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知交會”地理標志貿易高峰論壇舉辦
以地標貿易促進“雙循環”新格局
□ 本報記者 王 越
11月15日,在2020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交易博覽會(以下簡稱“2020知交會”)上,作為本屆知交會“灣區論壇”系列論壇之一的“2020地理標志貿易高峰論壇”,在廣州開發區和“2020知交會”網上平臺,以線上線下同步舉行的方式進行。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保護司司長張志成,商務部條約法律司二級巡視員葉軍,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何巨峰出席論壇并致辭。
張志成指出,地理標志是知識產權的重要類型,地理標志保護制度對于提升產品品質和市場競爭力、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加生產者收入、保障消費者權益,以及保護傳統文化都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我國地理標志工作在科學發展的軌道上穩步前行。舉辦此次論壇,聚焦加強地理標志產品貿易合作,對于進一步擴大開放、引進優質國外地理標志產品以及推動我國地理標志產品走出國門,均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希望各方共同努力,營造一流的地理標志保護環境、健全完善的地理標志保護體系,服務改革發展大局,助力深化對外開放,用實際行動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葉軍說,無論是世貿組織《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還是我國對外商簽的自貿協定中,都有地理標志相關的保護條款。2011年,中歐啟動了雙邊地理標志談判,商務部牽頭會同國家知識產權局和農業農村部歷經8年22輪的磋商,最終于去年完成談判。中歐地理標志協定是我國對外商簽的第一個高水平的專門保護的地理標志協定,我方獲得協定保護的地理標志產品,有權使用歐盟的官方標志,這尤其有利于我國地理標志產品在國外市場、特別是在歐盟市場推廣,要高度重視,用好協議,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爭取獲得更大的收益。
何巨峰表示,廣東有154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82件有效地理標志集體商標和證明商標,這些地理標志產品凝聚了濃郁的嶺南文化,是廣東建設美麗鄉村、發展特色產業、帶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同時,廣東是國內地理標志產品的重點市場和交易最活躍地區,也是連接國際國內市場的地理標志貿易通道和樞紐。大力發展地理標志貿易,將有助于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2020知交會”特設地理標志產品交易博覽區,以及舉辦貿易高峰論壇和專場推介會,多措并舉,對促進廣東地理標志產品貿易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來自地理標志領域的10位演講嘉賓,聚焦地理標志貿易,圍繞如何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獨特優勢,吸引和匯聚國內外優質資源,建設充滿活力的地理標志貿易市場,推動我國地理標志產品更好地走出去等,進行了深入探討。
在中國專場主旨演講環節,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保護司地理標志與官方標志保護處二級調研員李悅介紹了新時期地理標志保護工作的整體狀況和最新發展情況;商務部條約法律司知識產權法律處處長李明介紹了商務部職能、地理標志國際協定簡況、地理標志保護模式、中歐地理標志協定基本情況和重要意義;江蘇省知識產權局產業促進處副處長姜有玉分享了江蘇地理標志工作創新探索和“蘇地優品”平臺建設的經驗;昆明市知識產權局局長葉明身穿白族傳統服裝,以鮮花、中藥材、咖啡等云南地理標志產品為例,向參會人員介紹了云南地理標志產業發展情況;山東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王笑冰通過歐盟和美國的地理標志保護制度的對比,引出我國FTA地理標志保護的問題及對策;暨南大學社科部副教授李靜分析了地理標志保護的灣區優勢、地理標志產品的價值鏈與價值增值,與參會人員共同探討灣區地理標志保護的發展前景。北京海中知識產權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黃賢濤認為,地理標志通過知交會走進百姓生活,又推動來自全國各地的地理標志產品直通灣區,正在匯聚起地理標志的磅礴力量。
在國際專場主旨演講環節,法國駐華大使館知識產權參贊魏玉立、泰國知識產權廳地理標志部市場推廣負責人莫茶諾·塔納桑提、法國農業國際合作研究發展中心創新研究部副部長、研究員戴爾芬·瑪麗·薇薇安、美國德州農工大學法學院教授艾琳·卡波莉先后帶來《中歐地理標志協定與地理標志發展史》《東盟地理標志制度介紹》《亞洲地理標志保護觀察》和《全球地理標志保護最新進展》4場主題演講。
論壇上,首屆東西部地理標志產品采購峰會正式啟動,并舉行了地理標志產品采購簽約儀式,促成一批地理標志優秀產品交易。
據了解,地理標志產品交易博覽區是今年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交易博覽會的重點板塊,匯聚了來自全國23個省的186家地理標志企業上線展銷,參展展品超過300種,云端展覽打破地域、時間的限制,實現了全天候展示、在線洽談、在線接單、直播營銷,為大家提供了“在家就能參展,有貨就能交易”的交易博覽新場景。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