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思想 凝結共識
——中國質量(杭州)大會開閉幕式部分嘉賓演講觀點集萃
編者按
9月16日—17日,中國質量(杭州)大會在美麗的西子湖畔舉行,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圍繞大會主題展開交流。在大會的開、閉幕式上,來自世界各國的政府部門、行業組織、企業界和學術界的代表們,通過線上和線下發表了精彩的演講,本報萃取部分演講嘉賓的精彩觀點,以饗讀者。
質量已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中心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總干事李勇
質量是一個非常常見的詞匯,但是質量的概念是什么,似乎“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毋庸置疑的是,質量的概念一直在發展演變,現已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中心。質量體現了我們在全球范圍內追求的各種社會經濟發展目標,如食品安全、消費者健康、公共福祉等,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這點更是相關,綠色和碳中和經濟、競爭貿易,以及有韌性的信息與通信技術基礎設施和數字連接服務。”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總干事李勇說,將質量置于工作的中心,整個過程需要仔細審查,以系統應對與《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三大支柱(人類、地球和繁榮)相關的挑戰和關切。
在李勇看來,我們要盡己所能,保護公民健康,為后代保護地球,并追求經濟可持續發展;必須改變之前單純謀求經濟增長的想法,以及隨之帶來的資源過度使用、對公共衛生的威脅、對環境的破壞和收入不平等問題。我們應該做的是,努力將經濟轉變為這樣一種能夠減輕對氣候變化的影響、保護環境、提升數字普惠、改善所有人生活質量的模式。
李勇認為,我們必須采取堅定措施,促進現代化、可負擔的綠色技術的轉讓和使用,特別是要為中小企業謀福利,為實現碳中和作出貢獻;必須創新,讓數字技術賦能工業發展,保證業務正常運轉,并維系受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影響的全球價值鏈紐帶;必須采取協調一致的行動,所有利益相關方都需要在國家、區域和全球層面參與進來,政府、學術界、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以及消費者,必須采取切實行動,將可持續發展目標變為現實;必須采取可衡量的措施,必須知道自身立場、方向以及如何才能取得進展。
“衡量實現這些可持續的具體目標所取得的進展,需要健全的質量基礎設施體系,其中包括標準化、計量、認證、合格評定,特別是測試、認證和檢驗服務、市場監督。運作良好的質量基礎設施體系可以提供全面、包容和整體性的框架,以支持將可持續發展政策轉變為公共和私營部門利益相關方的具體行動。”李勇說道。
國際質量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至關重要
——國際計量局局長馬丁·米爾頓
“國際米制公約組織(BIPM)是政府間組織,該組織成立的最初目的在于制作和分發最初的米和千克測量標準,但從那以后,我們的工作范圍便大幅擴展,逐漸囊括了使用SI單位(國際單位制),實現測量等效性的所有協調工作,以及為世界提供世界協調時。”國際計量局局長馬丁·米爾頓介紹說,“我們通過各成員國建立的國家計量院開展工作。各國都有自己的國家計量院,部分國家有不止一個,我們很高興能與中國的計量院一起工作。”
馬丁·米爾頓透露,這個由100多個國家、地區的250多個NMI(國家計量院)組成的國家計量院網絡,確保了測量能夠適用于各種目的,并成為工業、貿易、科學和決策的基礎。“讓我們的工作對工業、貿易和科技產生影響的主要機制之一,是國家質量基礎設施和國際質量基礎設施。”他說。
馬丁·米爾頓介紹說,國際計量局能夠通過INetQI網絡,即國際質量基礎設施網絡,提高質量基礎設施工作的顯示度。該網絡匯集了所有積極推動和實施質量基礎設施活動,以此支撐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專業性國際組織。它包括了計量、認證、標準化及合格評定領域的國際組織。
自2020年2月以來,建立有關新冠病毒全球可比的測量方法,成為一個巨大的額外需求。“10余個成員國的國家計量院共同發起了一項新研究,旨在實現國際標準化的檢測方法,對核酸的重復測量能力對于檢測新冠肺炎病毒遺傳物質的分子檢測至關重要。我們要特別感謝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對這些項目提供的技術支持。”馬丁·米爾頓專門分享了國家計量院支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案例——他們利用專業的測量科學知識,協助個人防護裝備、醫療器械和有證標準物質的研制,或者新冠疫苗的研制。
“當然疫情發生時,適逢我們對計量服務和計量活動進行數字化轉型之時,這些將成為支持全球國家計量院提高自身影響力的重要的新工具。”馬丁·米爾頓說。
深化質量基礎設施領域務實合作促進中國非盟合作的長遠發展
——非盟經濟發展貿易工業和礦業委員阿爾伯特·穆昌加
“很高興能夠了解到,杭州不僅擁有長達2200多年的悠久歷史,在中國還享有‘質量模范城市’和‘最幸福城市’的美譽。在我看來,這印證了一個哲理:‘質量’和‘幸福’是可以攜手前行、齊頭并進的!所以能在杭州舉辦這場盛會是非常合適的。”非盟經濟發展貿易工業和礦業委員阿爾伯特·穆昌加說道。
阿爾伯特·穆昌加專門講述了非盟與中國在貿易和發展領域的伙伴關系——本次中國質量大會召開之前,雙方共同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非洲聯盟關于共同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為落實該諒解備忘錄,雙方共同編制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非洲聯盟關于共同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規劃》,其中商定的合作領域之一是高質量基礎設施領域的政策協調。此外,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與非洲標準化組織簽署了諒解備忘錄,共同推進標準化領域的合作,這一進展標志著非洲與中國質量基礎設施領域的實質性合作正式啟動。
“為加強統籌協調,建立一個高質量的基礎設施體系,非盟成員國和區域經濟共同體已經著手建立泛非質量基礎設施。”阿爾伯特·穆昌加介紹說,泛非質量基礎設施具體包括四大支柱:非洲標準化組織、非洲電工標準化委員會、非洲內部計量體系和非洲認可合作組織。為促進彼此合作,為非洲大陸私營及公共部門提供全面質量支持,這4個專業機構也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最近他們還協助非盟委員會起草了《非洲質量政策》,非盟領導層采納通過后將推進實施,支撐所有非洲經濟社會發展計劃的落實。
“在質量領域,中國非常活躍,中國得到認證、符合國際標準的企業數量遙遙領先于多數國家。在此背景下,我希望在《中國與非盟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框架下,非洲愿意學習借鑒中國經驗,深化在質量基礎設施領域的務實合作,促進中國、非盟合作的長遠發展。”阿爾伯特·穆昌加最后說道。
質量控制是企業能夠持續高質量發展最寶貴的經驗
——韓國三星電子社長、三星大中華區總裁黃得圭
“我謹代表三星熱烈祝賀第四屆中國質量大會隆重召開,感謝組委會為我們提供這樣一個具有時代性、國際化的全球質量交流平臺。”在現場,當韓國三星電子社長、三星大中華區總裁黃得圭用中文說出自己的開場白時,贏得了會場的陣陣掌聲。
已到中國工作4年的黃得圭,不僅中文水平非常高,而且對于三星在中國的業務了如指掌。“中國經濟強大的韌性和修復能力,讓我們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我們利用擴大投資,加快了轉型升級的步伐,并帶動和促進了一批產業鏈企業的質量提升。我們深刻地明白,元器件對整機的質量保證至關重要,為了不斷地提高元器件質量,三星除了遵從所有相關國際和國內標準以外,還建立了一套自己的質量保障體系。”
黃得圭專門分享了三星電子兩個關于質量方案的成功案例:其一是在摩爾定律的推動下,半導體產品更新迭代速度極快,帶來了新設備的不斷投入,三星創新了一套機器間交互的工具來保證生產質量的一致性;其二是三星在半導體領域深耕近50年,將所有的經驗和教訓都進行了總結歸納,通過不斷完善、梳理信息庫、探索路徑,達到前所未有的局面,質量控制是三星半導體能夠持續高質量發展最寶貴的經驗。
“一個可喜的成果可以告訴大家,我們在去年做到了設備事故零發生。三星在西安投資了最大的海外投資項目半導體工廠,項目通過不斷的優化運營模式,今年單位產品能耗同比下降了24%,相信未來如有第三期、第四期,我們還會有更多的更大的變化,這也將成為我們引入中國的綠色發展典型案例。”黃得圭說,三星進入中國即將滿30年,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參與者、受益者,感謝中國為外資企業發展創造的良好環境。未來,三星愿同中國社會和人民共同發展,為中國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數字化的中國實踐催生博世Q4.0質量管理模式
——博世汽車部件(蘇州)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安德睿
“博世汽車部件(蘇州)有限公司是博世集團的子公司,成立于1999年,去年銷售額達到270億元人民幣,這也是博世中國區最大的研發和制造基地。”博世汽車部件(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世蘇州)榮獲第四屆中國質量獎,成為首個獲得中國質量領域最高榮譽的外資企業,博世蘇州執行總裁安德睿在大會現場分享了博世的質量管理方法與經驗。
已經擔任博世蘇州執行總裁4年的安德睿,不僅對企業的產品、客戶非常熟悉,更對企業的文化情有獨鐘:“我們公司的宗旨是品質、卓越產品、責任和全球合作4方面,其中質量是第一位的,對于所有的顧客,我們都竭力提供最高質量的產品。我們有德國嚴謹的基因,從2018年開始,我們整體質量水平年均提升超過10%。”
除質量水平年均提升超過10%之外,安德睿介紹說,作為卓越制造的標桿,博世蘇州在制造、物流、質量管理等領域全面部署了數字化轉型,將顧客投訴率年均降低51%,制造成本降低15%。今年初,蘇州工廠被評為世界燈塔工廠。
“我們有一個愿景,就是建設數字化推動的工廠,數字化是重要的起點。從質量發展的角度來看,我們過去是消極的,現在則非常積極,而且有預測性,所以我們創造了一個新的時代,那就是質量4.0管理模式,數字技術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機會。”安德睿表示,“我們在探索有益的數據利用促進整體質量發展,工業4.0及4.0質量管理是我們的基礎,我們有3個支柱,即數字戰略、工廠全數據化價值鏈和智能化。”
2013年,當德國發起工業4.0的時候,博世集團也是發起者之一。2016年,在工業4.0轉型的基礎上,博世蘇州創新發展了Q4.0質量管理模式,該模式最終獲得了第四屆中國質量獎。“這樣的進步是基于我們的智能預測,質量管理數字化的戰略,整體是由我們公司的文化支持的,也是由我們的人員和戰略支持的,我們在不斷地探索怎么樣去促進我們的業務。”安德睿說。
深入推動產業鏈質量升級 加快建設質量強國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院士
“習近平總書記給大會的賀信中提到,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質量領域的資深專家,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院士在中國質量(杭州)大會上,將視角瞄準了產業鏈質量。在他看來,質量因變革而生,不僅深刻影響世界,也深刻改變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經濟實現了由小到大的跨越,質量在其中都發揮了重要的助推器作用。
林忠欽表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面臨著新挑戰。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實施質量變革,加快建設質量強國,把經濟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既是增加優質供給,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舉措,也是應對新挑戰的關鍵之舉。質量強國,核心在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面對新挑戰,質量升級面臨著時間的緊迫感和任務的艱巨性,要勇于變革,抓好質量這個關鍵變量,通過質量升級,助推內需擴大,持續保持中國經濟對世界的貢獻。
林忠欽認為,目前,我國制造業整體仍處于全球價值鏈中低端,核心技術受制于人,質量效益不高,主要面臨產業鏈質量供給能力不足、產業鏈質量提升動力不夠和產業鏈質量協同力度不強3個方面的困境。
“當前質量強國建設多措并舉、扎實推進,不斷開創新局面、跨上新臺階。在這個關鍵階段,要創新質量新理念,重構質量新體系,深入推進質量升級,實現產業鏈更高附加值、更強創新力和更安全可靠。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設計雙輪驅動,重點解決好能力和動力兩大問題。一方面,優化創新布局,做強創新鏈,突破低端鎖定困境。另一方面,構建閉環制度鏈。”林忠欽還給出了3條具體路徑:堅持系統化推進的理念、堅持協同化推進的原則和堅持精準化推進的思路。
“變革是質量永恒的主題,站在歷史的交匯點上,在日新月異的科技浪潮中,讓我們攜起手來,深入推動產業鏈質量升級,加快建設質量強國,用質量成就美好中國,開創民族復興的新境界,為人類進步作更大貢獻。”林忠欽說。
時代發展呼喚質量變革
——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
“本屆大會以‘質量 數字 綠色 共享’為主題,圍繞質量變革、數字賦能、綠色低碳和共創共享進行深入探討,對于凝聚全球質量共識,攜手促進世界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在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看來,當今世界,以5G、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新能源、數字經濟、平臺經濟等為代表的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信息和通信技術已成為世界經濟的重要支柱,迅速改變了社會的經濟活動和人們的日常生活。
趙厚麟表示,21世紀也是質量的世紀。時代發展呼喚質量變革,人類社會發展更加注重發展的質量,更加關注發展的可持續性,更加需要全球的合作。數字革命與質量變革的深度融合日益顯示其重要性和迫切性。中國質量大會適應時代需求,動員各方力量持續關注這方面的討論,值得贊賞。
國際電信聯盟成立于1865年,是負責聯合國信息通訊事務的專門機構。“國際電信聯盟制定的5G標準和其他先進通信技術標準正在全球市場上迅速推廣。”趙厚麟說,5G和人工智能在內的現代通信技術在全球抗擊疫情、恢復經濟和發展市場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5G技術的應用有力地推動了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的開發和應用,正在打造全新的質量應用模式,構建全新的產業生態體系,促進全球經濟高質量發展。
趙厚麟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質量工作,重視標準化在國家治理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性和引領性作用,持續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中國在以5G為代表的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全球領先,電子商務、移動支付等應用走在國際前列,質量領域國際合作不斷深化。國際電信聯盟一直與中國政府緊密合作,希望中國繼續在信息通信國際標準的制定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共同推動數字化時代質量管理的變革,更好地促進全球經濟發展與民生幸福。
促進全球高質量發展
——哥斯達黎加經濟工業和貿易部長維多利亞·埃爾南德斯·莫拉
“質量、數字、綠色,哥斯達黎加正在作出巨大努力,以期在這些領域得到認可。作為哥斯達黎加經濟工業和貿易部長,我有責任確保國家質量體系擁有實現目標的最佳條件。我們必須向廣大消費者保障,市場上所有產品,無論是本地生產還是國外生產的,都是在嚴格的質量標準下生產,并得到必要的市場監管。”對于中國質量(杭州)大會的主題,哥斯達黎加經濟工業和貿易部長維多利亞·埃爾南德斯·莫拉有著自己的理解。
莫拉表示,中小企業同樣應當按照一流質量規定進行生產,這不僅是在不同市場配置中小企業產品的正確方式,也是提高企業競爭力、提升業務和可持續發展的工具。
“中國是我們的主要商業伙伴之一,擁有寶貴的市場經驗和良好的行為規范,即生產商和消費者都積極參與市場活動,且有強有力的法律、認證和規范基礎。”莫拉說,此次中國質量(杭州)大會對于哥斯達黎加來說,是加強和學習此類策略,培養更強商業關系的好機會。
在莫拉看來,中國在實現經濟增長的同時,發展了技術和創新,這對世界其他地區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此,此次大會對于參與者來說總體價值是不言而喻的。
“機遇就在前方。因此,我想重申我們的承諾:促進全球高質量發展,建立程序和體系,鼓勵變革和改進,并加強國際合作。”莫拉最后說,最重要的是,不同行業轉化為“循環經濟”的偉大過程將要實現。
互聯網影響質量體系和質量專業人員技能
——國際質量科學研究院董事會主席伊麗莎白·凱姆
“今天,我很榮幸能和大家一起,探討在全球企業改變管理方式的情況下,質量專業人員的未來。為了獲得成功和可持續發展,組織必須采取特定的目標和戰略,在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環境中同客戶合作。”國際質量科學研究院董事會主席伊麗莎白·凱姆說。
凱姆專門分享了F·斯科特·阿迪斯關于密切關注客戶的步驟的觀點,并列舉了近期幾項調查和焦點小組訪問的數據,以識別與競爭更激烈的業務環境相關的具體變化。數據顯示,評論最多的兩個主題都與在質量領域提供一些方法、幫助企業實現更可持續發展的需求有關。
“這讓我們認識到IT,也就是互聯網技術,對質量體系的影響越來越大。我們都知道,IT和技術對企業績效影響巨大。隨著這一領域的變革速度不斷加快,創新的方法將取代傳統的企業慣例。”凱姆表示,在試圖評估客戶體驗時,必須牢記,它和客戶滿意度及客戶忠誠度都不一樣。今天,我們正面臨著一個數字化已成為流程優化關鍵因素的世界。
在凱姆看來,如今,不僅出現了全新的硬件可供人們使用,內置于相關軟件中的算法也被拿來同人類學習的過程相比較。質量專業人員需要發展自己的業務技能,這樣才能在這一新環境中同企業領導者進行有效合作。他們需要擁有溝通、財務管理、營銷和戰略規劃等技能。這意味著質量專業人員必須會“多種語言”,這里指的不是外語,而是指企業中負責其他職能的領導者的語言。他們還必須超越“解決問題”,將質量思維應用于價值創造。
“質量專業人員需要分析和解釋數據,特別是高級統計數據。”凱姆表示,“為企業領導人、流程擁有者和操作者以及其他關鍵參與者提供信息的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在這種情況下,質量專業人員需要專注于提供信息,對大數據和小數據予以整合。從長遠來看,我建議質量專業人員建立一個模型,來展示組織的流程是如何驅動客戶體驗的。”
凱姆最后表示,質量專業人員需要更具創新精神和創造力,展現出真正的商業頭腦。“他們需要有卓越的能力,在協作和創新的業務流程中引領潮流。我希望他們能夠幫助各位了解商業、質量和質量專業能力正在發生的變化。”她說。
讓企業間的競爭趨向提升質量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約爾格·伍德克
“今天我想討論的話題是,為什么公司企業間需要競爭?”中國歐盟商會主席約爾格·伍德克說,“因為我們相信,通過競爭,社會將受益于更低的價格、更好的質量和服務,以及更多的創新。”
“競爭管理部門認為,質量競爭和價格競爭同等重要。按照競爭法規定,對于降低質量而非降低價格的‘卡特爾’,應與那些設定價格的‘卡特爾’一樣承擔責任。”伍德克認為,事實上,隨著免費在線商品和服務越來越多,質量競爭在過去20年中的重要性也愈發凸顯。
那么,競爭監管機構應如何評估“合并或限制如何影響質量”呢?“對于一些行業,例如醫療保健行業,競爭監管機構依賴于廣為接受的質量衡量標準。但是,許多其他行業并不適合采用公認的定性分析及客觀分析質量指標。在這種情況下,競爭監管機構應參考兩個簡單的假設:首先,競爭增加,通常會在價格不變時提高質量,或者在質量不變時降低價格。其次,當價格和質量均發生變化時,消費者則會對所提供的產品進行權衡,他們認為應當‘一分錢一分貨’。”伍德克說。
但伍德克指出,通常情況下這兩條簡單規則是普適的,但也有例外情況。有時,競爭的增加并不會像預期那樣提高質量。某些情況下,更多的競爭實際上會降低質量,并可能引起重大的環境、健康和安全問題。
這是怎么回事呢?為什么競爭帶來的壓力并不會提高質量呢?“這些例外情況有兩個基本特征:首先,要想讓消費者了解產品中存在的質量差異,該過程所耗費的成本過高,或者太困難。第二,消費者準確評估質量差異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競爭壓力增加,可能會降低質量。生產商有可能單方面降低產品質量,因為這是緩解其競爭壓力最簡單的途徑,質量的下降可能會導致‘競次’現象。”伍德克解釋說。
伍德克還專門以2013年占據歐洲媒體的“馬肉風波”為例,解釋了“競次”現象問題。他認為,競爭監管機構必須以一種更加審慎的態度,對待具有這兩種情況特征的市場。否則,如果只是簡單地認為加大競爭就能解決問題,監管機構就不會意識到,即使是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消費者也買不到自己花那份錢所應得的產品。
(本版稿件由本報記者徐建華整理)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