者 張 東
2019年,四川成都每天有超過199家新經濟企業誕生,獨角獸企業從零到6破繭而出,新經濟專利數量達75888件,同比增長64%……在該市新經濟高速增長、迅猛崛起的蓬勃發展勢頭背后,一支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隊伍正默默發揮著特殊的作用。他們就是被評為“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先進集體”的四川省成都市市場監管局新經濟發展服務處(以下簡稱新經濟發展服務處)。
“我們處室是全國市場監管系統目前唯一一個著眼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服務部門,在全系統具有首創意義。這也注定了我們要承擔起實踐者、探路人的責任與擔當。”新經濟發展服務處處長譚馨海表示。
據了解,2017年11月9日,成都市召開新經濟發展大會,勾勒出新經濟發展藍圖:將重點發展數字經濟、智能經濟、綠色經濟、創意經濟、流量經濟、共享經濟“六大新經濟形態”,構建具有成都特色的新經濟產業體系。同年12月初,成都市市場監管局積極應變、主動求變,在全國率先成立新經濟發展服務處,重點圍繞如何降低新興行業市場準入門檻、優化市場監管方式、強化行政指導服務力度,營造新生態、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的營商環境等方面開創性地開展工作,旨在更好、更快、更優地全方位服務成都新經濟發展,打造更具競爭力和吸引力的新經濟發展環境。
“從零到1,或者說從無到有,意味著我們必須要善于創造和創新,才能在推動新經濟高質量發展中找準位置、體現價值。”譚馨海對此有著清晰認識。
兩年多來,新經濟發展服務處歷經組織架構從無到有、干部隊伍從無到有、理論創新從無到有、制度建設從無到有的過程,逐漸成為一個凝聚力強、充滿生機與創新活力的新集體,發揮了“小處室、大職能、小平臺、大舞臺”的作用,在服務改革創新、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累累碩果。
“我們在全國率先探索新經濟主體標識制度,制定《成都市新經濟行業分類指導目錄》,實現新經濟從表現形式到行業界定的‘破冰’行動。”譚馨海表示,這不僅能為行業主管部門、行業管理部門實施服務監管提供決策參考,也能科學有效分析研判新經濟企業發展變化的趨勢。
據了解,為掌握全市新經濟企業情況,新經濟發展服務處工作人員的腳步踏遍全市22個區(市)縣、14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共走訪新經濟企業20000余戶。總結梳理了服務新經濟發展的工作舉措和經驗做法,《市工商局“七大創新”服務新經濟發展》《勇擔新使命重塑新機制服務新經濟發展》為全市服務新經濟發展提供了創新思維和工作依據。
與此同時,該處堅持“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將行政管理職能與產業服務職能有機統一起來。2017年在全國首創服務新經濟發展24條,量身定制“容缺登記”“包容審慎監管”“柔性執法”等政策,為新經濟企業營造了投資便利、監管到位、服務高效的營商環境。指導各區(市)縣結合當地情況,出臺培育新經濟政策,形成市區(縣)上下聯動的服務新經濟工作協同機制。聯合相關部門,制定促進新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為服務新經濟發展厚植土壤。
“我們還積極創新工作思維,跳出傳統市場監管只服務經濟建設的思維桎梏,緊跟經濟社會兩手抓的主流,牽頭全市社會企業培育發展工作。”據譚馨海介紹,新經濟發展服務處代市政府擬制了《關于培育社會企業促進社區發展治理的意見》,突破市場監管職能局限,通過政社合作的方式,構建了社會企業從企業登記、評審認定、政策扶持、監管服務乃至摘牌退出的全生命周期政策保障體系;以網站、微信公眾號、社群等方式建立社會企業綜合服務平臺,為社會企業提供宣傳推廣、企業賦能、資源鏈接、交流合作等服務,形成了全鏈條跟蹤服務體系。截至目前,在全市層面組織召開社會企業相關現場會、培訓會66次,形成的《成都市社會企業發展現狀及路徑探析》《社區企業規范發展相關問題調研》等調研成果,為全國社會企業發展提供了成都經驗。
在白紙上作畫,需要付出更多心血和努力。新經濟發展服務處每一位工作人員將個人理想與城市發展融為一體,不計較個人的榮辱得失,加班加點工作成為常態,有的人主動放棄休假,有的人多次推遲結婚時間,有的人在家人患癌癥生病住院時仍然堅守崗位……他們用實際行動當好了服務成都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答卷人”。
據了解,作為全國唯一一個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處室,在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沒有任何外力可以依靠的情況下,新經濟發展服務處直面困難,不等不靠,堅持正確處理發展和監督的關系,積極開拓、主動創新,面對新機遇新使命新挑戰,助力成都市在全國首創了4項第一:第一個在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制定服務新經濟發展政策措施的城市;第一個以全市之力推動社會企業發展的城市;第一個明確社會企業概念和內涵的城市;第一個允許將“社會企業”字樣作為企業經營特點放入企業名稱的城市。2019年9月,該處申報的“創新社會企業名稱登記”改革事項,獲國家商務部批準為新一批擬復制推廣制度改革創新成果。
與此同時,成都新經濟市場主體活力不斷增強。去年,全市新經濟企業突破36萬戶,增長27.6%,獨角獸企業達到6家;共有173家企業參與申報社會企業評審認定,同比增長125%,成為國內社會企業數量最多、行業最廣泛、發展最活躍的城市。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