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玉勝
因交寄的快遞丟失后與快遞公司協商賠償未果,近日,某律師事務所將快遞公司訴至法院,要求按交寄物品的價值賠償1.6萬元。經法院審理,由于未選擇保價,按照《電子運單契約條款》約定的賠付規則,判決快遞公司賠償律師事務所7倍運費共計91元,駁回原告主張。法律界人士認為,快遞保價糾紛多發的根源在于涉事快遞企業往往適用自身制定的理賠標準,在貨物發生損失后,缺少科學合理的評估機制,最終無法就保價金額與消費者達成一致。
(據8月11日《工人日報》)
索要1.6萬元卻只得到區區91元,如此之大的賠償落差令人咋舌。現實中這種高索求低賠付的快遞糾紛并非個例。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可參照的法理依據,且無相對周延的評估機制,才導致此類事故只能按業內規章行事。但這種拿單方規則處置兩方事宜的做法,顯然不合理也不公平。長此以往,勢必損害消費者利益,也不利于快遞行業的持續良性發展。
網購熱快遞興,近年來快遞業已成為新業態和朝陽行業。據國家郵政局數據,僅今年上半年的快遞業務量就達493.9億件,人均快件使用量35件,日常生活中通過網絡下單交寄物品的情況越來越普遍。與此同時,快遞丟失和快遞損毀引發的糾紛也相應增加。據了解,即便是增加了保價服務,未按保價約定得到相應賠償、快遞員私自增加或減少保價金、推諉扯皮等問題,同樣是產生快遞糾紛的重災區。
快遞業是連接交寄方和收件方的運輸“信使”,“守信譽、擔使命”當是其應有的職業道德和行業職責。方便、快捷、運費低是其行業競爭優勢,但確保交寄物品的完整無損和安全無恙,則永遠是第一位和最重要的。一旦發生不當損毀和貨件丟失情況,“照價賠償”該是其二話不說的職業本分。僅按運費的7倍賠償,顯然難以彌補消費者的損失。畢竟消費者丟失的貨物價值,才是其損失大頭。
我國《快遞暫行條例》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規范操作,防止造成快件損毀。快件延誤、丟失、損毀或者內件短少的,對保價的快件,應當按照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與寄件人約定的保價規則確定賠償責任;對未保價的快件,依照民事法律的有關規定確定賠償責任。由此不難解讀,推行保價服務或許是處置郵件丟失糾紛、減少消費者損失的有效措施。
不過,誠如一些律師的觀點,“保價”并非“保險”,而是一種限制性條款,是一種由寄件用戶針對寄遞物品向快遞公司聲明其真實價值并支付一定比率費用后,快遞公司向用戶提供的增值服務。只有當快遞服務企業履行了最基本的格式合同提示、說明注意義務后,該格式合同提供的限制性賠償責任條款才會有效。鑒于快遞公司和寄件人均屬交易當事人,為保價服務標準協商出一致意見并非易事。
這就需要國家有關法律部門盡快出臺更為細致的專項法規,對賠償標準、索賠主體、舉證責任等多個環節做出細化、具化、量化的規定,以便使保價服務有所遵循。快遞公司在制定或修改協議時也應注意“一手托兩家”,確保公平合理,充分考慮到消費者利益。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