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書友
“夜半三更喲盼天明,寒冬臘月喲盼春風,若要盼得喲紅軍來,嶺上開遍喲映山紅……”每當聽到這首旋律優美、略帶傷感的《映山紅》,我總會身不由己地陶醉其中,直到曲子結束還意猶未盡。哼唱間,那個頭戴八角帽、眨著大眼睛的小英雄潘冬子,也會隨著樂曲從塵封的記憶里雄赳赳地向我走來……
少兒時代看過的革命電影有多少,現在記不清了。《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平原游擊隊》……個個精彩無比、引人入勝,全都如刀刻般留在我腦海深處。但八一電影制片廠的《閃閃的紅星》,這部以革命少年為主人公的影片,在當時10歲不到的我心里卻占有獨特的地位。為什么呢?如前所說,那首貫穿影片的主題歌《映山紅》是我愛上它的一個重要理由。雖然那時的我,并沒有現在這樣的審美素養,但還是有一些朦朧的感悟。它的曲調美,悠揚而高亢;它的歌詞美,形象地再現了上世紀30年代在革命老區江西的一個山村里發生的對敵斗爭故事,再現了戰爭年代老區漫山杜鵑的血紅,渲染了戰爭的殘酷和英雄精神的崇高。這首蕩氣回腸的《映山紅》,或歌曲或音樂總會在故事扣人心弦、情節令人揪心的時刻悄然響起,烘托了緊張、悲壯的氣氛,讓人不由得牽掛起小主人公的命運。
這部影片放映以后,學校的音樂課上,來自上海的知青老師專門踏著風琴教我們唱。美女老師辮子長長,皮膚白晳,身材高桃,生就天籟般的好嗓子,絕不比電影里唱得差。這無疑更增加了孩子們對《映山紅》的好感。影片中另一首好聽的歌曲《紅星照我去戰斗》,也伴隨著悠悠江水、小小竹排,一并定格在我的童年記憶中。
喜歡《閃閃的紅星》另一個更重要的理由是,那個“黨的好孩子”潘冬子。電影上映時間是上世紀70年代中期,那時我的年齡與8歲的冬子差不多,是同齡人。有著英雄父母的言傳身教和革命同志的潛移默化,在“閃閃的紅星”照耀下,在經歷了“把鹽化成水”“弄沉運糧船”“砍死胡漢三”等一次次血與火的斗爭之后,冬子從一個山娃子很快成長為一名堅強的紅軍戰士。小演員祝新運那張英俊的臉龐,犀利的大眼,以及裹著頭巾的裝束,讓我永遠難忘。他沉穩而得體的表演,把一個機智勇敢、嫉惡如仇的紅軍子弟演繹得如此活靈活現,令人欽佩!
可以這樣說,我輩65后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與從小受冬子這類銀幕少年的影響關系甚大。記憶中的少年英雄還有《雞毛信》中的海娃、《小兵張嘎》中的嘎子,還有《紅孩子》《兩個小八路》等片中的小英雄們。這些影片給孩子們帶來了難得的優質精神食糧,使我們幼小的心靈在感受戰爭復雜與慘烈的同時,也受到了一場場靈魂的洗禮,更加明辨是非美丑,堅定理想信念。基于此,20年前我遞交了入黨申請,15年前,我光榮地成為一名中共黨員。
現在有智能手機了,看電影、聽歌很方便。抖音、快手、愛奇藝、酷狗……想聽什么老歌、想看什么老電影,隨時隨地可實現。但膾炙人口的歌曲《映山紅》、深深影響了我的電影《閃閃的紅星》,是我必聽、必看的保留節目。唱法上,《映山紅》除了有民族唱法外,還有通俗唱法、流行唱法等等,都好聽極了。
“……若要盼得喲紅軍來,嶺上開遍喲映山紅,嶺上開遍喲映山紅。”每每聽到這熟悉的旋律,我仿佛又回到了40多年前,那段有冬子、嘎子、娃子陪伴的幸福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