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歐洲理事會前不久作出決定,授權正式簽署中歐地理標志協定。這意味著,安吉白茶、贛南臍橙等100個國內知名地理標志產品,將有權使用歐盟官方認證標志,可以更方便地進入歐洲市場,并受到更好的保護,讓更多歐洲消費者享受到貨真價實的高品質中國商品。
中歐地理標志協定是中國對外商簽的第一個全面的、高水平的地理標志雙邊協定,也是近年來中歐之間首個重大貿易協定,對深化中歐經貿合作具有里程碑意義。該協定的簽署,對于中國地標產品加強國際化,提升品牌影響力,更是難得的重要契機和有力推進。正如一位地標產品經營企業負責人所言,歐洲認可中國的地理標志產品,就像是“給了中國地標產品一張便利的‘入場券’,它們的品質將更受信任,品牌將更加醒目,也讓我們更有信心和決心將地標產品國際化做得更好”。
地理標志是保護特定地區產品的特性、聲譽和其他特征的重要知識產權。地理標志產品根植于傳統、文化和地域,在一定程度上是特色和品質的保證,是闖市場的“金字招牌”。我國一直高度重視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目前,我國以政府為引導、市場為主導的地理標志產品培育保護技術體系、人才體系、工作體系初步形成。截至6月底,我國累計批準地理標志產品2385個,累計注冊地理標志商標5682個。
縱觀增長曲線,我國地理標志產品數量穩步提升,市場主體數量持續增加、規模逐步擴大。目前相關產值已經超過1萬億元,未來國內、國際市場發展前景廣闊。不過,就當下市場情況看,我國地理標志產品這個富礦,既需要更進一步的挖掘,體現其更大價值,也需要更精心細致的保護,防止其價值流失。
地理標志產品在市場應該體現為優質優價,但事實上仍有不少地標產品或者“養在深閨人未識”,或者已有人識卻賣不出應有的高價,因此亟需一個更廣闊的舞臺來展示和實現其品牌價值。這就要求地標產品當地政府和相關企業加強品牌建設,通過強化加工包裝、儲藏保鮮、電商服務等建設,補齊線下冷鏈、物流設施短板,拓展線上銷售渠道,更好地帶動小農戶對接大市場,增強地標產品生產經營者開拓市場、獲取利潤的能力,更多分享品牌溢價收益。
相比于挖掘和提升地理標志產品的市場價值,更重要的一項工作是加強對它們的保護。有“地理標志”4字加身,產品就受市場歡迎,價格也會一升再升,這種情況會讓一些不法者動歪腦筋。近些年來,市場上出現大量蹭地理標志產品熱度的假冒產品,不僅淆亂了市場,也讓地標品牌受到損害。由于假貨太多,難以分辨,導致許多消費者對市場的一些地標產品產生戒心,購買欲望降低。若這種情況持續發展,有可能會讓地標產品陷入“公地悲劇”困境。“公地悲劇”是一個經濟學概念,在地理標志領域可以這樣理解:地標產品類似于一塊具有很高價值但并沒有確定權利歸屬的“公地”,誰都可以從中挖走一些價值卻不必為其養護負責,久而久之,這塊地就會因價值流失過快而變得貧瘠,之后大家都無法再享受其價值。人們已經看到,龍口粉絲、金華火腿等知名地方特產,或因自身出現質量安全問題,或因假冒現象嚴重,都曾遭遇市場危機。這些都是典型的“公地悲劇”,為其他地理標志產品敲響了警鐘。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而一些地標產品發生“公地悲劇”說明,作為一方水土“養”出的地方特色產品,也需要一方人的愛護。如果這些地方的人只是一味透支“一方水土”的價值而不知保護,到時候只能自食惡果。顯然,培育特色地標產品和品牌,推動其健康發展,除了打假治劣之外,更需沉下心來,長遠規劃,做足品質功課,重視品牌經營,為那塊可以價值增值的“公地”提供全方位保護和深度滋養。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