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質量成為山西轉型發展“最強引擎”
——第三屆山西省質量獎陳述答辯會側記
□ 本報記者 秦海峰
“我來提個問題,你們匯報材料里提到了高質量發展,請問有哪些具體指標?”
2020年12月29日,山西省太原市,室外天寒地凍,室內的氣氛緊張熱烈。簡短的預備會后,一場特殊的“考試”——第三屆山西省質量獎陳述答辯會在山西省市場監管局如期舉行。
本次“考試”由山西省標準化和質量強省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考官”是由專家評審組專家、山西省標準化和質量強省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代表和各市市場監管局代表組成的觀察團,“考生”則是角逐第三屆山西省質量獎的16家申報企業(組織)的代表。
記者了解到,這些“考官”可不簡單。原國務院參事、國際質量科學院院士郎志正擔任首席評審專家,山東大學博士生導師、知名質量管理專家溫德成教授擔任評審組組長,與其他來自全國各地的7位專家共同組成專家評審組。
據悉,為了保證評選工作的科學性,本屆質量獎廣泛吸收省內外質量獎評審的知名專家,建立了第三屆山西省質量獎評審專家庫,并重點遴選了以溫德成教授為代表的專家團隊為本屆質量獎評審工作提供技術支撐。為保證公平公正,在專家使用上,本屆評選突出了“異地使用”原則,評審專家大組長及各行業小組長均由外省專家擔任。
山西省質量獎是山西省質量領域的最高獎勵,這是山西第3次開展評選。2020年“質量月”期間,第三屆山西省質量獎評選表彰工作啟動。經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申報、各市政府及山西綜改示范區管委會提名推薦、省質量強省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查并征求相關部門意見,全省11市共有34家組織和9名個人進入第三屆山西省質量獎受理名單。經過前期的審核、審查和遴選,最終,山西省工業設備安裝集團有限公司等16家單位脫穎而出,參與本次答辯。
記者發現,參與答辯陳述的代表在談及質量管理經驗時,都無一例外地提到了標準化。不僅匯報材料中處處可見標準化,就連評選辦法、答辯本身等也是標準化的體現。
山西省市場監管局質量發展處處長張一民介紹,山西此前出臺了3項地方標準《山西省質量獎評選方法》《山西省質量獎組織類評價規范》《山西省質量獎個人評價規范》。今年優化完善質量獎評選工作流程,先后研究制定了《第三屆山西省質量獎具體評選工作方案》《第三屆山西省質量獎評審流程》《第三屆山西省質量獎評審細則》等規定和辦法,將第三屆山西省質量獎推薦及評選工作細分為以下9個步驟:自愿申報、提名推薦、審查受理、材料評審、現場審核、陳述答辯、審議表決、社會公示、表彰,并對每個評審環節都進行了逐一梳理和明確,確保整體評審工作環環相扣,緊密銜接。
記者在現場看到,每個答辯單位10分鐘的陳述時間,低于4分鐘或超過12分鐘,賦分為零分;“考官”們打分有著一套嚴格完善的標準,最終的結果評選也是遵循一套標準體系。
據介紹,為更好地落實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的總體思路和要求,加快建設質量強省,促進高質量轉型發展,挖掘和推廣全省“六新”企業質量管理特色和經驗,本屆質量獎評選特增設“六新”產業導向100分加分項指標,引導“六新”領域企業在本屆質量獎評選中脫穎而出,推動“六新”領域企業的發展壯大,助力全省高質量轉型發展。
山西歷來重視質量工作。特別是2018年7月7日,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實施意見》,對全省質量工作做出全面系統部署,決定在全省廣泛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大力實施質量強省戰略,推動山西經濟社會高質量轉型發展。《實施意見》明確要持續開展山西省質量獎和市級質量獎評選活動。
“要選出含金量最高的、能代表山西質量管理水平、引領帶動山西質量提升的標桿企業,要讓質量成為山西轉型發展的最強引擎。”山西省市場監管局二級巡視員郭新安表示,質量獎評選表彰工作是豐富山西質量文化內涵,推介山西質量品牌的重要舉措,對提高全省企業質量管理水平,助力全省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