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構名師 亂標價格
深圳3家校外培訓機構被頂格處罰
□ 許創業 本報記者 傅江平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集中公布一批校外培訓機構虛假宣傳、價格欺詐典型案例,對15家校外培訓機構頂格罰款3650萬元。其中,深圳的藍天、思考樂、邦德3家校外培訓機構因存在價格欺詐、虛假宣傳等多項違法事實,均被頂格處罰,共計罰款700萬元。
據了解,課輔老師資質造假、管理混亂、借機斂財、虛假宣傳、與各種校內升學考試“曖昧勾連”等現象層出不窮,已成為一個棘手的社會問題。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全年受理教育培訓服務投訴舉報15.5萬件,占投訴舉報總量的8.2%,在服務類投訴舉報中排名第四。2021年第一季度,教育培訓服務投訴舉報達到4.71萬件,同比增長65%,排名升至第三。其中,深圳市2021年第一季度教育培訓類投訴量達到3326起,同比增長77%,在所有投訴類別中排名第二。
“現在很多校外培訓已經不是普通老百姓能上得起的。”有市民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中表示,其接觸到的一家外語培訓機構,單一課程在5年前一學期的費用高達2.5萬元,而目前該課程一學期收費更是高達4萬元。校外培訓已經成為百姓生活的痛點、堵點。
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校外培訓機構亂象,在市場監管總局的統一部署下,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目前已經完成對全市校外培訓機構的監管調查。此次被罰的3家機構,在經營中分別存在價格欺詐、虛假宣傳(如虛構教師學歷、資質及教學經歷,無真實依據情況下宣稱培訓效果或作出提高學分承諾)等多項違法事實。
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重點查辦案件的特點可以概括為3個關鍵詞,即“虛構、夸大、誘導”。其中,虛假宣傳作為不正當競爭的一種類型,不僅損害了家長和學生的合法權益,還嚴重擾亂競爭秩序,造成整個行業“劣幣驅逐良幣”的潛在問題。
比如,此次深圳某家被罰250萬元的公司,在運營的微信公眾號上對其老師資質宣稱:“某老師為英國倫敦大學的高級訪問學者,聯合國會議同聲傳譯;某老師清華大學畢業,培養出數十名中考狀元、清華北大優秀學子;某網紅名師授課超過5000人;某老師指導眾多學生考進深圳‘四大’‘八大’;某老師輔導學生近千人。”但是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在調查中卻發現,該公司無法提供相應材料證實上述宣傳內容的真實性。另外一家公司在其微信公眾號上發布宣傳“教研團隊超過85%的教師來自清北及985、211大學”。經深圳市市場監管局調查,其大部分老師成績考核水平、入職情況以及相關獲獎信息失實。事實上,該團隊的121名老師中,來自985、211大學的僅有18人,所占比例連15%都不到。
“類似虛假宣傳和價格欺詐的違法現象,在行業內部并不罕見,凈化行業環境很有必要。”深圳市教育培訓行業執行會長王慶國對市場監管部門的作法表示點贊。
有業內專家表示,此次事件也說明,教育培訓行業需要建立完善內控機制,在價格制定、宣傳推廣等環節,保證客觀真實、公平公正。在標示課程價格的過程中,應當遵循公平公開、誠實信用的原則,依法明碼標價;在開展課程促銷時,“原價”應當真實、清晰、有依據,如果使用劃線價,應當對其含義進行明確解釋,杜絕虛標原價、任意使用劃線價的行為;在宣傳時應當實事求是,對教師資質和課程質量等內容從嚴審核,相關宣傳材料應當存檔備查。
“針對當前教育培訓機構存在的問題,我們將進一步加強與相關部門間的業務聯動,按照‘線上線下一致’的原則,嚴格落實民辦教育促進法的登記要求,不讓互聯網領域成為法外之地。”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說。據悉,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將強化與當地教育、人社部門間的協作,明確許可審批標準,堅決打擊虛假宣傳、亂收費等問題,督促行業共同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