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譚久彬為湖北省市場監管局作報告
“沒有超精密測量,就不會有高質量的高端裝備制造”
本報訊 (吳杰鵬 記者 張 華)“凡是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科技強國,都是儀器強國。”5月12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譚久彬應邀為湖北省市場監管局作了題為“新一代國家測量體系與質量強國建設”專題輔導報告,著重介紹了超精密測量的重要作用。
譚久彬說,根據相關統計,諾貝爾獎已授獎項中,75%的物理學獎、82%的化學獎、95%的生理學或醫學獎,都是靠高精尖的精密儀器支撐。美國商務部評估報告顯示,儀器的產值僅占工業總產值的4%,但對國民生產總值(GNP)的拉動達到66%。國際儀器企業40強中,主要集中在美國、德國、日本、英國和瑞士,我國一家沒有。
據了解,計量是工業生產、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技術基礎,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一項重要標志,也是建設質量強國、制造強國的重要支撐。在第22個世界計量日即將來臨之際,為弘揚“度萬物、量天地、衡公平”的中國計量價值體系,積極推動全社會形成“關注計量、重視計量、支持計量”的良好氛圍,湖北省市場監管局特邀譚久彬到“市場監管大講壇計量講堂”授課。
譚久彬從建設質量強國面臨的問題和困難破題,總結德國、日本等發達經濟體近百年來計量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歷史經驗,深入分析我國高端裝備制造領域測量科技研究、測量技術體系建設面臨的挑戰,并用一些典型案例深入淺出地講解,指出了順應世界工業互聯網發展趨勢,加快構建新一代國家測量體系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沒有超精密測量,就不會有高質量的高端裝備制造。”譚久彬說,目前我國制造業正處于由制造自動化、數字化向智能制造轉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過程中,先進測量技術研究和新一代測量體系建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必須搶抓第四次工業革命歷史機遇,順應國際單位制量子化變革趨勢,切實發揮我國工業測量數據資源厚重優勢,走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并行推進的創新之路,以精密測量——超精密測量——完整精度的測量能力整體提升,推進我國高端裝備制造產業能力躍升和制造業整體水平提升。
作為我國著名的精密測量與儀器工程專家,譚久彬除任哈工大精密儀器工程研究院院長外,還兼任國家計量戰略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同時,他積極參與國家質量技術基礎智庫建設,為構建完善國家測量體系建言獻策,呼吁不斷提升全民質量意識與精度意識,盡快建起新一代國家計量體系與工業測量體系,為質量強國、制造強國戰略實施,提供堅實計量技術支撐。
“我們既領略到了科學家深厚的學術功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又深切感受到了中國知識分子樸素熾熱的愛國情懷,我們享受了一次知識的盛宴,更得到了一次精神的升華,這更加激發我們為國家科技自立自強奮力作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湖北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宋少華聽完講座后深有感觸地說道。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