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渭南”激發追趕超越新活力
——陜西省渭南市實施質量強市、開展質量提升三年行動紀實
□ 本報記者 王 梅
金秋飄香,碩果累累。
3年前的9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發布實施。
3年來,陜西省渭南市委市政府堅定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緊扣追趕超越定位和“五個扎實”要求,把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之中,質量強市深入實施,監管水平持續提升,質量技術基礎得到夯實,城市競爭力明顯增強。
3年來,渭南市委市政府通過強化政策支撐、優化營商環境、夯實質量基礎,提升監管效能,推進工業轉型、農業提升、旅游升級。讓這個素有“華夏之根、文化之源、三圣故里、將相之鄉”之稱的歷史文化名城,成長為集聚發展潛能的新興城市。
質量競爭形成新優勢
質量工作考核連續3年位居陜西前列。
市場主體活躍,連續3年實現增長。新發展市場主體達到107504萬戶,平均年增長8 %。全市新注冊商標總量 23799 件。
標準引領凸顯,承擔陜西省標準化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5個,位居全省前列;308家企業公開聲明4058項標準,涵蓋5586種產品,位居全省前列。
知識產權工作取得新突破,全市專利授權累計8307件、發明授權累計968件。
產業競爭力增強,渭南3D打印科技企業孵化器進入國家第一梯隊,高端印刷機械全國市場占有率近80%,“中國酵素城”領跑大健康產業。
農產品區域品牌價值提升,白水蘋果、大荔冬棗、蒲城酥梨、臨渭葡萄、富平柿餅、富平蘋果、合陽紅提葡萄、澄城櫻桃8個水果區域公用品牌總價值185.69億元,同比增長29.55%。
服務業跨上新臺階,渭南市行政服務大廳、富平陶藝村、博思特家政公司成為國家級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業、旅游服務、家政服務標準化試點單位。三產旅游人數、總收入均增長15%以上。
美麗鄉村建設步入快車道,創建省級美麗宜居示范村44個、省級美麗鄉村標準化示范村9個。
糧食總產量實現“十五連豐”,設施農業面積、產量均居陜西第一。
區域經濟特色鮮明,大荔縣城關街道辦暢家村被評為全國美麗鄉村示范村,白水縣、蒲城縣躋身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富平縣被評為世界奶山羊產業發展示范區,合陽縣成為全國漁業健康養殖示范縣,華陰市被列為全國鄉村振興與特色小(城)鎮綠色發展試點,華陰市成為國家知識產權強縣試點縣。
質量發展強力支撐
強化政策支持,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
建機制,構建起“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合、企業主責、社會參與”的大質量工作格局,成立以市政府主管副市長為主任的質量強市工作推進委員會,定期召開質量強市工作聯系會議,統籌質量發展規劃制定、質量強市建設、質量品牌發展、質量基礎建設。
定政策,政府下大氣力政策引導,推動質量提升、支持創新發展。以政府名義相繼頒布并實施《渭南市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實施方案》《渭南質量獎管理辦法》《渭南市關于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實施方案》《渭南市標準化獎勵辦法》《渭南市委市政府關于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的意見》《關于印發省市共建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關于加強全面質量監管工作的意見》。
強考核,出臺了《渭南市質量工作考核辦法》,組織開展對12個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質量工作情況考核,市政府通報考核結果。
制定《食品安全行政責任追究辦法》《渭南市食品安全考核評議辦法》,細化責任,明確要求,進一步夯實食品安全責任。
優化營商環境,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掌上渭南”App上線運行,政務服務網辦率達到93.4%,辦照時間由原來的5個工作日縮短到最快30分鐘。
全面推行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變更、注銷、備案登記等業務全部融入網上登記系統,做到了企業登記全程“無介質、無紙化、不收費”。
簡化企業登記程序,從名稱核準、審批時限、經營場所、注冊資本、先照后證、年度報告6個方面簡化程序、降低門檻,取消了無法律法規依據的證明文件。簡化企業退出程序,優化一般程序注銷登記,簡化清算組備案程序,通過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免費發布注銷公告,降低注銷成本。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用時壓減到70個工作日,整體工作位列全國第一方陣。
截至2020年7月底,全市累計市場主體總數237078戶。今年新發展24415戶,較去年同期增長4.89%。
夯實質量基礎,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
標準引領,擁有行業話語權。
累計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國家和行業標準31項,制定省、市級地方標準123項。相繼成立酵素、美麗鄉村、家政服務、印刷機械、果蔬5個省級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建電熱毯、家政服務和印刷機械3個聯盟,制定7項聯盟標準,提升產業競爭力。
農業:構建特色農產品技術標準體系,共制定地方標準79項,其中省級地方標準24項,市級技術規范55項;建成29家國家級、18家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全市累計認證無公害基地96家,綠色食品認證26家,有機農產品認證62家,登記農產品地理標志11個。
服務業:形成家政、養老、陪護、物業托管、培訓、公益活動六大門類服務為一體、涵蓋200多項子服務的綜合型家政服務體系;主導制定的《家政服務指南 居家養老》《家政服務指南 母嬰護理》填補了省級家政服務地方標準的空白。渭南市行政服務大廳以優異成績通過首批國家級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單位驗收。
技術支撐,占據發展制高點。
全國首家以酵素產品研究為中心的院士工作站落戶渭南,陜西省發酵產品質檢中心建成運行。與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籌建中國酵素菌種庫,著力科技成果轉化,引領行業發展。
渭南高新區增材制造產業園,吸引了西安交大盧秉恒院士團隊、西北工業大學黃衛東教授團隊等12個國內3D打印頂尖團隊入駐,累計獲得專利700項以上,入駐企業100家。先后成為增材制造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國家級3D打印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級3D打印眾創空間、增材制造國家創新中心產業化基地。已成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產業園區之一。
渭南被稱為“印刷機械城”。這里聚集了一批以陜西北人印刷機械有限責任公司、陜西歐泰印刷包裝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渭南秦亞印刷包裝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企業。渭南市印刷企業申請專利達450多項,軟件著作權40多項。
增強檢驗檢測能力,全面提升產品質量。
依托渭南市產品質檢所,籌建了省化肥產品質檢中心和省發酵產品質檢中心,檢驗資質范圍涵蓋271種產品,1198個參數。
2019年,陜西省發酵產品質檢中心能力提升建設被陜西省科技廳列入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資金計劃項目,正在從事的《加工工藝變化對富平柿餅質量影響的研究》《酵素產品中總多酚含量測定方法的研究》,分別是市場監管總局科研項目、渭南市2019年度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實施科學監管,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
以“雙隨機、一公開”、科學風險防控為手段,提升監管效能。
“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工作建立的“一單兩庫”,奠定了堅實基礎。
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建立了26大項、100項具體事項的抽查事項清單,涵蓋了營業執照、食品安全、計量檢測等多個業務方向;建立了抽查對象名錄庫。包括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個體工商戶共計236872戶市場主體和其他主體;執法人員名錄庫內收錄1027名執法人員。
明確了抽查方式和內容,制定了抽查計劃。全市抽查各類企業1900戶,個體工商戶4788戶、農民專業合作社239戶,跨部門聯合抽查工作在持續推動。
風險防控手段更加科學。防范食品安全風險,完成304家食品生產企業風險評定、5347家食品經營企業風險評定,全市23家食品企業建立了食品安全追溯系統,高風險食品的監督檢查覆蓋率達100%。
防范農產品安全風險,在市級及10個縣區建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900余家農產品生產基地納入追溯管理,累計發放“二維碼”追溯標簽3萬張。
防范特種設備安全風險,持續加大特種設備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力度,組織、指導電梯、客運索道等特種設備應急演練活動216次,排查整治隱患669起。
質量提升典型案例:
印刷機械邁上中高端形成競爭新優勢
經過30年的發展,渭南高端印刷機械在全國市場占有率近80%,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等16個國家和地區。
以陜西北人印刷機械有限責任公司、陜西歐泰印刷包裝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渭南秦亞印刷包裝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等高新技術企業為龍頭,聚集了十幾家中小微企業,渭南成為全國印刷機械制造的集聚地。
在這個聚集區,形成以專利技術為核心的標準體系,參與制定國家標準5項,行業標準10項,省級地方標準6項;獲得發明專利260余項,軟件著作權40多項。帶動中小微企業走向中高端,提升了產業競爭力。
同時,形成了完整配套產業鏈。其中套色系統和靜止畫面影像系統在國內占有率達70%以上,電子軸系統在國內占有率超過30%,取得專利6項,軟件著作權20項。
大健康酵素產業完善三大體系成為行業領頭羊
“中國酵素城”位于渭南經濟技術開發區,構建起標準體系、質量監管、技術支撐三大體系,為創業者提供全方位服務。
成立全國首家省級酵素產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指導制定標準6項、參與審議標準7項,2019年立項酵素團體標準7個。
推進“一館一平臺六中心”配套建設,建成中國酵素館、網上中國酵素城、中國酵素檢驗檢測中心、研究與應用中心、中試中心、產業培訓中心、產業示范中心、雙創中心等“一館一平臺六中心”,成為行業的引領者。
為入駐企業提供從標準制定、研發中試、質量監管、品牌推廣、營銷資源整合等全產業鏈服務。與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籌建中國酵素菌種庫,著力科技成果轉化,進而占據行業發展的制高點。
目前入駐企業60余家,研發酵素新品100余種,行業優勢凸顯。
大荔冬棗面積全國最大 品牌價值鮮食棗類全國排名第一
大荔冬棗區域公用品牌評估價值再創新高,達到48.68億元,鮮食棗類全國排名第一。在G20杭州峰會和首屆世界蘋果大會上,被指定為專供水果。
大荔縣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命名為“中國棗鄉”,該縣冬棗種植面積2.8萬公頃,成為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的區域,設施冬棗面積達2.3萬公頃。年產量50萬噸,占全國市場份額1/3以上。
大荔冬棗取得綠色產品基礎認證和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定,全縣通過三品認證的冬棗企業20家,約1.6萬公頃冬棗獲得綠色食品證書。
制定了《冬棗》國家標準和冬棗高效優質栽培技術規范體系,建立了冬棗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實現對全縣冬棗產地、生產監管、銷售去向等各環節全程可追溯,建設了7個冬棗產業示范園區,出臺《關于冬棗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行動的實施意見》,建成中國棗文化博覽園,成為鄉村旅游一景。
目前,冬棗產業已成為當地縣域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和農民增收、脫貧奔小康的支柱產業。
富平柿餅地理標志產品暢銷海內外
富平縣被譽為“中國柿鄉”。富平柿餅先后成為地理標志產品、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產品不僅暢銷國內,還出口韓國、日本、俄羅斯、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
制定了富平柿餅地理標志產品的省級地方標準、柿子產品生產及加工技術規范,采用“公司+農戶”“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生產推廣種植。
積極組織柿餅加工企業申報省市名牌產品,以增強企業品牌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6家企業批準采用富平柿餅地理標志產品標志。富平洋陽柿餅專業合作社和富平縣騏進生態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先后被評為渭南市名牌產品。
品牌推廣活動相繼開展,第二屆全國柿生產和科研進展研討會,中國柿子加工論壇暨首屆富平柿子節,首屆全國柿餅產品展示和鑒評會議先后舉辦。
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目前已形成柿餅哥、老農樂、柿子紅了等一批知名電商品牌,全縣已審批經營柿餅產品的電商企業達400余戶,富平縣政府與北京二商集團、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建立直供平臺,京東商城特色農產品富平館上線運行,柿餅年銷售量突破1000噸。
渭南旅游業服務提檔升級躍上發展新臺階
渭南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這里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稱的華山,風景秀麗的洽川,還有少華山、黃河龍門等一批特色鮮明的自然景觀,也有歷史名人司馬遷祠,渭北帝王陵墓群,以及國內迄今為止保存最好的明清建筑村寨——黨家村等等。
近年來,渭南從開展“三創三評”活動(創建旅游標準化示范單位、旅游系統文明單位、渭南優質旅游示范鎮(村)和評渭南最美旅游民宿、最佳旅游研學基地、最優旅游服務標兵)、發展“智慧旅游”、標準化培育示范單位等入手,促進了旅游服務業提檔升級。旅游服務質量指標穩居陜西前列,接待游客人次、旅游綜合收入均呈兩位數增長。
發展“智慧旅游”,建設渭南旅游電子地圖系統、旅游呼叫中心、旅游電子商務平臺和導游信息管理系統,優化旅游網站,滿足市場化需要。
培育標準化建設示范單位,開展旅行社業務操作標準化建設和星級飯店評選,全面推廣《綠色旅游飯店·文化主題旅游飯店設施與服務規范》《文旅民宿設施與服務規范·精品飯店》標準。推廣實施《旅游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旅游景區服務指南》等標準,服務質量全面提升。
開展誠信體系建設,建立旅游企業和旅游從業人員行政處罰和不良信息清單目錄,建設旅游市場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完善“誠信渭南”門戶網站和旅行社質量信譽網,定期公布相關信息。
加強市場監管,聯合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查辦案件、整治旅游市場,嚴格執行常態化退出機制,推動全國旅游服務監管平臺應用,推進旅游市場監管隨機抽查,健全完善旅游投訴處理和服務質量監管綜合協調機制,堅持有訴必查、有訴必復。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