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 昊
會計兼職代購,老師兼職外賣,白天單位上班,晚上車上代駕……如今,新興職業的出現,給年輕人提供了廣闊的個人發展空間。這些人被稱為“兩棲青年”,是指同時有主業和副業的年輕群體。近兩年,有更多年輕人加入了“兩棲青年”的隊伍,“兩棲”規模不斷壯大,已經成為年輕人中的普遍現象。
(據3月4日《中國青年報》)
“兩棲青年”顧名思義,就好像兩棲動物一般,具有多方面的生存技能。他們有著共同的特質:一來,平時都有固定工作,有的還是國企、事業單位員工;二來,他們都有多項技能,擁有“好幾把刷子”,這些技能既是能力,也是他們的興趣愛好所在;三來,從事的兼職大多為新興職業,諸如微商代購、快車(順風車)司機、網絡自媒體、網評達人等等。
“兩棲青年”與“斜杠青年”一樣,也有著獨特的品質。比如,他們不拘泥于傳統,愿意學習新興事物,具有創新精神。有的不滿足于工作,希望通過不同的職業體驗,提升自己多方面能力,還有的從事的兼職內容,以幫助他人為目的,具有公益屬性。大部分“兩棲青年”在兼職中不僅補貼了家用,還讓自我價值得到了充分實現,有的人甚至將兼職越做越大,反客為主成為主業。
此外,職業競爭、職場焦慮也讓年輕人不得不做多手準備。諸如,房貸、車貸及高端消費的壓力,讓年輕人不得不用兼職收入來保持消費水平。一些企業“996”“007”的高強度工作,以及相關的優勝劣汰、末位淘汰等競爭模式,讓“打工人”們不得不為將來多做打算。據一項調查顯示,有30.3%的受訪青年表示自己就是“兩棲青年”,61.4%的受訪青年有此想法、正在計劃中,兩者合計91.7%。這也難怪,“兩棲青年”及準“兩棲青年”的占比如此之高。
事實上,過度“兩棲”、不當“兩棲”,都不利于“打工人”成長,甚至還可能造成“兩失”——失去工作、失去健康。一方面,多重身份、多個職業,意味著需要花費更多精力、更多時間,會讓身心負擔加重。如果不能平衡好主要工作與兼職之間的用時用力關系,難免影響主業,最終可能造成失業。另一方面,雖能平衡主業與兼職,但也有可能透支身體,造成身心疲憊,甚至引發身體和心理上的多重疾病,近年來年輕職場人猝死事件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兩棲青年”并非新事物,也并非青年專屬。有的青年不只“兩棲”,在主業之外還從事好幾項工作。這種多元化的職業體驗,是當下經濟社會蓬勃發展的映射,也是年輕人積極向上、開拓進取的積極作為,需要合理引導,充分保護。
一方面,對于新型勞動模式,應及時調整規范其薪資薪酬、醫療社保等方面制度,以更加靈活的方式匹配新興職業特點。另一方面,需要加強職業規劃和引導。對于企業而言,不妨向內挖掘年輕人潛力,讓更多年輕人能夠在企業內部施展才藝。對于社會而言,就業指導部門不妨提供職業規劃、職業教育,幫助他們科學規劃未來發展方向,避免走入職業盲區。
當然,回過頭來,我們還得思考,一些主業為何吸引不了年輕人,又為何一些副業成不了主業?如何讓興趣也能成為養家糊口的主業,或者說如何真正把愛好與職業相匹配?這些問題還需要教育、企業、社會以及個人共同努力,打破職業鴻溝,消弭就業歧視,增加保障力度,以更加包容的姿態鼓勵年輕人大膽闖、大膽試,方能讓年輕人發揮更大潛力,創造更好未來。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