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貴軒
“樸誠勇毅、不勝不休”,是全國著名的紅安精神。我多次到過紅安縣這片紅色的熱土,每次都是帶著無比敬仰之心來,帶著“不勝不休”精神回,又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地在寧靜的生活中淡化。
近期,我有幸參加紅安干部學院為期一周的封閉學習,白天學習參觀,晚上運動讀書,寧靜的生活,使我有了更多的思考。正如一位哲人所說:是起點也是終點,更是起點。起點是“不勝不休”,終點是寧靜的生活。但這只是一個階段,新的寧靜生活更需要“不勝不休”精神。
我雖然來自農村,但生長在紅旗下,成長在改革開放時期,沒有經歷過血雨腥風的白色恐怖,沒有經歷過吃糠、吃草,甚至吃觀音土的困難時期。一路走來,沒有波濤驚駭,生活平淡順利,對“不勝不休”的精神沒有深刻認識。“小小紅安,人人好漢,銅鑼一響,四十八萬,男將打仗,女將送飯。”一首民謠再現了當時黃麻起義的英雄場景,述說了當時勞苦大眾對寧靜生活的渴望。在水與火、生與死的戰斗中,是“不勝不休”為老百姓贏得了安寧。
我雖然曾經是一名軍人,但沒有經歷過槍林彈雨的洗禮,在和平與發展這個時代主題下,寧靜的生活帶來的是安逸。“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很多時候只是中學課本中的記憶。這次,在黃麻起義紀念園集體重溫入黨誓詞,是一次直擊心靈的對話。是的,當今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斗爭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寧靜的生活,仍然需要“不勝不休”精神。
我雖然明白,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始終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但人到中年,家庭是始終繞不過的一道坎,上有老、下有小,處于負重爬坡時期。雖然沒有動搖信念、動搖立場,但也分散精力、影響工作。如何處理好工作與生活的關系,處理好“大家”與“小家”的關系,考驗的是智慧,檢驗的是黨性。這實質是一對矛盾,但并非不可調和,只要有“不勝不休”精神,就會迎來曙光一片。
學院組織觀看《一心向黨》的歷史文獻劇,當主人公吳煥先首次說出“不勝不休”的臺詞,劇院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不僅是對藝術的贊美,更是對精神的贊譽。
“征程漫漫,惟有奮斗。”新時代新使命新任務,奮斗征程中仍然需要“不勝不休”精神。因為,這才是對寧靜最有力的守護。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