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氣活都給機器”
湖北黃梅紡織產業技改擴規上演“速度與激情”
□ 潘鶴年
近日,筆者走進湖北省黃梅縣孔壟鎮馬坊口村工業園一處不起眼的廠房,只聽見機器轟鳴、馬達聲聲,偌大車間只有兩三個工人在照看機器。
黃梅縣金石紡織有限公司負責人殷海華說:“我今年對兩個老廠進行技改,現在用工減少90%,節約成本70%,產能提高30%,次品率不超過1%。”
“黃梅縣孔壟鎮有紡織企業21家,其中,規上企業17家,年產棉紗30萬錠,產值為27.1億元。去年黃梅縣政府出臺獎勵政策,支持規上紡織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升級,引進自動化程度高、生產穩定的清梳聯系統、自動絡筒機、倍捻機等先進設備,替換落后的人工抓棉、手動絡筒工序,不僅降低了員工勞動強度,而且提高了安全系數、環境指數。”孔壟鎮黨委書記桂江兵介紹說。
黃梅縣吉祥紡織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劍算了一筆賬:技改前,兩個廠員工320人,按一名員工4000元月薪計算,年需支付工資1536萬元,通過“機器換人、設備換芯”,兩個廠滿員只需36人,節約成本1363萬元。今年,該企業投資4000萬元技改擴規,生產規模由3萬錠增到5萬錠,產品質量由32支紗提高到40支紗,年產值由上年5000萬元到今年有望實現1.2億元。
黃梅縣對規上紡織企業提供“1234”服務模式:一條綠色通道,實現企業開辦“210”+公共服務+行政審批17個事項直通車;兩級服務專班,市縣“千人進千企”專班進駐,“一企一策”為企業解決“急難愁盼”;“三駕馬車”融資,財政性貸款、金融貸款、稅貸為企業“輸液注血”;四個組織保障,人力部門提供技術工人保障,“護航行動”負責營商環境保障,發改部門落實棉花配額保障,市場監管部門開展質量品牌提升行動保障。
黃梅縣福源紡織有限公司負責人邢耀坤滿懷信心地說:“過去我們同行是冤家,‘斑鳩上樹各叫各’;現在同行是親家,縣政府組織我們抱團取暖,出臺一攬子政策,解決了用工荒、貸款難、辦證慢、銷路滯、配額少等問題,為我們企業技改項目獎勵40萬元,今年我們有信心產值比上年翻一番。”
對接長三角地區紡織行業第五次產業轉移,今年黃梅縣計劃引進并落地30個紡織項目,力爭2025年產值達到100億元。目前,黃梅縣已落地的規上紡織企業有長鴻、錦峰、佳怡、虹銘、君瑞、宏發6家。
《中國質量報》【一線寫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