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何 可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國,其中高達30%的居民碳排放來源于家用電器。”3月4日,全國人大代表、美的家用空調創新中心主任李金波在接受中國質量報記者采訪時透露,今年全國兩會上,他將提出在家電行業建立“碳標識”制度的建議。
氣候變化是21世紀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2015年達成的全球氣候協定《巴黎協定》提出,要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內。國際能源署(IEA)認為,要想實現“2℃目標”,還需要再削減約35%的碳排放。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2021年八大重點任務之一,要求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
“對于家電行業來說,有能力、也有責任參與到這一計劃的實施。”李金波表示,在家電行業率先建立“碳標識”制度,不僅可以降低能耗,生產更多節能的產品,更好踐行“碳達峰、碳中和”國家戰略,而且有助于企業科技水平的提升。
據統計,全球主要家電產品的年生產量約為8億臺,其中中國制造的產品多達4.2億臺,獨占“半壁江山”。作為家電制造大國和消費大國,設計生產“綠色家電”,實現“綠色制造”是我國家電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李金波說,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能效標識法規及執行體系,成功減緩了家用、辦公產品在消耗電能和天然氣方面的增長勢頭,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以空調為例,去年7月1日正式實施的新能效標準,將定頻空調和變頻空調的標準體系統一,進一步提升了各能效等級的指標。
不過,能效標識僅與家電使用過程的間接溫室氣體排放有關,不能涵蓋生產、回收過程的直接溫室氣體排放。因此李金波建議,建立更加全面科學的家電產品溫室氣體排放評價標準及標識制度,促進環保、高效家電技術的發展和產品的市場銷售。
那么,實施“碳標識”制度是否會提升企業的生產成本?李金波說,大可不必有這樣的顧慮。他以美的廣州南沙工廠舉例解釋稱,在經過工業互聯網改造后,工廠勞動生產效率提高28%,單位成本降低14%,訂單交付期縮短56%。
“中國家電在全球從原來的跟隨模仿到現在的自主創新,在能效、智造等領域已經跑在全世界的前列。”李金波說,家電行業目前已經具備率先實現低碳化發展的條件,接下來可以從健全“碳標識”法規、制定中國家電產品碳排放評價標準、建立中國家電產品“碳標識”3個方面,推動家電行業的低碳化發展。
據悉,歐盟已制定了非常嚴苛的2030年碳排放目標,對企業來說,我國率先在家電行業建立“碳標識”制度既是牽引,也是倒逼。李金波說,這一方面可以引導廠商提升科技投入做出更好的產品,讓消費者有更好的使用體驗,讓國家在碳排放上有一個更好的落腳點。另一方面,“如果你不投入、沒有科技進步,消費者最終就可能不會買你的產品,落后的產能、技術可以通過標準來把它淘汰掉,倒逼企業往新技術方面進步。”
《中國質量報》【兩會·提案議案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