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培育 共同成長
山東省煙臺市完成小微企業“雙升”戰略目標為經濟社會發展增添新活力
□ 孫洪安 本報記者 朱文達
“小微企業‘雙升’是指實施小微企業治理結構和產業結構融合升級,是我省為促進小微企業可持續發展,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的一項戰略措施。”近日,山東省煙臺市市場監管局局長王文鋒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介紹,自小微企業“雙升”戰略實施以來,煙臺市積極優化小微企業發展環境,促進小微企業提質增效,推動小微企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3年來,煙臺市共引導支持10367戶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為小微企業,超過計劃的1.18%,順利完成山東省小微企業“雙升”戰略目標。
制定戰略目標
3年來,煙臺市新轉公司制小微企業3667戶,“規下”工業小微企業升“規上”545戶,“限下”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等服務業小微企業升“限上”791戶,引導小微企業申請注冊商標38415件,通過馬德里體系等申請國際注冊商標64件,組織小微企業專場培訓199場(次),組織22273家小微企業參與“政銀企”“政銀保”和“銀稅互動”合作。王文鋒告訴記者,在數量龐大的市場主體中,絕大多數是小微企業,煙臺市積極構建齊抓共管的“雙升”戰略工作機制,讓煙臺的小微企業發展更給力。
“結合煙臺實際,煙臺市及時建立并根據機構改革部門職責變化,調整了煙臺市小微企業‘雙升’戰略實施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這為后續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煙臺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王瑞說,煙臺市將“雙升”主要工作納入市委、市政府“三重”及重點攻堅工作,制定了全市3年小微企業“雙升”戰略目標任務,每年制定印發全市“雙升”戰略工作要點,建立工作臺賬,形成了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為加快推進“個轉企、企升規、規改股、股上市”,煙臺市以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為基數,建立了小微企業分類培育庫,確定了“個轉企、企升規、規改股”重點培育對象,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扶持。
如何有針對性地推動小微企業發展?王瑞給出的答案是建立培育庫,讓企業發展更有方向。煙臺市制定出臺了《關于做好支持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為企業工作的通知》,積極推動“企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工作,按年營業收入1000萬元~1500萬元、1500萬元~2000萬元兩個區間,建立“企升規”重點企業培育庫,目前煙臺市累計規上工業企業達到1925家。同時,該市深化民營企業改革,建立民營企業改制企業培育庫。截至去年底,全市有122家民營工業企業完成了規范化公司制改制。煙臺市注重從優秀企業中篩選挖掘優質上市資源,全市上市后備資源庫企業數量達到118家。睿創微納成為全省首家、全國首批科創板上市企業,美瑞新材已于創業板上市。
優化產業結構
良好的產業結構,才能加快轉型升級,促進小微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為此,煙臺市深入實施發展“專精特新”小微企業“育苗扶壯”工程。據介紹,目前,煙臺市“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和創新企業總數居全省第一,中小企業“隱形冠軍”企業數居全省第二。全市高成長創新型企業培育庫入庫企業達到320家,認定首批市級瞪羚企業59家,獲評山東省獨角獸企業2家,并列全省第一。不僅如此,煙臺市還深入實施質量強市戰略,目前煙臺市獲得強制性產品認證的企業有280家、證書1805張。通過深入實施“一企一標”工程,3年來全市引導小微企業申請注冊商標38415件,通過馬德里體系等申請國際注冊商標64件。
為給小微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煙臺市從未停止探索的步伐。“3年來,煙臺市堅持創新模式,推進行政審批規范化建設,為小微企業梯次升級提供便利。”王瑞說,煙臺市在山東省率先啟動民營經濟地方立法工作,《煙臺市民營經濟促進條例》的施行走在了山東省、全國前列。還先后印發了《關于構建新型政商關系的實施辦法》,建立了“全時空、零距離、心連心”的溝通協商機制,對政商交往行為列出了“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進一步打通了政企溝通渠道。
據介紹,在加強“雙創”示范基地建設上,煙臺市去年新認定市級小微企業雙創示范基地6個,累計達到10個;新增省級小微企業雙創示范基地6個,居全省第一位,累計達到11個。山東國際生物科技園有限公司成功獲評國家級小微企業“雙創”示范基地,使煙臺市在培育國家級小微企業“雙創”示范基地方面實現零的突破。
搭建發展平臺
為加快小微企業發展,煙臺市搭建了靈活多樣的平臺。如支持各縣市區依托工業園區、產業集聚區等建設小微企業創業園或創業孵化基地;實行城市中低效利用土地“二次開發”的鼓勵改造政策;落實優先發展產業的地價政策,對市政府確定的優先發展產業且用地集約的工業項目,出讓底價可按不低于工業用地出讓最低標準的70%執行,減少小微企業發展后顧之憂。
“今年年初,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戰,煙臺市積極幫助企業應對疫情渡難關。”王瑞表示,今年年初煙臺市從財政、金融、稅收、社保4個方面,提出了應對疫情、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12條政策措施,為企業解決問題1300多個。在全省率先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免申報發放”,目前已撥付1.54億元補貼資金。在全省率先開通“返崗直通車”,協助企業招工4.2萬多人。全市13家地方法人銀行機構共獲得再貸款專用額度7.9億元。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