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專家為上海標準化工作建言獻策
讓“上海標準”成為高標準的代名詞
本報訊 (記者 霍一夫)由上海清算所牽頭全球相關中央對手清算機構制定,并由全球中央對手方協會在上海發布的上海清算標準,獲評“上海標準”后兩個月,就已經有4家原先堅持使用自主披露模板的機構開始采用,至此,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日本等國家系統重要性金融基礎設施均已按照該標準進行量化信息披露,覆蓋全球市場業務規模的95%。這是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謝眾,在3月2日召開的“上海標準”工作座談會上透露的信息。
“上海標準”標識制度是《上海市標準化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創設性規定。《條例》明確,推行“上海標準”標識制度,在上海本市制定的地方標準、團體標準、企業標準,經自愿申請和第三方機構評價,符合國內領先、國際先進要求的,可以在標準文本上使用“上海標準”專用標志。根據《條例》的基本定位,就是要按照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要求,把“上海標準”作為高標準品牌來打造,通過第三方機構評價的方式,在上海樹立一批高水平標準,使“上海標準”專用標志成為高標準的特有符號,“上海標準”成為高標準的代名詞。
“上海標準”是上海的,也是國際的。一方面,要依托技術優勢、產業優勢,深度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推動更多“上海標準”轉化為國際標準;另一方面,要歡迎外資企業、國外標準化機構等參與“上海標準”制定,提升“上海標準”國際認同度。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原主席張曉剛認為,“上海標準”要適應國際標準化發展趨勢,以國際視野、開放思維,思考“上海標準”如何助推未來15年上海高質量發展,并且通過上海的高質量發展帶動中國高質量發展,甚至在全球高質量發展當中發揮作用。上海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先鋒,積累了非常好的政府管理和社會管理模式,應該增加標準的互通性,讓它為全國分享、全球分享,特別是中國發展不平衡的地區去分享,這也是“上海標準”的另外一個價值。
此次“上海標準”工作座談會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的專家為上海標準化工作建言獻策。國際標準化組織中醫藥技術委員會(ISO/TC249)主席沈遠東認為,加快“上海標準”專業評價機構的建設,以保證評價制度和方法的科學、公正,確保“上海標準”的高質量和先進性。同時,發揮上海國際化大都市的優勢,積極探索在滬外資企業申報“上海標準”的可行性,加大與相關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合作,研究“上海標準”與國際標準的對接機制。
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輪值總裁吳小東表示,實現國際國內標準同步,要將標準化技術資源與技術創新、產業發展充分對接,實現創新鏈、標準鏈、產業鏈緊密結合。同時,在上海數字化轉型發展過程當中,從戰略的高度加強頂層設計,堅持標準先行,實現標準化資源與技術創新、產業發展的充分對接。
上海市大數據中心副主任劉迎風認為,要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圍繞公共數據、數據安全能力、城市運行“一網通辦”城市治理要素編碼等一系列具體的需求,在數據要素市場上,數據開發應用、數據安全管理的重要領域開展標準規范的研制,推動標準宣貫和應用推廣,力爭打造一批數據治理領域的“上海標準”,能夠更好地提升公共數據治理的能力,挖掘數據的價值,在城市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
國際自動化協會(ISA)“雷蒙德D.莫洛伊獎”獲獎專家陳德基建議,政府應該積極引導推廣統一的互聯互通的數據標準,城市數字化轉型需要連通不同的行業,數字化城市的未來是多個產業物聯網的互聯互通,需要標準化的互聯互通。
上海奧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華黎建議,企業是發揮標準引領作用的重要力量,要推動民營企業敢于將技術產品成果融入企業標準、團體標準、行業標準、國家標準,甚至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實現創新成果的標準化。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上海將按照新發展階段新發展要求,按照上海城市定位,制定及實施新一輪上海標準化戰略,進一步完善上海標準化工作機制,更有力推進“上海標準”標識制度實施,會同有關方面共同推廣“上海標準”應用。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