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8到176,“逃山”的后生們又回來了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橫沖村脫貧記
□ 周常青
國慶、中秋節前夕,筆者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周文軍驅車來到掛點幫扶的橫沖村走訪慰問。
順著蜿蜒的鄉村公路進村,只見一派忙碌景象,大家正緊張地籌備著一年一度的中秋團圓飯。“1、2、3……176,今年吃中秋團圓飯的有176人。”年輕的村支書易清和一家一戶清點著人數,“好啊,比去年又多了8個人哩!”
“4年前,全村231個人里的后生都出去了,只有38個老人和小孩守著這37座土坯房,誰能想到,這4年里,大家伙又陸續回到村里來了!”村支部副書記易小梅高興地說。
說起過去,76歲的老支書黃清玉念起了村里流傳已久的順口溜——“有女莫嫁橫沖郎,橫沖是個窮地方;紅薯南瓜當主糧,青年兒女流外鄉。”“那年頭,能往外走的都走了,我們管這叫‘逃山’。”他說。
橫沖村位于袁州區遼市鎮大山深處,人均雖有1畝多田,但田地侍弄得再好,也只能勉強糊個口。對貧窮的記憶,扎根在一代又一代橫沖村人的心底。逃離大山,也成了村民們共同的選擇。
“不出去能有什么辦法?以前,村里連條像樣的路都沒有,山上雖然竹子不少,但砍下的竹子,還得靠肩膀一根一根背下來。”72歲的黃友根回憶道,“為了家里能有點錢花,村里家家戶戶做竹筷子、竹簍子,做好后,還得爬一個多小時的山路才能背出山外去賣,100雙筷子最后也只能賺個2元3角錢,收入多的人家一年還不到3000元。”
“為了能多賺些錢,村里的后生們都跑出去打工了,就留下我們這些上年紀的守山。最少的時候,這半邊山就我一個人守著,整天連個能說話的人都沒有,孤單寂寞得很吶。”站在家門口,75歲的黃小平揚起胳膊,指著近處山腰上幾棟房子。
大山阻隔了橫沖村的發展,讓橫沖村落下了“窮根”。2016年,橫沖村被評為省級貧困村,全村57戶人家中,24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
“是周文軍局長等區市場監管局駐點幫扶干部把我們橫沖村人的心點燃了。2017年春節,幫扶干部把大家聚在一起,商量如何發展。從那時起,全村人心氣從來沒這么齊過,勁頭也從來沒這么足過。”易清和說。
那個春節后,在外闖蕩多年的易清和決心辭掉一份年收入20多萬元的工作,回村創業,帶領村民共同致富。后來,他被選為村支部書記。他說:“我們不能辜負區市場監管局幫扶干部的期望,一定要帶領大家把村經濟發展起來!”
幫扶干部采取的一系列精準扶貧舉措,加上越來越多回村創業的橫沖村人,讓橫沖村“橫沖直闖”了起來。
村里的土地經過流轉,33余公頃種上了紅薯,20余公頃種上了茶樹。幫扶干部幫助村里組建了袁州區橫沖村紅薯茶葉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24戶貧困戶都成了合作社的股東,每年單是分紅就有4000多元。
幫扶干部籌資修通了5米多寬的鄉村公路,路燈也亮了,飛劍潭風景名勝區的旅游大巴,順著寬闊的新路開進村里來了。2019年度,來橫沖村參觀游覽的游客達20多萬人次。
“小燕,咱家的農家樂人手不夠,快回來幫爸媽一把!”老支書黃清玉打電話把在福建泉州傘廠打工的小女兒黃小燕叫回了家。
在浙江、深圳等地打了10多年工的易清云、易清義、易清民三兄弟回來了,開辦農家樂,養蜂賣蜜,銷售“橫沖茶”,賣自制的“紅薯酒”,年收入超過了50萬元。
黃伯軍、黃伯良兄弟倆,從山下的遼市鎮回到村里,在家門口開起旅游超市,專賣橫沖土特產,年收入30多萬元。
“逃山”的后生們回到村里,創業致富,各顯神通,又吸引更多人回村。村委會常住人口普查顯示,2017年回村38人,2020年回村176人,4年間回村人數增加了138人。
“回來好啊,我再也不感到孤單寂寞了。”談起變化,黃會泉老人說:“最大的變化就是隨時隨地有人說話了。”一旁的黃清玉豎起了大拇指:“沒想到村里的后生仔里能人還真不少!”
后生們回來了,在袁州區市場監管局幫扶干部的幫助下,橫沖村人的生活也富裕起來。
休息時,易清和跟幾個村民坐在一起,掰著指頭做了個“盤點”:“2017年以來,全村有24家在宜春城里買了新房,37棟土坯房全都加固粉刷,小汽車也從7輛增加到了41輛,農家樂的數量從無到有,發展到了23家。”
村委會會計黃發林在一旁補充道:“4年前,村里人均年收入只有3000元,現在達到2.5萬元。以前我們村集體收入是零,賬都不用做,現在有39萬元。”
更大的變化正在醞釀。今年年初,在袁州區市場監管局幫扶干部的協調下,宜春市一家公司看中了橫沖村,投資1000多萬元打造橫沖村鄉村振興研學基地。目前,總面積1000多平方米的研學基地已封頂,很快就可以試運行。“研學基地建起來后,橫沖村的研學旅游、農家樂、民宿就可以向規模化、標準化轉型了。”易清和說。
筆者臨下山時,見合作社理事長黃錦華正站在村委會的門口,給24個貧困戶股東分紅。24個裝著現金的紅色禮袋擺放在桌上,笑容在村民們臉上綻放。
大山深處,寒意襲人,但人心早已熱氣騰騰。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