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視頻廚房”到“網絡廚房”
山西省晉中市市場監管局高校執法隊創新監管模式保障師生“舌尖上的安全”
□ 本報記者 秦海峰
近年來,山西省晉中市市場監管局高校新校區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隊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結合本轄區高校眾多的特點,將校園食品安全作為重大民生保障工程,變革監管理念、創新監管模式,通過科技賦能提升監管效能,從“視頻廚房”到“網絡廚房”建設上不斷探索實踐,推動高校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切實保障師生“舌尖上的安全”。
先行先試,“三步走”高標準建成全省首個規模化“視頻廚房”。認真開展前期調研。自2015年國家提出推廣“明廚亮灶”以來,該隊第一時間按照“起步高、建設快、覆蓋廣”的原則,制定出臺了《2015年-2019年“明廚亮灶”五年建設計劃》,組織高校食堂負責人前往河北廊坊、張家口等地參觀學習,現場觀摩當地高校食堂“明廚亮灶”建設運行情況。同時,制定方案謀篇布局。在調研基礎上,該隊于2016年初制定印發了《高校新校區餐飲服務環節“明廚亮灶”建設實施方案》,確立了打造“視頻廚房”監管模式的目標任務,提出了“硬件提升、軟件規范、分步完成”的工作要求,探索試行“在原基礎上改造”和“新建新增鋪線”兩種模式,明確了時間節點,細化了工作措施,加快進度推進落實。高校執法隊牽頭統籌規劃,校地聯合推進,2018年7月,該轄區內10所高校的18個食堂已安裝1500余路攝像頭,順利完成“視頻廚房”建設,同時為“網絡廚房”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線上運行,“千里眼”實現廣大師生和家長對“廚房重地”實時監督。搭建社會共治平臺。在指導轄區各高校推進“視頻廚房”建設工作的同時,高校執法隊緊跟互聯網發展趨勢,創新工作思路,優化工作模式,謀劃打造“網絡廚房”智慧監管平臺。2017年5月28日,高校“明廚亮灶”社會共治平臺完成網絡測試工作,正式上線運行。目前已有10所高校共18個食堂的1163路視頻信號成功對接到高校“明廚亮灶”社會共治平臺。推廣手機應用。2017年9月,平臺手機App上線運行。2019年11月,向社會公眾公開手機App專用賬號和密碼,單日訪問人數峰值達到1000余人次。目前,廣大師生和家長可直接通過手機App實時看到食堂后廚切菜、烹飪等操作加工全過程。他們還為高校食堂布設了10M網絡專線,提高了視頻流暢度。將高校“明廚亮灶”社會共治平臺和手機App及時在公安部門進行備案,實現了平臺網絡數據安全。推進“網絡廚房”建設,如同為師生、家長和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裝上了“千里眼”,將學校食堂操作間、備餐間、清洗消毒間從“幕后”搬到“臺前”,“廚房重地,閑人免進”變身為“廚房重地,請您監督”。實現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實時視頻監控,打造了食品安全“透明”食堂。
無縫監管,“多功能”助力校園食品安全監管效能提升。加強日常警示作用。“網絡廚房”的建成不僅實現了監管部門的“零距離、全時段、無縫隙”監督,將單個食堂的平均巡檢時間從3個小時縮短至30分鐘,而且對于食堂從業人員具有“警示”作用,相關從業人員的自律意識、道德意識、誠信意識得到明顯提升。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通過手機App及網頁以“網絡直播”方式實時監督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狀況,不僅實現了監管不缺位,同時有效減少人員入校檢查帶來的交叉感染風險。“網絡廚房”可以及時提供有效證據。2020年5月中旬,在某學校食堂現場檢查中,發現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及食品原料,在案件調查、證據搜尋過程中,通過調取“網絡廚房”日常監控錄像,發現當事人未使用過期食品原料進行加工操作,為案件查辦提供了“可追溯”的有效證據,最終將該案件定性為“未及時清理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原料”。
其間,高校執法隊還積極推進“食品安全宣傳進校園”活動,在各大高校開設了食品安全知識大講堂,組織了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高校知識競賽,開展了食堂“明廚亮灶”公眾開放日等活動,提高了社會各界對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的認知度和認可度,基本形成了“主體責任、監管責任、社會責任”三落實的校園食品安全社會共治體系。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