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各地均有不少企業因遲繳稅費等問題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使這些企業的經營活動難以正常開展。針對這種情況,許多地方積極實施包容審慎監管機制,采取更彈性、更合理的信用修復機制,對那些情節輕微或未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納稅信用失信行為,給出相應的修復條件,讓其在規定期限內糾正失信行為,修復信用。比如廣州市,截至5月底,市場監管部門對超過11000家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進行了信用修復。
當前,在改善營商環境、推進“放管服”改革的背景下,對市場主體通過糾正失信行為等方式開展信用修復,有利于鼓勵和引導市場主體增強誠信意識,實現信用等級提升,擦亮企業誠信經營的“金字招牌”。
信用修復機制的建立和啟用,正反映出社會對“誠信”二字的重視。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人無信不立,企業和企業家更是如此。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發布的《2019中國企業家成長與發展專題調查報告》顯示,在當代企業家精神所呈現的諸多新特征中,“誠信”最受企業家重視:14.6%的企業經營者認為誠信最能反映當前時期企業家精神的內涵,而“敬業”(13.1%)、“創新”(11.3%)、“奉獻”(8.2%)等,則依次排在后面。“誠信”位居第一,表明企業精神中的誠信維度重要性不斷提升。
在市場語境中,逐利是所有企業的生存本性,也具有其合理性。然而,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逐利行為必須設立道德前提,更何況,在法治建設不斷完善的今天,法律為企業逐利設置了共同的規則。人們看到,失去了正確逐利原則的企業,不斷上演唯利是圖的活劇,最終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并成為彰顯法律威嚴和道德審判力量的新佐證。而無數的教訓,也一次次提高了誠信這道道德考題的分值,讓它成為企業市場生存中必須承受之重。
表面看來,企業在市場中的常態表現是競爭,是與對手展開不間斷的拼殺,所謂商場如戰場,而濃烈的硝煙似乎很難透射出道德的身影。這當然是一種錯覺,因為企業間的對抗,只是其生存的一種手段,或者說是一種表現形式,最終目的在于贏得消費者,因為消費者才是企業獲取市場生存力量的唯一源泉。了解了這一點,企業家應明白,即使商場依然如戰場,但最大的“敵人”已不再是競爭對手,而是自己。能不能戰勝自我,就要看企業家的道德修養如何了。所謂“惟賢惟德,能服于人”,企業只有講道德、守誠信,才會有良好的信譽,才能贏得市場和消費者的信賴,進而給企業帶來長遠利益,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法治意識、契約精神、守約觀念是現代經濟活動的重要意識規范,也是信用經濟、法治經濟的重要要求。由于種種原因,一些企業在經營活動中還存在不少不講誠信甚至違規違法的現象。對于這些企業應該怎么辦?在消費者“用腳投票”之前,還需要發揮信用機制的作用。對突出的誠信缺失問題,既要抓緊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又要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懲戒機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對見利忘義、制假售假的違法行為,要加大執法力度,讓敗德違法者受到懲治、付出代價。
促進經濟爬坡過坎,企業家精神不可或缺,誠信守法作為企業家精神的基礎內核,尤其重要。激發市場蘊藏的活力,助力我國經濟“疫”后進一步回暖復蘇,為“六穩”“六保”提供更多保障,需要企業家把誠信守法作為企業的基本行為準則,做誠信守法的表率,增強企業內在活力和創造力,為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