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幫農落到實處
重慶市巴南區市場監管局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 謝旺江
今年農事剛開始時,重慶市巴南區市場監管局網監科科長席東海就帶著同事們忙起來了,直到把主要的農業企業全部走訪到位,他們才松了口氣。
今年,巴南區市場監管局以合同幫農為抓手,圍繞強化職能、服務經濟、信用建設、行政監管4個主題,對二圣茶業、接龍美亨公社、南彭東冒山蔬菜種植股份合作社、木洞“豐雨谷”特色觀光采摘等農業龍頭企業、品牌企業開展了合同幫農工作。
巴南區市場監管局網監科負責網絡、合同、廣告監管工作,是合同幫農的主力。“農村地區一般法律意識淡薄,即使是企業,對合同維權意識也比較淡薄!”席東海說,在走訪中他們發現,有的農業企業購買遼寧的草莓苗,0.8元一株買了上萬株,連個字據都不立;有的農業企業購買數萬元肥料,簽個合同連違約責任都不寫。一旦貨不對板,這些企業的錢就可能打了水漂。
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合同幫農活動中,巴南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認真查看涉農企業簽訂的各類合同,逐條點評合同條款,重點對條款中的“陷阱”、缺陷、不足進行講評,并向市場監管所人員、街鎮農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涉農龍頭企業負責人宣傳《民法典》《合同違法行為監督處理辦法》等法律法規中關于合同的相關規定。
對部分企業在購買物資、臨時用工等商業活動中不喜歡簽訂書面合同,僅憑“信任”“口頭約定”就下大額訂單的情況,巴南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以案說法,引導涉農企業注重書面合同簽訂,注重違約條款的細化,為維權打下基礎。
加強社會誠信體系建設是市場監管局的職責。巴南區市場監管局一方面了解企業的合同履約能力、履約率、不能履約的原因;一方面查看合同,特別是訂單農業中與廣大農戶約定的條款中,是否存在“霸王條款”、不公平條款,對不合理條款提出修改意見或整改要求,確保農戶利益。
為了鞏固脫貧成果,巴南區市場監管局還制定了訂單農業合同示范文本,特別加強了對訂單農業合同指導,對二圣茶葉等龍頭企業、“接龍蜜柚”等特色效益農業,開展示范文本推廣、簽約指導以及法律咨詢等合同服務工作,提升合同幫農績效,助力農民增收致富,鞏固脫貧成果。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