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悠久 名揚千里之外
獨流老醋,產于津郊古鎮——天津市靜海區獨流鎮(古稱獨流砦)。
明朝獨流隸屬河間府,嘉靖年間編撰的《河間府志》中有關于“春分釀酒拌醋”的習俗和“魚酢”的記載,當時獨流釀制的老醋主要作為烹調魚蝦的佐料,流傳至今的獨流特產“燜魚”離不開的主要調料就是獨流老醋(古稱桃花醋)。道光二十四年(1844)進士邊浴禮詩中寫道:
碧浪平堤水氣腥,暮煙無際片帆停。
市樓醋窨桃花紫,村店魚穿柳條青。
別緒茫茫誰共雨,勞人草草此重經。
江湖浩淼空回首,何處充饑覓楚萍。
此詩首聯,寫的是獨流自然景觀:運河之中,綠水滿盈,籠罩在一片臨暮時的煙嵐之下。頷聯所寫則為人文景觀:此處樓宇匝地,店肆興盛,在花團錦簇的桃樹下,工匠在理醋,餐店欲烹魚。請注意,“市樓醋窨”中的“窨”(音yìn印),與下句“穿”字相對應,乃為動詞,應是一種對醋制品進行特有處置的方式。從頸聯“此重經”三字來看,他已非初次舟經獨流了,故而對當地醋業似已較為熟悉。
公司全景俯瞰圖
清朝中葉,釀造業在獨流逐漸興盛,后來隨著釀醋工藝的不斷改進和提高,獨流老醋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味和特色,民間食醋之風頗盛。同治、光緒年間詩人李嘉績曾東游盡興創作《舟過獨流鎮》一首五言律詩,全詩為:
傍水開雄鎮,風清渤海濱。
乞醯千里客,賣劍幾家人。
始聽琴盈耳,多沽酒入唇。
茫茫天欲夕,煙雨問舟津。
首句“雄鎮”之謂,以及而下的“賣劍”“聽琴”“沽酒”之述,再次印證了前引邊浴禮詩對獨流“市樓”、“村店”繁榮描繪之真實性。其最有史料價值部分,乃為“乞醯千里客”一句。“醯”(音xī西),乃醋之別稱,作者千里迢迢而至此地,覓醋無疑為其明確目標之一。這就確鑿表明,至晚在該李氏生活的那一時期,獨流醋之名,就已遠達于千里之外了。
公司集中開展企業認證標準專項培訓活動。
目前,天津檔案館所存清光緒三十二年獨流鎮商業字號中有“天立、誠慶勇、三立、永豐”等13個醋作坊印章,可以窺見清代獨流老醋在中國食醋生產規模地位和深遠影響。其中老字號“天立”醬園更具影響力,始創于1665年王家創辦的制醋作坊“天立醬園”,依“天”賜寶地、“立”誠信之本得名,后世代代父子相傳,為獨流老醋發揚推廣作出了貢獻。
由于獨流老醋的歷史悠久、風味獨特得到了國家有關部門的關注與支持。經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和天津食品工業協會共同進行大量考證,1984年決定在獨流鎮投資125萬元,建立獨流老醋廠,重新恢復獨流老醋的規模化生產。
天立獨流老醋歷經300多年的傳承,沿用傳統手工技藝,其獨特釀造技藝為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2021年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優質的元米(黃米)、高粱為主要原料,小麥、大麥、豌豆制成優質大曲為糖化發酵劑,經過蒸煮、酒精發酵、醋酸發酵、陳釀、淋醋等14道工序、歷時3年釀造,因而風味鮮美,口感醇厚,香氣突出,從而達到獨流老醋特有的傳統風味和品質。
獨流老醋的產生是自然因素與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產物,有著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因而在傳承獨流老醋歷史文化方面具有特殊的意義和作用。從經濟與文化兩方面綜合考量,2002年獨流老醋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使獨流老醋形成的自然、人文遺產資源得到有效保護,使之能夠健康發展和持久延續。
公司新領導班子全體成員在建黨百年之際進行重溫入黨誓詞的集體活動。
目前,獨流老醋釀造技藝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歷史悠久,釀造技藝歷經十一代發展,師承有序,后繼有人,人才輩出。
天立公司在郝恩和、張殿英師徒帶領下,精心采用祖輩留下的手工生產工藝,嚴格傳授,先后培養了劉慶山、郝紅樹、張榮展、董三剛、靳華勇、陳明友等100多名技師,為獨流老醋發揚光大奠定了強有力的技術基礎。
創新發展有序 筑牢百年根基
30多年來,天立公司勵精圖治,為實現老字號跨越式發展,積極探索科技創新之路,實現了現代科技與傳統民族品牌的對接,為百年獨流老醋插上騰飛的翅膀。2021年,公司為適應生產許可條件要求,投資400萬元全面升級改造傳統廠區布局,廠區環境、設備布局、人員結構、廠容廠貌得到全面的提升。
公司制醋老師傅向來公司參觀的領導展示傳統發酵操作技藝。
創新管理能力方面
在企業不斷發展中,天立公司始終堅持科技創新驅動力的培養,制定了創新發展中長期戰略和規劃,持續加強創新管理能力。通過企業組織結構調整,優化資源配置,使企業能獲得調味品行業發展技術優勢和規模優勢,大大提高了天立品牌的市場競爭力。
在創新規劃方面,公司制定了實施創新品牌三年規劃,包括產品創新戰略規劃、營銷戰略規劃、質量體系建設規劃、企業規模化發展規劃等。一方面繼續堅持科技興企、科技創新宗旨,實施技術改造措施,優化工藝技術,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提升企業關鍵工藝技術,引進或培養新時代的釀造技術人才,使公司在釀造技術創新和實施應用上始終處在調味品行業領先地位;另一方面大力開展市場調研,分析產品未來發展方向和趨勢,開發適銷對路全新產品,依托產學研結合模式,優化公司產品質量、產品結構,加快天立品牌產品升級換代,延伸獨流老醋的使用功能。
技術創新的研究開發能力方面
構筑產學研體制、機制新型模式,促進企業技術創新的研究開發能力的提升,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公司圍繞調味品行業發展趨勢,緊抓關鍵技術、核心技術、共性技術,依托大專院校、食品研究機構、行業協會等科技資源優勢,組織實施了一批具有調味品行業引領作用的產學研合作項目,突破調味品行業發酵關鍵技術難題,實現了科研創新技術和傳統釀造工藝技術的嫁接,推進了企業工藝技術進步和全面質量管理水平。
通過創新激勵機制,持續培養員工技術創新理念和質量管理理念,激發了公司自身創新意識,培養了一批懂技術、懂管理、懂工藝的骨干力量,通過豐富多彩的QC小組創新和技術攻關,深化了企業自身研發團隊與創新能力建設。在技術創新開展過程中,公司對實施應用和具有推廣價值科技創新成果,特別是具有行業領先地位、轉化價值良好的科技成果及時申請專利,進行知識產權法律注冊,加以妥善維護。
技術創新的生產經營能力建設方面
聘請營養學家、微生物學專家、食品工業教授為公司技術顧問,常年為公司指導把脈和人員培訓。在此基礎上,公司建立了企業研發技術中心和質量技術中心實驗室;為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技術成果轉化率,2015年專設技術中心高級專家和博士工作站;建設了300平方米的中試車間,開展有針對性的工藝試驗、新產品開發與新技術、新原料、新發酵試劑應用及科技成果轉化等科技攻關項目。目前,公司正在開展獨流老醋新工藝、新材料、新酶制劑的工藝試驗和獨流老醋功能拓展延伸的研發項目等10項技術攻關項目,為企業今后成果推廣轉化和產品結構優化助力。
全國勞動模范陳明友同志正在進行老醋看活。
在技術創新的驅動下,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生產能力比建廠初期提高了110倍。逐步實現了微機控制、機械化生產的生產工藝,建立了管理事項科學化、正規劃的模式。生產方式由單一傳統的手工釀造發展到現在的微機控制、機械化生產,人員規模也由30余人發展到現在的500余人。生產技術得到長足發展,公司釀醋出品率由建廠初期的150余公斤提高到現在的近400公斤,公司化驗室也發展成市級企業技術中心。
技術創新的營銷保障能力方面
以市場消費需求為導向,不斷完善技術創新管理營銷保障能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新品開發就要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堅持貼近市場,完善的推廣計劃,一地一策,全方位、立體式開展銷售;不斷研究消費者需求動向,依托天立品牌市場影響力,不斷與時俱進、推陳出新,設計開發適應銷售對路產品、高附加值的產品。天立公司之所以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壯大,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高舉科技領先的旗幟,敢于站在科技領先的最前沿,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術改造和新品研發為重點,堅持科技進步,抓科技、搞研發,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
制醋師傅正在對前期酒醪液進行攛酵子步驟。
畫面呈現了古代傳統制醋“天立獨流老醋”前店后坊的經營管理模式。
(廣告)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