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集團)破產重整,給業內帶來巨大震動。特別是跟華晨集團有著類似身世的合資車企,設身處地模擬代入一下,恐怕多少都會有一些緊張感、危機感。
常言道,病來如山倒。華晨集團申請破產重整,也就幾天的事,給人忽然轟然倒下的觀感,但能讓它倒下的病,卻不是短時間患上的。這個病,就是“合資依賴癥”。事實上,華晨集團走到破產重整這一步,并非沒有征兆,近兩年遭遇債務糾紛,市場各種狀況不斷,已從多方面顯露危機苗頭。長期以來,華晨集團的利潤主要來自華晨中國旗下合資公司華晨寶馬,而自主品牌在市場上幾乎沒有什么存在感,且早已羸弱不堪,難經風雨。
這一情況可以通過一些數據看得清清楚楚。今年上半年,華晨中國營收14.5億元,同比下降23.85%,但卻實現凈利40.45億元,同比增長25.24%。出現此等“神績”,就是因為作為華晨集團的子公司,華晨寶馬這些年為母公司輸送大量利潤,一直扮演著“利潤奶牛”的角色。今年上半年,華晨寶馬貢獻了43.83億元凈利,如果減去這個數,華晨中國其他業務虧損達3.38億元。有調研機構統計,2011年至2019年,華晨寶馬每年為華晨集團貢獻利潤額在17億元至76億元之間,凈利占比平均在94.9%至119.6%之間。怪不得有網友調侃說:合資車企的自主品牌方是躺在合資外方的身上吃閑飯混日子的。
遙想合資之前的當年,華晨可不是這個樣子。這家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949年國營東北公路總局汽車修造廠的遼寧車企,在國內汽車界是響當當的存在,地位實力僅次于一汽、二汽。到了上世紀90年代初,華晨汽車再顯風光,于1992年在紐交所掛牌,成為最早到華爾街融資的國內企業。在商用車市場,華晨金杯曾經銷量連續5年位居全國輕型客車市場榜首;在乘用車市場,華晨駿捷、華晨尊馳等品牌車型曾獲得很好的市場口碑,也燃起國人對中國自主轎車向高端市場進軍的信心和希望。華晨汽車還到歐洲打市場,成為進軍德國的首個中國汽車品牌。
歷數往昔輝煌,愈發映襯今日沒落之感傷。當然,華晨沒落,雖起于合資,卻并不能全部歸罪于合資本身。基于“市場換技術”理念的合資方式,早期的確開創了一個共贏、共生的良好局面:中方出讓土地廠房、資金、勞動力等,國外投資方出品牌、技術、人才等,雙方在中國這塊肥沃的汽車市場耕耘,創造了令世界驚奇的市場增長奇跡。不過,好景未長。本來中方車企應借助市場增長的勢頭,逐漸融合協同,加強自主造車水平,以降低對外方的依賴,但事實上,中方車企在太容易獲得利潤且活得相當滋潤的市場環境中失去了方向感,沒了研發創新動力,慢慢患上“合資依賴癥”。在外資不斷“喂奶”“輸血”的情況下,自主車企自研能力萎縮,產品線日漸薄弱,不僅新品推出節奏慢,產品品質也不高,市場認可度一降再降,銷量也隨之一減再減。
“合資依賴癥”不是小病,也不是個例病癥,它在合資汽車自主品牌方身上多少都有癥狀體現。華晨集團這次出問題,對于其他合資車企的中方是一個警示。正如有學者所言,華晨過于依賴寶馬,實際上就是“資源豐富的詛咒”,光有資源卻沒辦法內化,反而讓自己成為了寶馬的加工廠,再加上沒辦法將技術內化于心,最終沒能跟上汽車產業整體發展的節奏,落后吃塵,陷入困境。
經歷近30年高速發展,中國車市已從增量擴張轉換為存量深耕,一場洗牌在所難免。自主產品不給力,加之市場迭代、消費多元,新老品牌血拼中實力不濟者自然會被邊緣化。此次華晨集團破產重整,再一次凸顯企業科技自立自強的必要性。而要擺脫合資依賴癥的負面影響,就必須堅定科技自立自強信念和行動,奮力創新。否則,靠政策,靠輸血,都改變不了被市場拋棄的命運。
《中國質量報》【車國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