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興農當示范 政策風好正揚帆
——深圳市農業科技促進中心助力都市現代化農業發展紀實
□ 許創業 吳赟生 宋銳烽
2020年11月。
山東濰坊,代表廣東出戰的深圳市農業科技促進中心(以下簡稱深圳市農促中心)選手李志強駕駛的植保無人機,承載著深圳農促人的希望與夢想在藍天上翱翔,以完美的姿態完成了其在第三屆全國農作物植保員技能大賽決賽上的表演。幾小時后,他從頒獎嘉賓手中接過了全國個人第一名的獎杯,也助力廣東隊獲得了團體第一名;陜西楊凌,承擔著國家“一帶一路”重要科技推廣示范職能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園,深圳市農促中心正與該校相關負責人深入對接,兩大國家重點實驗室將在深圳落地,深圳市未來農業發展創新中心即將成立;西藏林芝,深圳市農促中心高原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創新基地掛牌,察隅農場作為深圳農促人奮斗了將近5年的對口扶貧基地,在科技的創導下,實現了產值的成倍增長,脫貧攻堅成效顯著;遠在3000公里之外的深圳,第四屆“龍田玉米節”現場,深圳市農促中心坑梓試驗示范基地里,近3公頃代表著目前國內最優品質的玉米在太陽下閃爍著誘人的光芒,等待著來自全國各地的企業家評鑒,即將把最好的品種推廣至全國;離深圳中心城區350公里的深汕合作區赤石鎮,深圳市農促中心派出的10余名科技特派員,正向當地企業、農戶授課傳經,每年近10期共2000人次的科技培訓種下的種子,已經在深汕合作區3000余公頃基本農田上萌發新芽……
這一幅幅欣欣向榮催人奮進的畫面,只是深圳市農促中心眾多業務工作中的小小縮影。作為深圳市市場監管局下屬的財政核拔正處級事業單位,也是目前深圳市唯一一家政府層面的農業技術支撐專業機構,深圳市農促中心一直以科技助力民生幸福和城市發展為首要目標,聚力農業技術攻關和技術共享,不僅助力深圳農業技術在某些領域實現全球引領,更為深圳乃至我國發展都市現代農業作出了積極貢獻,為深圳食品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農業科技,正成為深圳市面向全國乃至全球的一張城市名片。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深圳市農促中心的前身是深圳市農業科技推廣中心和深圳市良種引進中心,成立于上世紀90年代,先后經歷深圳市農科集團的改制,以及深圳市農林漁業局、深圳市經濟貿易和信息化委員會等多家上級主管部門的大部制改革。2019年1月,深圳市農促中心并入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同年,深圳市農促中心合并原南山區植物檢疫站、寶安區農業科技推廣中心、龍崗區農業科技推廣中心,成立了目前職能涵蓋市區兩級、辦公場所分布全市5個區、基地面積將近200公頃、科技人員隊伍超過120人的市級的農業科技創新團隊。堅守發展多年,深圳市農促中心在新的發展起點再次煥發出新的活力。
深圳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忠(中)現場考察深圳市農促中心原創性水稻新品種。
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黃生文(左)到深圳市農促中心實驗室調研指導。
目前,深圳市農促中心的主要職責包括了為深圳市農業科技創新和產業促進提供技術服務,制定并組織實施全市農業技術推廣規劃,統籌全市農業技術培訓及有關科技信息服務;組織實施深圳市農業植物保護和農業植物檢疫工作;為深圳市農作物種子、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的日常監管提供技術支持;組織實施深圳市農業種質資源的收集和保護;為深圳市農業土壤肥力監測提供技術支持;承擔深圳市種子質量檢測和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檢測工作;承擔國家、省農業新品種區域試驗和生產示范以及國內外新品種引進、馴化、改良工作。深圳市市場監管系統大部制改革之后,為食品安全監管和深圳市打造市民滿意的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提供技術支撐服務,打通從“田間地頭到市民餐桌”的第一環,做好源頭到市場全鏈條的監管服務,也成為深圳市農促中心的核心工作之一。也正因此,加快人才隊伍培育,加快科技研發步伐,走到產業發展前端,成為深圳市農促中心思索的重點。
人才培養為科技發展提供動力
深圳市農促中心自成立以來,一直在推動人才隊伍的建設。一方面,不斷加強在職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力,鼓勵干部職工參加職業技能、專業技術素質提高等培訓,積極參加全國和省市范圍內的各類對口培訓班,打造一批術業有專攻的專業技術團隊。另一方面,積極引進國內外優秀人才。其中,引進美國科學院院士鄧興旺科研創新團隊,成立二類法人事業單位深圳市分子設計育種研究院;“十三五”期間,建立包括深圳市后備級人才3人,光明區創新創業“鴻鵠人才”4人在內的50余人研發隊伍。深圳市農促中心還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合作,共建深圳西農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建設集“應用研究、成果轉化、產業培育、人才引進、培訓教育”于一體的國家級生物育種科技創新平臺,并在農業技術成果轉化及產業化人才培養方面開展深度合作。目前,深圳市農促中心有正高職稱6人,占員工總數的5%;副高職稱25人,占22%;中級職稱21人,占18.5%。有研究生學歷的員工24人,占21.2%;本科學歷49人,占43.4%。
人才隊伍的壯大推動著深圳市農促中心科技能力的攀升。過去10年,深圳市農促中心共獲得9項科技獎項,10個項目先后獲得立項,建立農業標準示范園區7個,制定發布地方標準1項,推動了全國性重點項目1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大研發計劃、農業農村部轉基因重大專項、廣東省科研創新團隊、深圳市科技攻關、技術開發、生物產業專項等重大研究課題共15個。
未來,深圳市農促中心還將不斷鞏固科技支撐的職能,以建立繼續教育學院深圳分院為目標,開展農業科技人員培訓、農業干部培訓、企業家培訓、農業職業經理人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培養等工作;開展中小學生勞動體驗教學實踐;開展與職業院校、高校、企業的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工作,為深圳乃至全國農業不斷輸送高質量人才。
科技為食品安全護航
新起點,新使命,相關工作又該如何勝任?深圳市農促中心的做法是“打好技術牌”。深圳市所要構建的食品安全體系,是一套信息可追溯、監管全覆蓋的現代化防控體系。實現這一目的的重要一環,便是在種植生產端乃至基因層面建立起信息溯源系統,建立起高效的生物防控機制。這正是深圳市農促中心的強項。
為此,深圳市農促中心推動建設了兩大體系:供深農產品種植基地溯源體系和農業有害生物監測防控體系。供深農產品種植基地溯源體系充分采用“物聯網+信息化系統”等現代先進技術,建立了統一的供深種植企業生產基地管理作業標準體系,建立了專門數據歸集系統和專家輔助系統,打破了數據壁壘,解決“信息孤島”和“數據煙囪”現象,構建起“政府+企業+社會”的共建共享共治新機制。農業有害生物監測防控體系則建立起以物聯網應用為主的智慧監測監控系統,實現了對各種生產要素的實時監控和自動巡查管理及數據異常預警等。
兩大體系的建立,有力提升了深圳市對食品生產種植端的監管水平和把控力度。其中,供深農產品種植基地溯源體系已在3個試點基地運行,實現了基地作物關鍵質控點巡查和處理。深圳市農促中心也正推動供深基地監測平臺1.0的上線,真正實現生產全過程監測監控。農業有害生物監測防控體系則實現了對全市14個農業農村部農業植物疫情阻截帶的全覆蓋監測,包括建立紅火蟻常規監測樣點400個,有效控制了疫情的擴散蔓延。
與此同時,深圳市農促中心還緊緊跟隨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的戰略部署,一方面以育種研究院、三大科研基地、三大實驗室為依托,自主開展生物育種,從基因端提高食品的安全和質量;另一方面深化科企合作,將農業技術普及至企業中去。多年來,深圳市農促中心承接了多項國家試驗任務,開展試驗示范、品種引進和安全性評價,承接全市科技示范推廣任務,在農業領域開展安全監督,有力帶動了深圳市內外農業企業高質量發展。特別是為供深食品基地建設提供了多樣化的技術服務,為深圳“圳品”的成功推出作出了積極貢獻。
深圳市農促中心在深汕合作區開展技術培訓。
深圳市農促中心李志強(左二)獲得第三屆全國農作物植保員技能大賽個人第一名,并助力廣東省代表隊獲得團 體第一名。
科技為產業發展助力
科技的發展,是城市產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作為我國第一個沒有農村和農民的城市,深圳市僅有耕地面積約6700公頃,永久基本農田面積3350公頃。有限的資源承載著無限的期待。正如深圳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忠對深圳市農促中心的評價:“小農田里孕育了大乾坤。”深圳農業的地位到底該如何展現、如何發揮“小體量”中的“大價值”、如何充分展現農業作為基礎性產業的作用……這一系列問題,成為了深圳市農促中心多年來的重點課題。
近年來,深圳市瞄準農業技術提升,陸續出臺《深圳市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現代農業提質增效工作方案(2018-2020年)》等多項政策,深圳市市場監管局跟進實施重點農業龍頭企業認定與監測等措施,為農業技術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系列利好政策的基礎上,深圳市農促中心利用自管基地,為全國、各省市的品種試驗,農業技術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創造價值,推動產業發展。中心每年承接不少于150個品種的引種試驗、展示試驗、區域試驗,每年為國家級及省級農作物進口品種提供不少于15份的引進觀察試驗任務,多年來合計為中國農科院、華大基因研究院、香港大學中文研究院等各大科研院所提供不少于200份的安全性評價報告。每年為國家種質資源保存中心提供不少于300份的種質資源種植保存任務。每年舉辦全國性新品種展示觀摩活動不少于兩次,集中展示不少于200個優質新品種,每年為全國示范帶動新品種推廣面積超過13.3萬公頃。
此外,深圳市農促中心還為深圳涉農企業的發展提供支持。多年來,該中心一直協助深圳市種子同業商會、深圳農業龍頭企業協會、深圳市植物保護與土壤肥料行業協會的發展,依托科技力量,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每年舉辦超過200場各類培訓活動,搭建企業與政府溝通橋梁,為農企提供及時的政策信息服務,為政府傳遞農企發展情況。在深圳市農促中心的協助下,深圳市種子同業商會接過了亞洲種子大會的承辦權,明年,來自海內外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們將匯集深圳,粵港澳大灣區又將迎來世界性的盛典。
與時俱進的服務思維、優秀的對外技術服務,使深圳市農促中心的工作深得上級認可。目前,深圳市農促中心受農業農村部授權設立農業農村部農作物種子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深圳),同時建設了植物檢疫及種子健康度檢測實驗室、農作物種子質量監督檢驗實驗室、作物分子育種研究院重點實驗室等三大實驗室,在檢測能力、檢測水平和分子育種技術服務上,已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在2021年,深圳市農促中心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合作的兩大國家級的重點實驗室(深圳分中心)將陸續落地,農業的高科技道路必將越走越遠。
科技為城市建設賦能
目前,深圳市食品安全水平處于歷史新高,并不斷創造出更好的佳績,深圳市也成為廣東省第一個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正朝著“市民滿意的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大步邁進。深圳市民對食品的需求,已經不僅僅是安全,還有口感、質感和營養等。這也促使深圳農業必須向著更復雜、更獨特、更富有都市氣息的多目標、多功能系統轉變。在為食品安全提供技術支撐的基礎上,深圳市農業的發展方向又在哪里?深圳市農促中心給出的建議是:加快發展都市現代農業。
都市現代農業是指依托都市的輻射,按照都市的需求,運用現代化手段,建設融生產性、生活性、生態性于一體的現代化大農業系統,其重要目的是要以科技來提高食品的整體質量,與深圳市對食品的當下要求深度吻合。對于深圳市農促中心而言,多年的技術積累,則為發展水平更高的都市現代農業提供了條件。
今年來,深圳市農促中心在發展都市現代農業的道路上創新探索,并取得不俗成績。他們主要從3個方面著手:優化無公害蔬菜示范推廣機制,推動無公害蔬菜向綠色蔬菜生產的轉型升級;切實推動農藥使用量負增長行動,探索病蟲害綠色防控及農藥減量控害技術;結合“互聯網+智慧農業”,創新深圳基本農田的使用形式。
袁隆平院士(左四)到訪深圳市農促中心并與科研團隊交流。
其中,在“互聯網+智慧農業”的探索中,深圳市農促中心正在打造1座隧道式溫室及1座穹頂溫室建設工程,并在溫室內加裝多光譜掃描儀器、VR等設施設備,利用植物表型、人工智能、農業物聯網等現代技術,打造一個現代化農業發展平臺。在優化無公害蔬菜示范推廣機制中,正在參照綠色食品和深圳“圳品”的質量標準要求,推廣蔬菜綠色生產技術,并將打造和建立1-2個蔬菜綠色生產技術推廣示范點,探索更加符合深圳市民要求,更加符合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定位的示范推廣體制。
在此基礎上,深圳市農促中心也在探索建立新型農業技術體系的構建與管理機制,辦好田間新品種展示活動等,并將抓住明年舉行的亞洲種子大會盛典契機,全面構建深圳種業發展宏圖,構建“產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種業體系,繼續為深圳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和成為中國鄉村振興的先行示范,做好科技和服務支撐。
未來,深圳市農促中心還將圍繞“現代農業看深圳”的目標和“高標準規劃、高科技支持、高質量建設、高效益展示”的要求,以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機制的展示和農業產業化示范為重點,集聚世界一流的科技成果,進行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研發新成果,展示新品種,示范新技術,探索新模式,引領和支撐園區發展生物育種、設施蔬菜、林果苗木、花卉等產業。實現產學研一體化、生產推廣一體化、產加銷一體化,為深圳市現代農業先行示范推廣良種良法、創造經驗模式。
深圳市農業科技促進中心坪山坑梓基地
過去的深圳農促人,腳踏實地,勤勉努力;
現在的深圳農促人,厚積薄發,銳意進取;
未來的深圳農促人,恪守初心,不負使命。
深圳高科技的現代農業的種子,勢必遍灑粵港澳大灣區,在華夏大地上結出豐碩的果實。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