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互通 監管互動 資源共享
深圳加強食品安全智慧監管體系建設
□ 本報記者 傅江平
突擊檢查120余家奈雪的茶門店,徹查38家胖哥倆肉蟹煲,聯合公安部門立案調查一批問題門店……連日來,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在應對突發性食品安全事件時的雷霆出擊,獲得了深圳市民的不吝點贊,該局在一系列行動背后所構建起來的食品安全智慧監管體系,也備受關注。
據了解,自2018年4月開始,深圳市實施新一輪的食品安全戰略,著力打造國內領先、國際一流、市民滿意的食品安全城市。為了守牢食品安全關,深圳市市場監管局運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思維,圍繞智慧監管和社會共治兩個核心理念,堅持“制度+科技+責任”的基本原則,開啟全鏈條、全覆蓋、全方位食品安全智慧監管體系的構建。目前,該局已建成全國市場監管系統首個智能指揮中心,形成監督、檢測、執法“三網”聯動。
這是一個層層遞進的過程,其間,又有系列智慧化建設工程落地,包括陽光智慧餐飲監管與信息公示系統、“互聯網+明廚亮灶”智能系統、“三網”立體監管工程等。系列工程對“線上巡查-線下提升”智慧監管模式進行了長足探索,打造了“監管部門+經營主體+消費者”的食品安全“互聯網+監管”平臺,實現信息互通、監管互動、資源共享。
其中,通過“互聯網+明廚亮灶”智能系統,可線上巡查餐飲單位;通過移動監管App的“點一點”“定一定”“拍一拍”“掃一掃”“算一算”等功能,可以實現監管任務指尖操作一鍵發布、監管任務一次完成;在“掃碼看餐飲單位”系統的支持下,消費者可以掃描張貼在餐桌上的二維碼,了解餐飲單位食品安全信息,從而進一步拓寬社會監督渠道,讓食品安全可檢驗、可評判、可感知,并對經營單位食品安全狀況、消費服務等情況進行評價,督促企業誠信規范經營。
近年來,結合“深圳市智慧食品安全監管平臺”建設,深圳市大力推進智慧市場監管“1234工程”建設,即打造1個高效運轉、一體化運行的智慧市場監管平臺;建設市、區、所三級聯動、業務部門與技術機構聯動的指揮中心和圍繞工作任務和業務的大數據中心兩個中心;聚焦業務共性、業務核心環節,構建監督、檢測和執法3張動態業務網;圍繞智慧政務、智慧監管、智慧服務、智慧應用拓展4個維度的應用場景。目前,數據中心已經匯聚981項業務指標、340萬戶商事主體信息、5000多份數據表單、2.23億條數據,基本建成“1+11+78+N”智能指揮體系和指揮中心。
智慧化建設水平的提升,給深圳食品安全監管帶來了“肉眼可見”的改善成效。目前,全市11627家學校食堂和200平方米以上餐飲單位均實現“互聯網+明廚亮灶”,通過智能指揮體系和可視化平臺,匯聚視頻監控6萬余路、業務數據1000萬條,實現“一圖全面感知、一鍵可知全局、一體運行聯動”。全市使用追溯系統的食品生產經營者達9000余家,消費者亦可以通過“i深圳”App掃描查詢商品追溯信息。部分供深食品視頻監控信息已經接入智能指揮中心,實現遠程監管。“移動監管”功能板塊助力食品安全監管人員無需攜帶紙質文書到達監管現場,只需通過手機操作即可完成監管任務,實現“一次錄入、一次上傳、一鍵審核、一鍵歸檔”。
目前,深圳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已進入關鍵時期,疫情防控常態化對食品安全監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快推進數字化建設,以科技為抓手支撐智慧監管,集中力量打造智慧市場監管平臺,推進信息化追溯體系建設,著力提升食品安全監管和檢測的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讓食品安全更有保障。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