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標準引領 推動創新提升 奮力追趕超越
——陜西標準化工作助力高質量發展綜述
□ 馬生學 王 遷 本報記者 王 梅
標準助推創新發展、標準引領時代進步。
陜西省政府曾明確提出,到2020年,力爭使重點產業技術標準達到國內先進、西部領先水平,部分優勢產業技術標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全社會的生產效能和質量安全水平顯著提高,標準化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率顯著提升。
按照陜西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陜西省市場監管局強化標準建設,加強部門聯動,推動標準化實施,增強輻射帶動,全方位提升陜西發展質量。
站在新起點,回望過去,陜西標準化工作服務高質量發展、奮力追趕超越邁出了堅實步伐——
累計主導制定國際標準54項,位列全國前列,搶抓了行業發展制高點,推動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率先開展省級美麗鄉村、人居環境標準化試點,形成了更加科學的省級地方標準體系,助力鄉村振興,推進了特色現代農業建設。
率先開展國家級實景演出標準化試點,復制推廣,推進了文化建設。
開展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試點工作,開展服務業、養老標準化試點,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支撐。
承擔國家級黨建標準化及省級標準化試點,助力基層黨組織建設,助力落實全面從嚴治黨。
站在新起點,展望未來,新時代的陜西,在奮力追趕超越的進程中,搶抓機遇,凸顯優勢——
作為全國重要的裝備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國防科技工業基地和古絲綢之路的起點,陜西再次成為我國通向中亞、中東和歐洲的重要門戶,與180多個國家和地區保持著經貿往來;作為國家能源化工基地,煤制烯烴、煤油氣綜合利用等一批全球首套裝置先后在陜投運,煤間接液化等一批世界先進技術加快產業化;作為科技創新基地,陜西綜合科技進步水平居全國第九、西部第一,航空航天、3D打印、5G移動通信等技術保持世界先進水平,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數量、技術合同交易額位居全國前列。
面對“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要求,陜西省委、省政府科學研判,發揮標準引領作用,聚焦關鍵、突出重點,依靠標準硬約束淘汰落后產能,為新動能發展釋放更多資源和空間;加強關鍵技術標準研制,提高標準一致性;鼓勵企業做標準領跑者,創造更多優質供給,更好滿足消費升級需求;更加注重運用標準化這一手段,促進政府管理更加科學和市場監管更加規范有序,提高政府效能,提升核心競爭力,推動經濟社會更有質量的全面提升。
陜汽現代化的車身組裝廠
譜標準之音奏響高質量發展“主旋律”
陜西省標準化工作堅持將新發展理念貫穿始終,緊盯科技創新、優勢產業、重大項目、資源稟賦,集中在鞏固、增強、提升、暢通上下功夫,做到協同推進、共同發力。
陜西布局成立信息安全、檢驗檢測、增材制造等37個省級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推進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產業化,為全省產業發展培育“新引擎”;
制定印發《關于加強農業農村標準化工作實施意見》,為聚焦落實陜西“3+X”特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謀劃“新舉措”;
全力推動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和標準提升,制定發布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省級地方標準68項,為全省縣域經濟注入“新動能”;
秉持“現代農業看楊凌”的使命擔當,建設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旱區農業),總結形成現代農業標準化“新模式”,被國務院評為成效突出案例在全國推廣;
堅持以“旅游為體、文化為魂、標準為矛、專利為盾”工作思路,探索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延安保育院”實景演藝、太白山生態旅游等一大批標準化試點成為陜西對外宣傳的“靚麗名片”;
全力推進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建設,扎實開展“百城千業萬企”對標達標專項提升行動,陜西在百千萬對標達標行動信息平臺上發布對標技術方案307個,占全國數量的10.16%,全省864家企業參與對標活動并公布對標結果3984個。西安市182家企業在百千萬對標達標行動信息平臺上編制并發布對標技術方案248項,位列全國第一;公示對標結果2884項,位列全國第四。企業的引領作用,為產業轉型升級樹立“新風向”。
架標準之橋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
陜西省標準化工作自覺置身于更高的坐標系,用開放謀求工作的目標路徑,用開放獲取發展的不竭動力。
陜西累計主導制定國際標準54項,以西電捷通、中航富士達、西安高壓電氣研究院、西安電爐研究所為代表的諸多陜西企業已經成為我國標準對外輸出的中堅力量;
中亞標準化(陜西)研究中心批籌成立,中心建設的中亞標準化資源庫,實現5萬余項中亞國家標準題庫在線查詢;
以優化陜西營商環境為突破口,出臺《加快推進全省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實施方案》,統籌推進全省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研制發布政務服務省級地方標準7項,培育全省政務服務標準化試點單位13個。
編制印發《陜西省標準聯通共建“一帶一路”行動計劃(2018-2020年)》,從推動中國標準海外應用、促進國際產能合作、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助力文化旅游發展、提升標準化服務發展能力、強化政策保障6個方面,明晰任務、壓實責任;
舉辦絲綢之路質量標準國際論壇、第二屆“一帶一路”標準化教育與研究合作論壇,邀請國際標準化組織秘書長塞爾吉奧·穆希卡來陜調研,陜西標準在國際舞臺的影響力持續提升;
主動聯合西部六個省份共同成立“新絲路標準化戰略聯盟”,發布《西部特色產品 枸杞》等4項聯盟標準,為西部特色農產品沿著“一帶一路”走出去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
陜西寶雞隴縣國家級奶山羊規模養殖標準化示范區
執標準之筆繪制生態環境“工筆畫”
陜西標準化工作在更高層面上發揮標準化的引領、規制、支撐作用,不斷織牢生態文明建設的“紅線”“底線”。
陜西先后布局成立生態環境保護及自然資源領域省級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統籌行業部門標準管理;研究制定《陜西省生態環境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印發實施《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陜西省黃河流域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等環保領域省級地方標準37項,為全省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扎實開展《陜西省山川秀美系列標準》實施效益綜合評價研究,突出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為全省生態環境修復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借鑒;
圍繞城市供排水、雨水收集利用等重點領域,制定發布《海綿城市透水鋪裝層施工技術規范》等10項系列地方標準,有力提升綠色生態城市建設的質量和品質;
高水平實施天元化工、北元化工國家級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項目,探索能源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筑標準之基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
陜西省標準化工作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聚力決勝脫貧攻堅“重任”、全力應對疫情防控“大考”、著力補齊公共服務“短板”,努力實現標準化發展成果惠及群眾、服務社會。
該省建立“新冠肺炎疫情防護用品標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標準”專題數據庫,收錄相關信息776項,集中發布疫情防控產品國家標準外文版清單、防控標準信息、產品標準比對結果,增設標準咨詢專線、網絡通道,不斷提升服務效能。
在文化旅游、健康養老、家政服務等聯系民生最緊密、服務群眾最直接的重點領域,制定服務標準體系,累計發布省級地方標準188項,開展標準化試點項目192個,為促進群眾享受均衡優質、公平普惠的服務提供重要參考。
圍繞特色農產品標準化、品牌化、產業化技術要求,成立工作專班,研制發布《地理標志產品 柞水木耳》地方標準,為促進特色農產品健康快速發展提供保證,讓當地特色產業真正成為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聚寶盆”。
開展安康市寧陜縣全域旅游服務國家級標準化試點項目,推動當地旅游業服務質量提檔升級。寧陜縣年旅游綜合收入和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長22%,旅游新增就業占比25%,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20%通過參與旅游業實現脫貧,試點項目的減貧效益不斷顯現。
聚力眉縣齊峰果業標準化試點建設,通過推廣實施“合作社+果農+標準化”運營模式,幫助建立產前、產中、產后全產業鏈標準綜合體等手段,有力推動了產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在齊峰果業標準模式引領下,眉縣獼猴桃種植面積達兩萬余公頃,產值近40億元,農民投入產出比達1:4.03,眉縣獼猴桃品牌價值超百億元。
全力推進千陽縣國家矮砧蘋果綜合標準化示范區建設,引導千陽縣走出了“新型主體推進、矮砧技術支撐、標準品牌創新、田間大學培訓、產業融合發展”的現代蘋果產業發展千陽模式,讓千陽蘋果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金蛋蛋”。
按照“標準引領、試點先行、總結推廣、整體提升”的工作思路,制定發布19項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綜合治理省級地方標準,選拔培育68個省級美麗鄉村、21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標準化試點。安康市平利縣、榆林市趙家峁村、西鄉縣五豐社區、大荔縣暢家村等一大批村貌新、民風正、產業興的新農村為全省鄉村振興戰略的順利實施樹立了標桿。
用標準之器引領黨建工作“規范化”
陜西標準化工作與全省基層黨建實際相結合,創新思路、立足規范,運用標準化手段推動基層黨員更加有為、基層黨組織更加有力、基層黨建工作更加有效。
陜西省市場監管局聯合省委組織部共同起草制定《陜西省村級黨組織標準化建設辦法(試行)》,從“組織設置、班子建設、黨員隊伍、組織生活、工作運行、經費保障、場所建設”7個方面對村級黨組織建設設立標準,全面規范;
舉辦全省村級黨組織標準化建設現場會,全面部署啟動基層黨建“千村示范、萬村達標”活動。
截至目前,陜西共承擔國家級黨建標準化試點1個,開展省級標準化試點216個。
新征程新使命,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陜西省標準化工作將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奮力譜寫新時代陜西追趕超越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