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運用信息化手段推動農貿市場實現產品可追溯、風險可管控、信息可共享
實現監管效能和管理水平雙提升
本報訊 (閆錫坤)4月16日下午3時許,懸掛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區福海興農貿市場里的大屏幕上,“食品安全溯源大數據中心”實時顯示著市場最新交易情況,最近一筆交易是0.13kg干果,共計48元。與之相鄰的大屏幕上則顯示冷鏈食品“冷凍去骨牛腩”的信息,原產國、口岸、入境時間、核酸檢測等信息一目了然。
呼和浩特市市場監管局運用信息化手段推動農貿市場實現產品可追溯、風險可管控、信息可共享,在積極推進農貿市場標準化建設的同時,提高監管部門監管效能和市場管理水平。目前,新城區福海興農貿市場結合“蒙冷鏈”平臺、電子臺秤追溯體系、風險防控系統,建成智慧化農貿市場,實現“兩屏一室一秤一碼”管理,即市場大屏滾動播放當日菜品指導價,設智慧食品快檢室,智能電子秤統一調校,二維碼交錢買貨后,電子秤出售貨二維碼憑條。此外,過秤食品自動生成溯源二維碼,消費者可以查詢到食品溯源信息,有效落實了食品安全管理。
當天,呼和浩特市政府在該市市場監管局召開全市農貿市場規范化管理現場會,有關負責人表示,該市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將推進農貿市場標準化管理作為一項為民辦實事的民生工程,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務實的舉措方法,推動農貿市場圓滿完成規范化管理工作;切實發揮試點單位示范作用;發揮標準的可復制及引領作用,逐步形成農貿市場建設、管理、運行標準體系,以便下一步在全市推廣實施,帶動全市農貿市場提檔升級。
據悉,2020年9月以來,呼和浩特市政府進一步加強全市農貿市場規范化管理,實施“以獎代補”政策,激勵市場主辦方切實履行好主體責任,推動農貿市場全面提檔升級,使市場及周邊環境“臟、亂、差”問題得到有效整治。同時,在該市新城區、回民區、玉泉區、賽罕區分別選取一個農貿市場試行標準化建設、規范化管理,將試點單位建設成高標準示范性農貿市場,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市場管理水平和監管部門監管效能,達到智慧管理、產品追溯、風險管控、信息共享等目標。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