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質量大跨越 闊步邁向新征程
重慶堅定不移建設質量強市
□ 謝旺江
黨的十八大以來,重慶市委、市政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質量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大局,率先啟動實施質量強市戰略,強力推動質量變革,質量強市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
進入新時代,重慶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明初心、擔使命、強質量、再發力,積極推進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堅定不移建設質量強市,以高昂的姿態、奮進的力量,闊步邁向新征程。
質量治理體系不斷完善
高度注重質量發展頂層設計,強化制度保障。重慶市先后印發實施《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質量強市戰略構筑西部質量高地的若干意見》《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加快建設質量強市的實施意見》等重要文件,“建設質量強市”寫入重慶市黨代會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真正把質量工作放在戰略高度來謀劃;市政府建立健全全市質量工作、標準化等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各區(縣)政府也紛紛建立了以區(縣)長任召集人的質量強區(縣)工作機制,定期召開聯席會議,部署質量強區(縣)工作。
不斷完善質量法律法規,強化法制保障。先后修訂《重慶市產品質量條例》《重慶市電梯安全管理辦法》《重慶市標準化條例》《重慶市建筑管理條例》《重慶市旅游條例》《重慶市環境保護條例》等系列法規,質量法制體系進一步完善。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下放一批生產許可、工程施工、服務行業等領域的行政審批權限,積極建立質量追溯機制,加強市級重點建設項目和民生建設項目監督管理,強化勘察、設計、施工、監理、檢測各環節的監督和質量控制。
持續加強質量考核督察,強化多元共治。重慶市委市政府連續8年將質量工作納入重慶市經濟社會發展實績考核指標體系,今年新增了質量提升考核指標,并把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納入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激勵支持事項。各區縣黨委政府也把質量工作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來推動,對鄉鎮、街道實施質量考核,使質量工作縱向推進,有抓手、有載體、有力度、有成效。
質量治理能力明顯增強
不斷創新監管體系機制。重慶市蹄疾步穩推進全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綜合行政執法、事業單位改革,“1234”組織架構基本形成,“十個一”工作體系加快構建,分段、分領域監管轉向統一、綜合監管,監管重心由事前審批轉向事中事后監管,從整合、磨合到融合初見成效。
構建起“13+4+1+10+N”的藥品監管新組織架構,在全國首創設置4個直屬檢查局,領跑職業化、專業化藥品監管。推進知識產權“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智慧市場監管“一張網”構織完成、“一朵云”基本形成,“渝溯源”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系統、注冊許可(一期)、食品安全監管(一期)、藥品安全監管、電梯監管等智慧監管平臺投用,全國首創重慶企業信用碼上線,電子證據取證實驗室、網絡傳銷監測中心等“一室四中心”支撐執法效能提升。
始終嚴守質量安全底線。深入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發布市場主體專項監管清單,明確41個市級部門、136項專項監管計劃任務。堅決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加強食品安全監管,食品安全考核連年獲全國A等。嚴防嚴控藥品安全風險,藥品安全工作考核連續兩年獲得A等。加強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組建重慶市安委會特種設備安全辦公室,有效落實市場監管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111項任務,萬臺特種設備死亡人數均值從0.26人降到0.09人。加強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開展重點產品質量安全隱患排查,抽查合格率穩定在90%以上。強化公平競爭監管執法,打擊傳銷工作連續8年位列中央綜治考評第一等次,廣告違法率保持全國低位,電商平臺交易行為更加規范。
切實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定線下無理由退貨服務承諾工作指引、消費環節經營者首問和賠償先付制度工作指引。探索建立消費者集體訴訟制度,重慶市消委會與市檢察院聯合出臺加強協作配合切實做好消費民事公益訴訟工作的意見。累計建成消費維權服務站1741個、ODR企業(提供消費糾紛在線解決服務的企業)374家。通過強化監管,讓人民群眾感受到質量發展的成效,不斷增強質量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質量發展基礎更加夯實
深入實施技術標準戰略。加快實施現代產業技術標準引領工程,統籌城鄉技術標準助推工程、內陸開放技術標準促進工程、城市品質技術標準提升工程、自主創新技術標準轉化工程等“五大工程”,一批“重慶標準”異軍突起,標準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為助推重慶堅持“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
大力強化計量基礎建設。加快產業中心建設,國家汽車摩托車發動機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獲批籌建,北斗衛星導航產品質檢中心項目建設順利推進。2020年新申請建立最高計量標準兩項,總數達75項;新建社會公用計量標準26項,總量達846項。開展重慶市計量比對3項,參加國家計量比對12項、西南大區計量比對1項。
持續加強合格評定能力建設。國家認可實驗室數量達145家,全市資質認定獲證檢驗檢測機構達660家,強制性產品認證指定檢驗資質達82項,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自愿性產品認證證書、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分別為11941、41915、23219張。整合檢驗檢測技術力量,強化技術支撐,加強“四院四所二中心”等10家技術機構能力建設,推進3個藥品技術支撐機構遷(擴)建項目建設。建成投用國家質檢基地(一期)、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重慶)。基本形成了以國家質檢基地為龍頭、國家級檢測中心為支撐、分院檢測基地為補充的科技創新網絡,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效智力支撐和技術保障。
不斷加強智慧監管建設。圍繞大集成、大應用、大展示,加快智慧監管一體化平臺和大數據中心建設。首創的“山城有信”企業信用碼在全國市場監管工作會上作經驗交流發言,自貿區市場綜合監管大數據平臺入選全國自貿試驗區第三批“最佳實踐案例”。同時,深化合作,圍繞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助力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
質量總體水平顯著提高
質量強市建設10年來,重慶市累計創建質量強鎮、質量強園、質量強企總量分別達到198個、157個、1465個。
全市總體質量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國務院對重慶市政府質量工作考核結果持續在全國保持前列;重慶市制造業產品合格率為94.36,居全國第三;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排名全國第7位、西部第1,全球城市創新集群100強中排名77位,全球科研指數排名79位;重慶市農產品例行監測綜合合格率達99.37%;重慶市在建工程項目的手冊執行情況檢查覆蓋率達100%,竣工驗收備案工程永久性標牌設置率和質量信息檔案率持續達到100%;水利工程竣工驗收合格率為100%。
“大城細管、大城眾管、大城智管”效能進一步增強。10年來,重慶市新增城市綠地面積27764萬平方米,城市綠地面積達68898萬平方米,建成區綠地率39.43%,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2.9%。重慶市養老機構達1453所,養老床位達23萬張,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數達32.8張。2020年,重慶市旅游服務綜合滿意度得分92.72分,重慶市公共服務質量總體滿意度得分81.77,連續兩年位居全國前五。深入實施“藍天行動”,著力實施“四控兩增”措施,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2020年,重慶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333天,優良天數比率首次超過90%,優良天數在直轄市中排名第一。
質量品牌創建碩果累累
謝家灣小學榮獲第三屆中國質量獎,西南鋁業獲得第二屆中國質量獎提名獎;累計評選出28家市長質量管理獎獲獎企業和18家提名獎企業。渝北區榮獲重慶首個、直轄市中第二個“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稱號;兩江新區儀器儀表產業知名品牌示范區、南濱路商旅服務產業知名品牌示范區、武隆仙女山森林喀斯特旅游文化產業知名品牌示范區先后花落重慶;“奉節臍橙”“南濱路”“酉陽桃花源”“重慶阿依河景區”品牌價值分別達182.8億元、317.72億元、5.77億元、4.25億元。
長安汽車、四聯光電、機床集團和耐德能源裝備先后獲得工業和信息化部授予的國家質量標桿稱號。大足玉灘水庫工程榮獲中國水利“大禹獎”和國家優質工程“魯班獎”。
10年來,重慶市有效注冊商標從3.4萬件增長到60.39萬件,增長了16.8倍;馳名商標從33件增長到160件,增長了3.8倍;地理標志商標從20件增長到276件,增長了12.8倍;馬德里國際注冊商標從109件增長到354件,增長了225%。有效注冊商標位居西部第二位,地理標志位居全國第六、西部第二位。重慶,正在加快邁向質量品牌大市。
《中國質量報》【中國質量(杭州)大會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