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谷知識產權國際論壇開幕
專家呼吁推動知識產權與經濟融合發展
本報訊 (周 麒 韓志慧)近日,第19屆中國光谷知識產權國際論壇在湖北武漢光谷開幕。與會專家呼吁,我國正在從“知識產權大國”向“知識產權強國”轉變,知識產權與經濟發展應加強融合,通過知識產權促進經濟社會進步與高質量發展。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易繼明就最新出臺的《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以下簡稱《綱要》)進行了解讀。他表示,《綱要》旨在將我國從一個“知識產權大國”建設成為“知識產權強國”,并通過知識產權促進經濟社會全面進步與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當前主要問題在于創新主體嚴格保護的訴求尚未得到充分滿足。高校、科研院所科研成果轉化率偏低,分別只有13.8%和38%,中小型企業維權能力較弱,技術或產品投入市場后,部分遭到侵權。
支撐產業競爭力的高價值知識產權短板明顯。在關鍵技術領域,專利布局質量水平還比較低,國際知名品牌較少。例如國內芯片領域有效專利量已經超過10萬件,但在光刻機、EDA軟件、鍍膜設備、光刻膠等底層技術上依然有短板。
易繼明認為,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在于,知識產權與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實現知識產權價值。
據悉,中國光谷知識產權國際論壇已成功舉辦18屆,是國內主辦屆數最多、歷時最長、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國際知識產權論壇。
本屆論壇以“聚智賦能,知創未來”為主題,匯聚知識產權界頂級專家學者、國際組織官員、國際知名知識產權戰略專家等,吸引全國知識產權政府系統、企業、機構、高校、科研院所等600余人。
目前,知識產權已成為中國光谷創新發展的新引擎,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湖北中心、武漢知識產權審判庭、全國首個高校知識產權運營平臺也先后落戶光谷。2020年,光谷全年專利授權量突破2.5萬件,通過國際專利協定申請的國際專利1146件,占湖北省的七成以上。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