樅陽媒鴨火起來 農民口袋鼓起來
安徽省樅陽縣深耕地理標志產品品牌保護和質量提升見成效
□ 章 洋
日前,安徽省市場監管局發布公告,核準安徽大帆食品有限公司使用樅陽媒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這是樅陽媒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首次核準企業使用。“這將進一步提升樅陽媒鴨的產品附加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帶動農民致富。”安徽省銅陵市知識產權保護科科長繆暉表示。
政企聯動,叫響品牌
樅陽縣高度重視樅陽媒鴨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保護產品申報工作,2013年成功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后,2017年又開始著手申報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樅陽縣市場監管局局長謝咬信介紹,該局制定了樅陽媒鴨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與發展規劃,成立了專門工作組,搜集、整理大量基礎資料,用翔實的數據證明樅陽縣具備申報樅陽媒鴨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條件,2018年獲批了產品保護。
如何讓樅陽媒鴨品牌火起來?樅陽縣委、縣政府與相關企業聯動,搶抓機遇,打出了一套宣傳“組合拳”。
“2017年6月19日下午,我沖進局長辦公室高呼:‘我們成功了’。”時隔3年多,已退休的原樅陽縣市場監管局商標廣告監管股股長章海燕,依然記得樅陽媒鴨入選中國“商標富農和運用地理標志精準扶貧十大典型案例”(以下簡稱十大典型案例)時的激動場景。據悉,2017年5月,得悉十大典型案例評選活動啟動后,章海燕和同事們精心撰寫申報事跡材料,并綜合運用各種宣傳手段。一周內,樅陽媒鴨得票竟達12.6萬余張,并最終獲評這一殊榮。
此后不久,樅陽媒鴨協會負責人錢燕子受邀參加了在中國揚州舉辦的世界地理標志大會,樅陽媒鴨在這一世界性的舞臺上“火”了一把。
由于宣傳給力,樅陽媒鴨品牌知名度、影響力不斷擴大,市場價格也在節節攀升。“以前樅陽媒鴨每只售價15元到25元,現在每只能賣到40元到50元。”樅陽媒鴨協會會長錢立祥說。
雙輪驅動,提升品質
樅陽縣始終緊盯樅陽媒鴨養殖和加工環節,雙向發力、雙輪驅動,確保樅陽媒鴨產品品質跟得上、過得硬。
“我們在樅陽媒鴨飼養環節,始終堅持科學育種保種,以此保證品質。”錢立祥介紹,樅陽媒鴨協會建立了3個育種保種基地,采用保種場內封閉式小圈飼養(每個小圈里放1只公鴨和10只母鴨,每只鴨子均編號)、自然交配的方式保種,并安排專人負責現場記錄和繁育工作,確保媒鴨不近親繁殖,保證了媒鴨基因和品質不變。此外,樅陽縣還大力推行稻鴨、塘鴨、湖鴨共生養殖模式,讓樅陽媒鴨在野外吃蟲、吃草、吃稻谷、吃魚等純天然原料生長,堅決杜絕用飼料喂養。
在樅陽媒鴨加工環節質量管控方面,樅陽縣堅持標準先行,制定了樅陽媒鴨地方標準和媒鴨腌制、殺白的工藝流程,并指導樅陽媒鴨蛋加工企業制定了1項媒鴨鴨蛋企業標準;督促與樅陽媒鴨相關的食品企業加大技改投入力度,改造廠房車間,用科技保障媒鴨產品品質。“我們企業嚴格按照標準腌制媒鴨,低于280天生長期的樅陽媒鴨我們一概不收購、不加工,哪怕每只鴨收購成本要多出15元左右。” 安徽大帆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金明說。
近年來,各級各地抽檢了數十批次樅陽媒鴨及相關產品的產品質量,未收到抽檢不合格的報告。
龍頭帶動,助農致富
“我們希望通過發展樅陽媒鴨產業帶動農民致富,促進鄉村產業振興。”樅陽縣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采取“協會+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方式“抱團”闖市場:協會負責日常監督;龍頭專業負責在其基地保種育苗、向農戶售鴨苗、統一防病防疫,采取訂單合同以保護價方式收購媒鴨和鴨蛋。
如今,樅陽媒鴨產業發展迅猛,每年可向本省及江、浙、滬、粵、豫、深一帶出售樅陽媒鴨100萬只以上、媒鴨咸蛋6000萬枚以上,樅陽媒鴨產業年產值上億元,每年讓1200多個農戶戶均獲純利少則數千元,多則數萬元,帶動了上千戶已脫貧戶就業、發展相關產業。
“在鄉村振興的進程中,樅陽媒鴨仍大有可為。我們將深耕媒鴨品牌和產品質量,讓樅陽媒鴨越飛越高!”謝咬信信心滿滿地說。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