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貴在高標準 吃得安心看寶安
——深圳市寶安區開展廣東省食品安全示范縣創建試點工作面面觀
□ 本報記者 傅江平
深圳市寶安區是聞名全國的產業名城,以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匯集了大量人口,現有常住人口為447萬人,居廣東省各城區之首、全國第二位,由此造成的食品安全監管壓力也相應加大。然而,寶安區敢于化壓力為動力、善于變理想為現實,真抓實干、開拓創新,為深圳市打造全國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寶安區創建廣東省食品安全示范縣作出了突出貢獻。今年上半年,在創建廣東省食品安全示范縣的中期評估中,寶安區得分91.87分,位列全省第一。
機制創新密植食安監管網
寶安區于2017年11月被確定為第二批廣東省食品安全示范縣創建試點。2018年1月18日,在區政府召開了廣東省食品安全示范縣創建工作動員會。自2018年啟動廣東省食品安全示范縣創建工作以來,區委區政府、各職能部門高度重視,區領導多次親自部署研究,推動創建工作落實。寶安區主要領導、分管領導還通過區政府常委會、常務會、四套班子會、現場工作會等形式聽取專題匯報,現場調研督導食品安全監管、進口凍品疫情防控等工作落實情況,對重點、難點工作作出批示,及時研究解決具體問題。寶安區首次將食品安全納入“十四五”專項規劃,明確14項主要指標,推動構建八大監管安全體系。區食藥安辦制定《寶安區2021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提出了13項重點工作任務,并分解為53項具體工作落到37個責任單位。
寶安區區長王立德(右三)率隊到石巖街道盛世華聯石龍仔分店開展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工作檢查。
寶安區先后制定或修訂區食藥安委工作規則、成員單位食藥安全主要職責、食藥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等多項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運作機制,推動成員單位各盡其責、主動作為;建立食品生產企業、公辦學校、中央廚房等重點監管對象年度自查報告備案制度;全面推廣應用廣東省食品安全追溯系統,確保嬰幼兒奶粉、酒、食用油等重點食品100%可追溯;推動管辦分離改革,構建統一執法辦案模式,大力提高監管效能;成立寶安大市場投訴舉報調解處置中心,創新投訴舉報處置方式,構建投處專班、業務科室、監管所三級聯動組織框架;建立消費者權益服務(e)易站在線糾紛解決服務中心,推廣“綠色通道+在線調解+政府監管”消費糾紛解決機制,多措并舉落實市場主體責任。
技術創新提升食安監管效能
2020年春節以來,受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進口冷鏈食品的安全成為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焦點問題。為加強進口冷鏈食品安全監管,寶安區自主研發了冷庫管理系統,于2020年11月19日正式上線推廣使用。該系統主要分為企業端、巡查端、監管端3部分。在企業端,該系統定時推送提示信息,企業只需按順序勾選是否進貨、是否國外進貨、是否集中監管倉進貨、有無“四證”4步即可完成“打卡”申報。在監管端,企業“打卡”申報的數據“一張圖”盡顯,全區冷庫信息一目了然,監管人員實時掌握冷庫經營動態。在巡查端,隨機觸發巡查任務,“定時、定責、定標準”全面強化日常監督檢查。今年5月17日,該系統再次新增“票證二維碼”功能,實現了企業上傳索票索證照片,自動形成二維碼,掃碼即可查看票證信息的功能。經大力推廣,目前全區冷庫打卡率保持在99%以上,并多日實現全區打卡率100%。
為進一步方便市民送檢,讓市民足不出戶參與“你送我檢”的菜品送檢服務,打通廣大市民到街道快檢室的“最后一公里”,寶安區在全國開創先河,與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聯合開展便民送檢工程合作項目。廣大市民只需要在餓了么平臺下單,便可以由餓了么藍騎士將需要檢測的蔬菜、水果、魚禽肉蛋,送至寶安市場監管局指定的檢測點進行質量安全快速檢測。便民送檢工程合作項目開展以來,該局累計收到市民群眾送檢529批次,其中陽性產品兩批次,合格率為99.62%。
寶安市場監管局聯合美團公司舉行寶安區餐飲從業人員培訓年啟動儀式暨“食安封簽”推廣行動,該局黨委書記、局長歐陽衛國(左二),黨委委員、食藥總監胡煒(左一)參加活動。
據介紹,寶安區在創建廣東省食品安全示范縣過程中,強化信息化手段運用,用更多的智慧化、信息化手段來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全區10個街道已完成“一街一車一室”(即每個街道標準化配備一臺快速檢測車,設置一個快速檢測室)建設工作并投入運營。監管人員發現、處理問題食品,篩查食品安全風險隱患的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市民餐桌食品安全得到更大的保障。寶安區還大力實施智慧農貿市場建設,目前已完成項目招標和合同簽訂,預計在11月底試運行。建成后的69家智慧農貿市場,將實現兩萬個前后端軟硬件對接,擁有七大軟件系統、超80個軟件子系統,與市區各級政府部門軟件系統數據對接,建立起全索證、全備案、全公示、全共享的現代化農貿市場。按照“把后廚亮出來、讓安全看得見”的思路,寶安區大力實施陽光智慧餐飲工程,為廣大市民群眾揭開后廚“神秘的面紗”,“互聯網+明廚亮灶”工程成為全區1950家200平方米以上餐飲單位和所有學校幼兒園食堂的標配,市民群眾可以實時監控廚房烹飪流程和衛生狀況。依托智慧寶安管控中心,寶安區建成全市首個市場監管指揮中心,實現市區之間的數據集成和互通,提高監管指揮調度和運行的效率。針對網絡訂餐等新興業態,寶安市場監管部門加強與美團、餓了么等平臺合作,通過數據比對查找可疑單位的信息,特別是針對地址在城中村范圍內的小作坊、小食店,安排執法隊員、網格員和義工上門核實并整治。
多方參與形成社會共治共享格局
漫步在寶安區的農貿市場、購物中心等場所,人們常常可以見到這樣一道獨特的“風景”:在一臺漂亮又時尚的專用車的周圍吸引了許多市民,大媽提著菜籃子來檢測,穿紅馬甲的志愿者忙著開展法律宣傳、收集消費投訴、推進食藥科普和志愿者招募等,展板上掛滿黨史圖文。這就是頗具寶安特色的“快檢車+移動U站+移動黨史宣傳站”服務陣地。
食品安全,貴在參與。寶安區的群眾性食品安全活動多姿多彩。
今年4月23日,寶安區啟動“創縣零距離”寶安食安市民觀察團互動體驗活動,活動通過招募寶安市民組建食安市民觀察團,通過線上線下活動,讓市民近距離了解寶安區食品安全工作,首次活動有32萬人線上參與,目前調查顯示,市民對寶安區食品安全滿意度已提升至86.67%。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寶安市場監管局負責人認為,“要想夯實食藥安全保障,除了政府加強監管、企業履行主體責任外,還必須凝聚多方合力,方能形成共治共享的良好社會氛圍。”
為實現食品安全共治共享目標,寶安區將食品安全工作深度融入全區“1(1個區)+10(10個街道)+124(124個社區)+4833(4833名網格員)”網格化智慧管理工程,同時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寶安區“4+4”現代化社區治理體系和審批、監管、服務“一體化”平臺,形成區、街道、社區三級齊抓共治。
寶安區嚴格落實《深圳經濟特區食品安全監督條例》的要求,在全區各社區設立不少于兩名食品安全督導員,組建餐飲服務單位巡查員隊伍,專門負責社區的食品安全工作,打造社區食品安全監管隊伍。每年對轄區所有餐飲單位開展一年兩次的全覆蓋巡查,并實現餐飲單位全部信息公示,公示經營資質、量化級別、從業人員健康情況和培訓情況等。
同時,寶安區加大部門協同打擊食藥安全違法犯罪行為力度,震懾犯罪的同時,引導食藥制售企業嚴把質量關。僅去年,全區便合力查辦食品安全違法案件1633宗,藥械類行政案件178宗,刑事案件立案、破案宗數,以及刑拘、逮捕人數,均居全市各區之首。
不僅如此,寶安區還積極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建立食品安全檢測信息通報機制,在《寶安日報》開設抽檢信息通報專欄,在農貿市場公示快檢信息,對不合格食品的生產經營單位予以公開曝光;依托“創縣零距離”市民觀察團、食品安全宣傳周、“星期三查餐廳”“九號查酒”等宣傳,邀請當地黨代會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新聞媒體、社會公眾廣泛參與;持續開展食品安全“你點我檢”“你送我檢”等互動活動;建設食品安全志愿服務U站,與區義工聯簽署推進志愿者參與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合作框架協議,多方營造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氛圍。
受益于部門合力監管和社會共治共享,寶安區食品安全狀況穩中趨好。2018年、2019年、2020年連續3年食品安全狀況績效考核并列全市第一,食品安全滿意度提升20個百分點,抽檢覆蓋率保持在9批次/千人以上,重點品種抽檢合格率98.8%以上,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顯著提升。
“創城”“創縣”一路領先,成績鼓舞人心。寶安區食藥安辦呼吁市民群眾攜手共建,繼續支持、主動參與創建盛舉,形成“人人關心食品安全、人人重視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圍,讓創城和創縣過程真正成為食品質量持續改善、安全監管持續加強、人民群眾持續受益的過程,讓寶安這座發展經濟的“金山銀山”成為“買得放心吃得安心”的快樂家園。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