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高質量發展階段新征程
——中國質量(深圳)大會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推進質量工作相關決策部署綜述
□ 本報記者 徐建華
“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實施質量強國戰略,著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2019年12月5日,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深圳,國務委員王勇在出席中國質量(深圳)大會時如此強調。
質量是興國之道、富國之本、強國之策。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質量。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指出“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自中國質量(深圳)大會召開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先后就質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出臺一系列重要方針政策,強調著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質量強國的步伐更加有力,質量工作的成就更加喜人。
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
持續改善營商環境 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2021年3月11日,隨著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表決通過《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決議》,這部關系我國未來5年及15年發展的中長期規劃正式落地實施。其中,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作為“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篇的重要內容,單獨成章,凸顯其在我國改革發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2021年1月31日,我國正式發布《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這份在“十四五”開局之際,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名義印發的行動方案,為未來5年我國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規劃了“作戰圖”。
市場是最稀缺的戰略資源,是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優勢與關鍵支撐。市場體系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有效運轉基礎。
我國對市場體系的思考,伴隨著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認識的不斷深化。
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召開,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2018年1月30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進行第三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把建設現代市場體系作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六大體系之一,提出“要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實現市場準入暢通、市場開放有序、市場競爭充分、市場秩序規范,加快形成企業自主經營公平競爭、消費者自由選擇自主消費、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現代市場體系”。
2019年10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召開,為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明確了時間表、路線圖。會議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首次提出“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
2020年5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公布。作為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頂層設計,意見明確提出,要“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全面完善產權、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等制度,筑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效運行的體制基礎”。
2020年10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作出實施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行動的戰略部署。
如何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無論是《建議》還是《行動方案》,都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措施,從中可以看出,優化提升市場環境和質量是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的重要任務,也是衡量高標準市場體系的重要依據。比如,《行動方案》提出,在商品和服務質量方面,進一步完善質量激勵政策,優化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探索建立消費者集體訴訟制度,簡化消費爭議處理程序等,并特別強調,支持平臺企業創新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同時要依法規范發展平臺經濟,強化對平臺企業監管。
此外,推進高水平開放也是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的內在要求。提升監管水平是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的重要前提,也是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權益的重要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發表主旨演講時曾經特別指出“投資環境就像空氣,空氣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資。”“我國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堅決破除制約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體制機制弊端”。
2021年8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強化反壟斷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的意見》,對保護和促進市場公平競爭作出戰略部署。
按照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的要求,我國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把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作為完善市場體系、促進經濟行穩致遠的切入點。深入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和市場準入制度改革,企業開辦時間從22.9天壓縮到4個工作日以內,市場主體數量從2012年的5500萬戶快速增加到當前的1.46億戶。
我國深入實施公平競爭政策,把強化競爭監管作為健全市場機制功能、促進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發展的著力點。2018年以來,市場監管部門查處各類壟斷案件332件、不正當競爭案件3.6萬件、價格收費違法案件11.8萬件、審結經營者集中案件1788件,及時發布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年度報告,加強案件行政處罰信息公示,維護公平高效有序的市場競爭格局。
高質量發展
從經濟領域走向方方面面
“必須強調的是,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是高質量發展。”2020年10月26日上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習近平總書記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會作工作報告,并就《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起草的有關情況向全會作說明。習近平總書記從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高度,對高質量發展作出精辟而深刻的論述——
“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集中體現在發展質量上。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著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日趨復雜。防范化解各類風險隱患,積極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沖擊挑戰,關鍵在于辦好自己的事,提高發展質量,提高國際競爭力,增強國家綜合實力和抵御風險能力,有效維護國家安全,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和諧安定。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各領域都要體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這是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作出的重大判斷。
2017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2017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中國經濟發展加快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中國號”巨輪乘風破浪,堅毅前行。
從黨的十九大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三年之間,“高質量發展”的定語,從“我國經濟”變成了“我國”。
表述變化的背后,是怎樣深遠的考量?
2021年3月7日下午,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圍繞“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進行了詳細闡釋。他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關系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高質量發展不只是一個經濟要求,而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總要求;不是只對經濟發達地區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區發展都必須貫徹的要求;不是一時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須長期堅持的要求。各地區要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揚長補短,走出適合本地區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要始終把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把高質量發展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推動堅持生態優先、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有機結合、相得益彰。
其實,談起高質量發展,人們之所以首先想到經濟領域,這當中有歷史的原因。
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一基本國策的指導下,經濟高速增長成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最顯著特征之一。在經歷幾十年的高速增長之后,中國經濟在接下來如何實現更好發展,成為一項重大的課題。
為此,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高質量發展”,首先針對的主要是經濟領域。
實踐不斷推進,社會不斷發展,認識也在不斷深化。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過去那種低水平的、粗放式的發展,在各行各業都難以為繼了。
習近平總書記對此看得深、想得透。在起草《建議》的過程中,他明確強調:“高質量發展不能只是一句口號,更不是局限于經濟領域。”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他又進一步強調指出:“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各領域都要體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必須推動高質量發展。也就是說,在“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高質量發展”都是一條管總的要求,必須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
在理解“高質量發展”上,還存在著這樣一種誤區:這是不是一種在全球經濟低迷、發展動力不足的環境下不得已而為之的“應時之舉”?
對這種認識誤區,習近平總書記也給出了明確回答。他強調,高質量發展“不是一時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須長期堅持的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論述清楚地表明,推動高質量發展絕不是權宜之計,而是立足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選擇。
“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指明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方向與價值取向。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仍然是第一要務,但發展的價值導向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從追求高速增長轉向追求高質量發展。實踐證明,推動高質量發展是遵循經濟發展規律、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是中國發展模式的2.0版。”質量專家、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總工程師蔣家東說。
建設質量強國
實施質量提升行動和完善質量基礎設施雙輪驅動
9月是全國“質量月”,從2011年至今,連續11年的全國“質量月”主題都會出現一個相同的“主線”:建設質量強國。
這一主題的出現,與我國正在大力建設質量強國的背景密不可分。
“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建議》中關于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的規劃,意味著“十四五”時期以及到2035年,我國將繼續推進制造強國、質量強國建設。
事實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就曾明確提出了制造強國、質量強國建設的目標。“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其中包括“實施質量強國戰略”。《建議》再次提出要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說明制造強國、質量強國建設正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目標。
“加快建設質量強國、制造強國。”2016年全國兩會上,建設質量強國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隨后的“十三五”規劃綱要,再次明確提出“實施質量強國戰略”。2016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印發《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提出“推動質量強國和中國品牌建設”,這同樣是黨中央、國務院首次發文提出建設質量強國。2017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再次明確提出要“實施質量強國戰略”。
專家認為,堅定不移建設質量強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的具體實現路徑,只有提高我國質量的綜合能力,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目標。“質量強國是目標、也是方向,建設質量強國是過程、也是路徑。我國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經過5年、10年乃至更長時間的努力,最終建成質量強國既是應有之義,也是必然要求。”蔣家東說。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中國目前已成為全球公認的制造業大國,雖然“中國制造”銷往全球、享譽世界,但出口產品附加值較低、擁有自主品牌較少、產品質量不高等問題,也讓中國還未能成為質量強國,也未能成為制造強國。
質量興、制造興。中國要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必須首先成為質量強國。“‘十四五’時期要繼續實施‘堅定不移建設質量強國’規劃,需要制定好質量強國戰略規劃綱要,指導‘十四五’時期的質量強國建設,支撐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深圳大學中國質量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劉偉麗教授說。
對于質量強國、制造強國建設,《建議》指出了具體的路徑——完善國家質量基礎設施,加強標準、計量、專利等體系和能力建設,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
“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成為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推動中國制造“品質革命”的首要任務和措施,絕非偶然。
在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樹立質量第一的強烈意識,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提高質量標準,加強全面質量管理。2017年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就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廣泛開展質量提升行動”。2018年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再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全面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推進與國際先進水平對標達標,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來一場中國制造的品質革命”。
2017年9月5日,《指導意見》正式出臺,這是我國質量發展史上首個以黨中央、國務院名義出臺的質量工作綱領性文件。《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認真落實本意見精神,結合實際研究制定實施方案,抓緊出臺推動質量提升的具體政策措施”。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當前,質量提升行動已在全國蓬勃開展。各地各行業大力實施質量強省、質量強業戰略。截至目前,我國開展質量強市(縣)活動的市縣達到2877個,175個城市、2.7萬家企業參與開展“百城千業萬企對標達標提升專項行動”。
從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到深入實施質量提升行動。專家表示,質量提升是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永恒的主題,只有起點,沒有終點。
國家質量基礎設施(NQI)是指一個國家建立和執行標準、計量、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所需的質量體制框架的統稱。2006年,國際標準化組織認為,計量、標準化、合格評定已經成為未來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三大支柱。
“《建議》出臺意味著NQI建設將迎來重大利好,將促進各項改革舉措、政策體系出臺以及宏觀環境優化,加快人才、技術、設施、平臺等要素聚集、資源匯聚。社會資本將廣泛參與國家質量基礎設施建設,從而促進相關建設與服務體制機制根本轉型。”東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遼寧質量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郁培麗教授說道。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重視下,我國目前質量基礎設施建設成效明顯。持續推進標準化改革,已發布4萬多項國家標準,覆蓋一二三產業和社會事業各領域,與國際標準的一致性水平達到80%以上。建立起比較完備的計量體系,建成185項國家計量基準、5萬多項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獲得國際承認的校準與測量能力1714項,位列全球第二、亞洲第一。形成了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較為完善的合格評定體系,認證證書及獲證組織數量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210個城市開展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有力支撐了產業集聚區、產業鏈供應鏈質量升級。推動質量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有力地支撐了外貿邁向“優進優出”。
(本版圖片:栗世民 本報記者王嘉 攝)
《中國質量報》【中國質量(杭州)大會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