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志在這里激揚
——天津市薊州區堅持綠色高質量發展譜新篇
紅色紀念地——天津市薊州區 天津市薊州區,是國務院認定的國家級一類革命老區。1938年,黨中央派遣八路軍第四縱隊挺進冀東。當年7月,冀東舉行了10萬人參加的抗日武裝大暴動,沉重打擊了侵略者的囂張氣焰。1940年,盤山抗日根據地建立,根據地軍民孤懸敵后開展艱苦卓絕的武裝斗爭,經歷了150多次重大戰斗,極大地鼓舞了冀東人民的抗日斗志,涌現了包森、田野、李子光等老一輩革命英雄和七勇士血濺蓮花峰等英雄事跡。左圖為位于薊州區官莊鎮聯合村紅色教育基地內的蓮花峰七勇士雕塑。
□ 本報記者 姚延敏
薊州區位于天津市北部,全區總面積1590平方公里,總人口86.57萬人。作為天津市唯一的國家級一類革命老區,薊州大地遍布著革命英烈的紅色足跡,有120余處紅色遺址,36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紅色基因在這里扎根
“盤山柿子鼓梆梆,八路軍用它做干糧。打一仗來吃一陣,至死不離共產黨。”這是抗戰時期流傳在天津薊縣(今薊州區)的一首民謠。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記者探訪革命老區天津市薊州區,被一顆柿子的故事深深吸引了。
近日,記者驅車來到位于盤山東麓,風光秀麗、景色宜人的薊州區官莊鎮聯合村。“我們村的村名就是抗日名將包森將軍命名的。”說起聯合村光輝的歷史,村干部龍成文打開了話匣子。1940年,時任冀東軍分區副司令員的包森將軍將盤山腳下20多個居民點的32戶老百姓集中起來,取名聯合村,意為“同仇敵愾、聯合抗日”。
“發生在我們村的蓮花峰七勇士舍身跳崖的故事,比狼牙山五壯士的革命事跡還要早一年零兩個月。”龍成文指著眼前高聳的蓮花峰說,1940年7月,包森將軍率領八路軍第十三團在梁后莊修整時,被薊縣、平谷兩個縣的1000多名日偽軍包圍,情況萬分危急。警衛班班長馬占東主動請纓,帶領6名戰士沖上蓮花峰阻擊敵軍,掩護大部隊轉移。經過4個小時激戰,打退敵人數次進攻,在彈盡糧絕的境況下,7位八路軍英雄砸毀槍支、奮不顧身跳下懸崖。
作為盤山根據地唯一一個堡壘村,聯合村的老百姓遭到日本侵略者的瘋狂鎮壓和屠殺,全村130多名村民有73人被殘殺。但侵略者的殘酷鎮壓不僅沒有嚇倒英雄的聯合村村民,反而更加激發了他們的斗志,由聯合村村民組建的盤山民兵班英勇殺敵、威震敵膽。1945年5月26日,在冀東軍區表彰大會上,盤山民兵班被授予“民兵英雄”稱號。聯合村樸媽媽、崔媽媽、龍媽媽和楊媽媽被授予“八路軍母親”稱號。提起村中的抗戰故事,龍成文如數家珍。他說,自己的太祖母就是“八路軍母親”之一的龍媽媽。他的三爺爺當過八路軍連長,1944年5月在薊縣爨嶺廟戰斗中英勇犧牲。
聽說有記者來采訪,聯合村69歲的村民孔召和,端著一顆剛從冰箱里拿出來的大柿子匆匆趕來。“你別小看這柿子,它可是為抗戰作出過重要貢獻的。”孔召和說,當年在日本侵略者殘酷的“三光”政策下,漫山遍野的盤山柿子用它甘甜的汁液讓八路軍和抗日民眾度過了那段艱難歲月。“盤山柿子鼓梆梆,八路軍用它做干糧。打一仗來吃一陣,至死不離共產黨。”這首民謠,正是對那段崢嶸歲月的最好注釋。
紅色基因在這里傳承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進一步深化黨史學習教育,薊州區整合全區紅色教育資源,創新黨史學習教育形式,組織全區黨員干部到盤山烈士陵園、抗日戰爭勝利紀念碑等紅色教育基地,開展各種主題教育活動。下營鎮以爨嶺廟烈士陵園為起點、國防教育基地“6612戰備電臺”為終點,打造了重走革命小道的“紅色十里長廊”。薊州區的紅色資源正在釋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引領力。
薊州區市場監管局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通過支部共建、志愿服務、紅色教育等活動,特別是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多次深入本地區特色農產品產業地、薊州綠色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及時主動向企業提供最新扶持政策,了解企業實際困難,聯合相關部門共同研究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為企業發展壯大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技術支持。普及地理標志產品知識,做好專用標志更換使用工作,一起研究如何將企業做大做強,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打造全方位知識產權保護良好社會氛圍。同時,聯合區融媒體中心,利用電視臺、電臺、微信公眾號、直播平臺等新聞媒介,加大“盤山磨盤柿”等地理標志產品宣傳力度,提供公眾知曉度。
據《薊縣志》記載,柿果營養豐富,可代糧益民,素有“木本糧食”“鐵桿莊稼”之稱。天津市薊州區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保護科科長張進京介紹說,薊州地區栽種“盤山磨盤柿”的歷史悠久。“盤山磨盤柿”產于盤山腳下,果實個大、色艷、皮薄、汁清、味甜,可經人工脫澀保脆鮮食或熟后自然脫澀食用,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是深受當地群眾喜愛的果品。
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一村一品”工程的實施,“盤山磨盤柿”產業迅猛發展。2004年,薊縣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磨盤柿之鄉”。2008年10月,“盤山磨盤柿”地方標準發布實施,相關技術規范和質量標準在栽種“盤山磨盤柿”過程的廣泛應用,加快了“盤山磨盤柿”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發展的步伐,栽種管理水平、產量、質量實現了跨越式提升,“盤山磨盤柿”知名度越來越高,帶動了盤山地區農民致富。
2008年12月,“盤山磨盤柿”成功申報地理標志產品,對薊州區打造農品品牌,促進果品產業發展,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何加強這一帶有“紅色基因”的特色農產品的保護和推廣,成為當地政府和民眾關注的焦點。
作為旅游城市、農業大區,近年來,在薊州區委區政府的謀劃下,當地充分利用本地資源,走品牌經營路線,提高“盤山磨盤柿”品牌效應,發展壯大“盤山磨盤柿”產業,實現農民增收致富。2018年,薊州區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派出了多支“愛心捐購”團隊,深入包括聯合村在內的“盤山磨盤柿”主產區,以高于市場價20%的價格入戶收購低收入戶農副產品。薊州區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主任李寶廣自豪地說:“收購價從最初的0.1元到1.2元,農民受益很多。共產黨員先鋒隊在扶貧助困、助力鄉村振興方面一直沖在最前面。”
李寶廣給記者拿出一顆包裝精美有“柿子冰激凌”之稱的冰凍柿子,現在市場價是8元一顆。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在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區域內,“盤山磨盤柿”栽培面積已達966公項,年產量2萬余噸。當下,薊州區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下屬的天津薊州綠色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正在使用“盤山磨盤柿”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標識,負責“盤山磨盤柿”的市場運營,通過不斷提高培育標準,加強產品檢測,規范生產(加工)過程,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品質,保證地理標志產品質量特色突出。薊州綠色食品集團出產的脫澀脆柿、凍柿不僅很受河北、北京等地消費者歡迎,還銷往新加坡、俄羅斯等國外市場。
大質量格局在這里奠基
近年來,薊州區順應機構改革趨勢,不斷深入推進質量強區戰略,3次對區質量強區工作領導小組進行調整,成員單位經調整、新增,目前為26個,涵蓋各領域質量主管部門,為薊州區構建大質量格局奠定組織基礎;先后印發了《中共薊州區委 薊州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質量強區戰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實施方案》《薊州區質量強區工作考核辦法》等重要文件,明確將質量強區戰略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將質量工作納入績效考核,薊州區質量工作體制機制不斷健全,質量基礎逐步夯實,質量整體水平進一步提升。
薊州區質量提升成效顯著。近年來,全區工業產品、主要農產品以及各類工程質量抽檢合格率均穩定在98%以上;組建薊州農品協會,建成市級示范家庭農場42個;建設企業肉菜追溯體系,實現各農貿批發市場全覆蓋;59項市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獲得立項,爭取專項資金支持1839萬元;設立兩個24小時“無人審批”超市以及13個“無人審批”自助辦理終端,質量發展成果不斷惠及全區人民。
品牌強區成果逐步顯現。新增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一個;5家企業通過“專精特新”評審;有效專利數量連續3年大幅提升達到2178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62家;成功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成功創建“農產品質量安全區”,獲評“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順利通過初評。
質量基礎不斷夯實。建成薊州區首個國家級農業養殖標準化示范區——鵲山雞生態養殖標準化示范區。區域內獲認證的法人單位數量、檢驗檢測機構數量逐年遞增,3年新增檢驗檢測機構6家,擁有一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檢驗檢測能力和服務水平穩步提升。
展望未來,薊州區將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為引領,將具有紅色基因的地理標志產品做大做實,為革命老區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動力。
《中國質量報》【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