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由大到強 答案就在“三個轉變”
——專訪全國人大代表、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杜娟
□ 本報記者 何 可
照片上,站在幾層樓高、百余米長的盾構機前,全國人大代表、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裝備)副總經理王杜娟顯得格外嬌小。但這個“工程機械之王”的大國重器,正是出自她之手。
是她和團隊一起完成盾構設計,打破了100多年來只有發達國家才可以設計生產盾構的神話;是她懷揣著“裝備中國,裝備世界”的美麗夢想,實現了“中國中鐵盾構”沖出國門、走向世界的實質性跨越。
2014年5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鐵裝備視察,作出“三個轉變”重要指示時,王杜娟就在總書記身邊,她以技術代表的身份向總書記匯報了自主研發的產品。
“當時,總書記對我們說,裝備制造業是一個國家制造業的脊梁,要加大投入,加強研發,加快發展,努力占領世界制高點,掌控技術話語權,使我國成為現代裝備制造業大國。”王杜娟回憶說。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帶著總書記對裝備制造業的殷殷囑托,王杜娟圍繞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多條建議。她在接受中國質量報記者專訪時說,裝備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答案就在“三個轉變”中。
王杜娟說,“三個轉變”內涵豐富、意義重大,是科技和產業發展的重大理論創新,是加速我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重大戰略指引。
“我們沿著總書記重要指示方向不斷創新,牢牢掌握了隧道掘進機技術話語權,產品銷往23個國家和地區,連續9年產銷量世界第一。10余年來,中鐵裝備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每年的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7%以上,持續擴大高端人才引進,加強創新管理體系建設,成功研制了世界首臺馬蹄形盾構、世界最大直徑硬巖TBM、世界最大直徑矩形盾構機等一大批開創性、奠基性產品。”王杜娟說。
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時,王杜娟曾向總書記匯報中鐵裝備科技創新成果和發展情況,總書記非常關心產業鏈關鍵部件的“卡脖子”問題。
今年,王杜娟帶著沉甸甸的成果來到北京。她說,中鐵裝備始終將創新作為推動企業發展的第一要素,聯動產業上下游企業,大力開展聯合創新,深耕盾構機“卡脖子”零部件和技術,圍繞“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就“卡脖子”技術開展了一系列攻關,取得了豐碩成果。
“在高速發展階段,粗放型的管理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尤其是參與到國際競爭以后,粗放型管理的很多弊端就顯露出來了。2020年,我們一直在轉型升級上下功夫,在提升管理水平方面做工作,通過開展供應鏈、信息化、IPD等管理變革,不斷加大產品創新力度,在關鍵零部件科研攻關方面取得突破,補強了產業鏈,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筑牢基礎。”王杜娟介紹。
“產業轉型再升級對制造業來說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更需要以‘三個轉變’為指引。”王杜娟說,中鐵裝備將始終立足新發展階段,踐行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投身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加強技術研發,加快標準制定,加速轉型升級,進一步推動地下工程裝備產業鏈、供應鏈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
《中國質量報》【兩會·代表委員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