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挑戰 補短鑄長
第三屆全球新能源與智能汽車供應鏈創新大會在南京舉行
本報訊 (記者 岳 倩)近日,第三屆全球新能源與智能汽車供應鏈創新大會在南京舉行。來自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科研院所以及整車、零部件企業的代表共聚一堂,就目前行業關心的汽車供應鏈中出現的芯片短缺,以及“雙碳”目標下的汽車行業節能減排等問題展開探討、凝聚智慧。
目前,新能源汽車正在由發展的初級階段邁向中高級階段,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在加速重構,這也帶來了競爭格局的變化。對此,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表示,我國汽車產業憑借先發優勢在全球汽車電動化進程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這只是比賽的上半場,下半場是基于高新技術的網聯化、智能化、數字化,其中芯片和操作系統作為數字化的基礎,正成為競爭的焦點。他進一步闡釋道,芯片短缺對我國汽車行業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我們要抓住難得的歷史機會,不僅要解決自身的供應問題,還要闖進全球芯片的供應鏈。此外,還應研發適應不同場景需求,可以與多樣化軟硬件銜接,能夠適應各類車型的操作系統的基礎軟件。他強調說,汽車強國的底層是零部件強國,建立起穩定高效的供應鏈和產業生態才能固本強基。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同樣認為,芯片將成為汽車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解決芯片短缺的問題應立足在國內,實行車企與ICT企業之間的合作。他同時提出,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勢在必行,這其中,操作系統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據介紹,目前,車用的操作系統普遍采用的是底層內核主要有Android、Linux、QNX 3種操作系統。國內車用操作系統如AliOS、斑馬、鴻蒙等正在開始起步。苗圩認為,“缺芯少魂”一直是中國制造之痛,操作系統是汽車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也成為各企業必爭的戰略要地,面對國際三大操作系統,國內企業應該志在必得。
汽車供應鏈的低碳化是會議討論的另一個重要議題。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表示,降低汽車碳排放要從近期和中長期兩個階段綜合分析。近期看,提高燃油汽車經濟性仍是降低汽車碳排放的重要方面。我國2020年汽車保有量2.81億輛,其中燃油汽車仍占98.2%,通過提高節能技術和提高汽柴油質量降低碳排放仍有較大潛力。從中長期看,純電動車將成為實現汽車產業“雙碳”目標的主要方面。雖然純電動車在使用過程中不直接產生CO2,但當今我國電力構成中煤電仍占近70%。隨著電力中非化石能源占比的提高,其減排效果將愈加明顯。他同時表示,從汽車全生命周期看,除使用過程中的耗能外,還要重視制造和報廢、回收再制造階段的減碳減排。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部部長王金照則圍繞新能源汽車的減碳減排問題展開論述。他建議,要進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車發展相關規劃,將汽車行業管理的措施和碳市場碳交易的機制要結合起來。同時,要進一步加快國內消費潛力的釋放,在做好中心城市消費潛力釋放的同時,在中小城市包括農村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此外,還要提升全產業鏈的創新能力,實現科技突破。
跨界融合、企業合作在會議中被反復提及,成為與會代表的共識。他們一致認為,汽車產業上下游鏈條長,再加上面臨著各項新技術帶來的體系重構,其所涉及的軟、硬件系統,絕不是一個行業、更不是一個企業所能全部覆蓋的,需要政府、企業、研究機構等相關方的共同努力。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