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圳品”書寫“從田間到餐桌”的完美答卷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為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獻上“高標準”厚禮
□ 傅江平 周 鵬 許創業
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前夕,2020年8月22日,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黃敏,深圳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忠等一行來到山西晉中市,與山西省副省長王成、山西省農業農村廳廳長鞠振、晉中市市長常書銘等領導共同出席晉深農業合作簽約及骨干物流基地開工儀式。
2020年8月22日,晉深農業合作暨山西農谷建設項目“三個一批”活動以及晉中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開工儀式在山西省舉行。深圳市委常委、深圳市政府黨組成員黃敏(左四),山西省政府黨組成員、副省長王成(右四),山西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鞠振(右三),深圳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忠(左三)等出席會議,并為山西省第一批獲得“圳品”認證企業頒證。
初秋的晉中,清風送爽。儀式上,山西省農業農村廳與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簽約一批農業合作項目,對山西省第一批獲得“圳品”認證的15家企業共28個產品進行了頒證。輿論普遍認為,此舉將助推山西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開新局面,對山西省在食品產業實施“特”“優”戰略具有重要意義。記者了解到,包括山西省在內,“圳品”在全國13個省30多個城市已建立合作關系,“圳品”旋風正以“深圳速度”攜“深圳標準”走向全國。
“圳品”作為由深圳市市場監管局打造的食品領域“城市品牌”,從2019年8月31日第一批產品上市至今,所取得的成績超乎很多人的預料。深圳市民在過去一年對食品安全的滿意度有了明顯的提升,“圳品”知名度也如日中天。而隨著《廣東省2020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發布,“圳品”也從深圳市的“圳品”,變成粵港澳大灣區的“圳品”。可以說,“圳品”的出現,實現了消費者、市場監管部門和企業的三方共贏。短短一年,“圳品”為何能爆發出如此巨大的能量?又為何能如此深得人心?
全鏈條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應該說,“圳品”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在食安領域成績的結晶,代表著未來發展方向。作為我國高新科技之都,長期以來,深圳95%食用農產品、85%食品和100%糧食產品都依靠外地輸入,產品對外需求量大、種類多、供銷鏈條長,質量往往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深圳市對食品的監管往往局限于流通領域,食品安全問題“治標不治本”,不時被各界所詬病。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也由此成為深圳市多年來城市發展的一大戰略。
2018年12月11日,在深圳質量大會上,深圳標準促進會揭牌成立。
作為食品安全監管的主管部門,2009年,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在全國率先實行“大部制”改革之后,特別是近幾年,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和最嚴肅的問責“四個最嚴”戰略部署,全力打造市民滿意的食品安全城市,通過多年的苦干實干,徹底扭轉了食品安全被動局面,深圳市也由此被廣東省食安委評為全省唯一的“廣東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而食安工作各項“規定動作”扎實完成,也給了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在食品安全領域邁向更高臺階、實現更高目標的信心,以及采用“自選動作”創新發展的底氣。
于是,深圳市市場監管局提出的“圳品”設想,很快得到深圳市委、市人大和市政府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支持。2018年5月21日,深圳市發布《深圳市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建立供深食品標準體系 打造市民滿意的食品安全城市工作方案(2018-2020年)》,提出“打造人民滿意的食品安全城市”,打響了深圳市食品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的三年攻堅戰。“圳品”工程成為其中頭號工程“建立‘供深食品標準體系’”中的核心部分。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則成為“圳品”工程的“操盤手”。
簡要的說,“圳品”是深圳市按照“供深食品標準體系”進行認定并合格的食品和食用農產品的統稱。打造“圳品”工程的首要目的,是采用更高標準,牢牢守護深圳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其中的關鍵,則是對食品進行從生產基地到餐桌的跨區域全產業鏈安全和質量把控。
2019年8月31日,舉行首批“圳品”上市啟動儀式,涵蓋蔬菜、水產、禽肉、畜肉、牛奶、大米、食用油七大品類共計18種產品。
然而要做到這一點,特別是跨區域的全程式監管,注定是一項挑戰重重的任務。為此,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充分整合各方力量,構建起了全民共建共管共治新格局。其中,爭取到了深圳市黨委、人大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有針對性地成立了深圳市供深食品工作委員會,構建了由深圳市人大代表和深圳市政府組成的對“圳品”把關的最高防線;整合了市場中權威的第三方評估和檢測機構,構建了“圳品”把關的技術防線;與各地農業部門、市場監管部門搭建了協同監管合作機制,實現了對“圳品”的跨區域監管。同時,在深圳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下,2019年1月,重新組建并掛牌的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創新性設立“農業處”,填補了自身在農業方面專業技術和知識的不足。自此,結合自身對食品安全的監管,深圳市市場監管局打造了集內部監管和外部監管于一體的閉環式“雙監管”體系。
“雙監管”體系為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對“圳品”實施嚴苛的全程式監管提供了支撐。這種全程式的監管嚴苛到什么程度?舉例來說,企業在申請“圳品”認證時,需要經過資料審批、現場審查、抽樣檢查、專家評審,以及深圳市供深食品工作委員會審議等層層審批,最終只有60%左右的通過率。一旦成為“圳品”,將需要接受比其他商品更為嚴格、更加頻繁、更加全面的監督檢查,如果檢查出質量問題,將很可能被清退出“圳品”行列。
具體的監管內容也要求落實到點。以生產端為例,質量管控甚至要精細到土壤元素含量、空氣水源質量、海拔陽光、溫度濕度等多個自然環境要素,和農業投入、施肥養殖情況、農業投入品使用記錄等多個生產要素。只要其中任何一項不過關,都不可能成為“圳品”。而在食品加工環節、運輸環節、貯存環節和批發銷售環節,同樣有完善的質量監管要求。
監管的層層壓實,讓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將“圳品”的品質牢牢地把握在了手中。而“圳品”的面世,也讓深圳市第一次擁有了真正意義上的食品安全水平提升話語權。
如今,走進“圳品”銷售的各大商超,時常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贊美之聲,不少在售“圳品”都成了熱銷產品。“質量過硬,買得放心”已經逐漸成為“圳品”的代名詞。
一流標準實現一流品質把控
2019年8月23日,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組織召開首次供深食品標準工作委員會會議。
如果說“安全”是“圳品”的基礎,那么“高標準”一定是“圳品”最出彩的地方。特區建立40周年,深圳市的思考已經從“如何確保食品安全”過渡到了“如何在確保食品安全的基礎上,讓市民吃得滿意,讓食品更加營養、健康、可口”層面。而作為深圳市在這一戰略升級中的先行先試,“圳品”的核心任務之一就是讓市民吃得滿意,讓食品變得更加營養、健康、可口。
2019年12月13日,深圳市市場監管局舉行第二批“圳品”上市啟動儀式。
要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標準、計量、檢驗檢測、認證等質量基礎設施的支撐,其中又以標準的制定最具挑戰性。事實上,標準不完善甚至缺失,一直是制約我國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大難題。“圳品”要在短時間內實現多品類食品標準的制定,其難度可想而知。
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并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決意為“圳品”打造一套“高于國家標準、對標國際一流”的“供深食品標準體系”,以標準而非個人主觀感覺作為評判“圳品”品質的唯一依據。“供深食品標準體系”也成為《深圳市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建立供深食品標準體系 打造市民滿意的食品安全城市工作方案(2018-2020年)》中的頭號工程,標準制定的方向則瞄準了團體標準。
在深圳市委、市人大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深圳市市場監管局推動成立了深圳標準促進會,以協會的形式匯聚了一批國內外食品類和標準類專業人才,為標準的制定打造了一支專業團隊。然后,發揮協會優勢,廣泛邀請優秀食品企業“入會”,邀請各類專家建立食品類標準專家庫。通過凝聚各方力量,形成發展共識,為快速構建起“供深食品標準體系”奠定了人才基礎和理論基礎。
“圳品”的高標準,不僅體現在食品安全上的“高于國標,對標一流”,還體現在基地建設、運輸、儲存等等從農田到餐桌的每一個環節里。由此,“圳品”從審核到認證再到退出,從農田到商超再到餐桌,都有對應的高標準作為依據,從而實現了對食品“全鏈式”標準化管理。
在完善“供深食品標準體系”的同時,深圳市市場監管局也與食品產供銷各環節中有意參與到“圳品”認證和“圳品”建設中來的地方政府和企業進行深度合作,提供標準建設方面的指導和建議,有效帶動了一批食品農產品基地實現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因此,“圳品”也獲得了多個地方政府和食品企業的好評和響應,圍繞“圳品”標準制定工作逐漸形成了共建共享共同促進的良好合作模式。
當然,深圳市能夠在短時間里構建起較為完善的“供深食品標準體系”,離不開深圳市多年來在標準領域的沉淀和積累。早在2014年,深圳市就提出“打造深圳標準、鑄造深圳品牌”的城市戰略。2015年,深圳市在當年的1號文件《關于打造深圳標準構建質量發展新優勢的指導意見》中提出,構建“大質量、大標準”體系;同年,深圳市標準技術研究院食品研究所開展食品類標準研究制定工作。2018年,深圳市建成國內首個全球食品安全標準與技術法規動態比對數據庫。這些,都為深圳市市場監管局構建“供深食品標準體系”提供了良好的技術、人才、經驗基礎,以及建設標準事業所需要的良好的社會與經濟環境。
經過近3年的定向攻堅,目前,深圳市圍繞“圳品”已經研制發布供深食品團體標準300項,構建供深食品標準體系400個,發布評價配套文件332項,完成產品評價379個。標準體系的逐漸完善,也為“圳品”的持續推出提供了條件。短短一年時間,深圳市已推出4批共186個“圳品”,預計到今年年底,還將新推出約200個。“圳品”也因其高標準、高質量而聲名遠揚,成為深圳人心中的驕傲。
產供銷全面提振打造食品內循環范例
以高標準和高質量作為發展定位,圍繞“圳品”建設,深圳市市場監管局正交出一份從“田間到餐桌”的高分答卷。從結果來看,“圳品”在帶動深圳市食品安全水平和市民對消費意愿雙雙提升的同時,也明顯提高了各地方政府和企業與深圳在“圳品”上的合作意愿,帶動了“圳品”產供銷鏈的全面繁榮。可以說,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圳品”工程的成功,讓消費者、市場監管部門和企業有了更多可消費、可作為、可發展的空間,為我國更多地區探索構建食品內循環提供了創新參考和借鑒。
2020年5月14日,舉行首批廣西優質農產品“圳品”頒證暨商貿簽約儀式。
與深圳市以往在食品安全監管中的做法不同,“圳品”自誕生時起便帶著濃郁的品牌氣息。目前所推出的186個“圳品”,具有統一的形象和標識,均為消費者提供了高水準的品質承諾和溯源查詢。在實際消費中,越來越多消費者對“圳品”品牌的關注度,超過了對“圳品”所屬企業品牌的關注度。“深圳優質食品品牌”這一品牌定位,也為“圳品”凝聚了一批忠誠度較高的“品牌粉絲”,實現了“圳品”形象價值和口碑價值的最大化,帶動了“圳品”產供銷全產業鏈的全面發展。
在消費端,“圳品”刺激了消費需求,獲得了消費市場的廣泛認可。目前“圳品”覆蓋了天虹、沃爾瑪、華潤等5家龍頭連鎖商超在深圳本地的各大門店,其他未覆蓋到的商超企業都在主動爭取成為下一批“圳品”的“首發方”。從第一批“圳品”上市至今,“圳品”僅在商超渠道的累計銷售金額已超過1.45億元,部分“圳品”銷量相比認證前增長了7倍~8倍。以天虹超市為例,其目前共有61個“圳品”在售,累計銷售金額已超過7000萬元。眼下,購買“圳品”,已經成為深圳市民逛商超的一種新時尚,越來越多的深圳食堂和團餐企業在采購要求中,也點明“須有‘圳品’認證”。“圳品”的銷售渠道覆蓋率、商超積極性和整體銷量均在穩步上升,帶來了良好的市場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生產端,“圳品”為企業帶來了創收增收的機會,開拓了一條實現多個地區、多個行業共同繁榮、共同富裕的新路子。從市場角度來看,深圳常住人口2200萬,粵港澳大灣區人口超過7000萬,蘊含著巨大的食品消費需求。“圳品”一端連接著深圳乃至粵港澳大灣區消費市場,另一端則連接著貧困地區的食品基地,為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開設了“直通車”。目前,“圳品”覆蓋了蔬菜、水果、糧食、水產品、畜產品等11大食品消費重點品類,合作基地遍布全國13個省30多個城市,對于全國各地食品基地而言,合作空間廣闊。從結果來看,“圳品”實現了產業扶貧、品牌扶貧和技術扶貧的有機融合,扶貧效果顯著。比如廣西某品種芒果在成為“圳品”后,僅在今年6、7兩月,在深銷售額就超過了250萬元。
也正因此,目前“圳品”在國內食品生產端引起了較高重視,包括云南、廣西、內蒙古、黑龍江、湖北、江西等地方政府部門都積極主動與深圳開展“圳品”合作洽談。今年,截至目前,已有138家企業共543種產品申報“圳品”,且企業申報“圳品”的積極性還在提高中。
產、銷兩個環節經濟效益向好,也直接帶動了“圳品”生產、運輸和倉儲環節企業對技術和標準投入的熱情,從而有效實現了以投資拉動內需,也帶動了一批企業實現高標準發展。而這又為向消費領域提供更優質的食品打下了基礎,形成了從生產端到消費端互相促進的良性循環。比如今年以來,深圳市通過扶持廣西百色、廣東河源等多地農產品打造“圳品”基地,為當地食品產業實現以高標準帶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效動力。
40年改革創新,40年食安探索,“圳品”無疑為深圳市食安建設翻開了新的篇章。隨著我國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逐漸形成,隨著深圳經濟民生邁上新的臺階,“圳品”也將為我國構建食品內循環、為深圳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的食品安全與品質提升,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