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開窖刀 派上大用場
——走進制酒車間揭秘茅臺工序技術
□ 李 嘉 吳 林 朱書軍
一根可雙手握持的不銹鋼桿,加上頂端由螺絲固定的刀片,總長度不過1.5米,外形頗像農村深山割草用的特制鐮刀。使用它的開窖工稍稍用力,就可迅速切入干硬的封窖泥泥底。如今,這種刀成了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制酒車間管窖工的開窖“神器”。
2月1日,在茅臺酒廠制酒22車間,這件開窖刀的發明者、該車間18班的管窖工曾勇接受采訪時介紹,窖內密封發酵,是茅臺酒生產的關鍵工序,而封窖泥是窖內密封環境的最要緊一環。“用傳統的開窖刀開窖,要通過向下推壓的方式切開窖泥。如果開窖時力度把握不好,封窖泥一不小心混入酒醅之中,就造成了泥味酒。”
2017年剛接觸管窖工作時,曾勇和其他管窖工一樣,開窖時防止封窖泥混入窖池,是每天工作時必須小心翼翼邁過的坎。
“開窖時,窖泥往往已經干硬,很費力氣,并且下壓過程中很難掌控力度。用力小了,無法穿透泥層,用力大了,容易把窖泥帶入到酒醅之中,嚴重影響酒質。”回想起最初的尷尬,曾勇露出無奈的神情。
曾勇說,剛開始自己曾一度對自身的能力和方式方法產生懷疑,但在觀察有經驗的老管窖工作業時,發現他們也存在同樣的問題。于是,一向勤鉆研、愛琢磨的曾勇一有空就想:能不能換一種工具、換一種用力方式呢?
他開始了自己的摸索。首先嘗試將小鏟刀和锨把結合,制作了一柄簡易的開窖刀。“把垂直向下用力轉變為橫向用力。這樣使用方便、省力,可以更輕松快速地將窖泥切割開。”曾勇對起初的試驗結果很滿意。
第一代產品的良好效果,堅定了曾勇繼續創新的決心。在車間和班組的支持下,他對開窖刀進行技改的熱情更加高漲。3年多來,經過多次試驗改進,開窖刀在曾勇手頭已完成兩次升級。
仔細觀察會發現,升級版的開窖刀主體手柄,已由直桿改為更符合人體力學的彎桿,操作發力更方便,頂端刀片也從電焊焊死變成螺絲固定,可以靈活調節切割的厚度,更適應窖泥厚度不均的情況。同時,材質從鐵到不銹鋼,有效避免了刀片在使用時與酸性窖泥接觸后出現銹蝕。
制酒22車間提供的一份統計數據說明,目前在各工班的開窖作業中,切泥的時間從傳統的15-20分鐘,縮短為6-7分鐘,比之前節約了一半多時間,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除了開窖省力,工效提高,還能防止開窖時封窖泥混入酒醅之中,根除后期生產工序中出現泥味酒的難題。”曾勇說,有效保證茅臺酒的品質,才是自己最滿意的地方,“未來還將對新型開窖刀繼續優化改進,讓這把小小開窖刀發揮出大大的作用”。
茅臺集團質量部副部長吳建霞表示,基于曾勇發明的開窖刀在促進茅臺酒品質上的成效,目前該發明已獲得貴州省相關技術創新獎項,并在茅臺集團小范圍推廣。
《中國質量報》【新春走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