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安全是一切高速發展的前提
動力電池缺陷背后的“高額代價”
□ 劉 勇
近日,寶馬中國發布公告,擴大2020年11月13日發布的召回,對更多的進口插電式混合動力X5汽車進行召回。盡管此次范圍僅擴大了4輛,但車輛隱含的缺陷風險,卻不容小視。
寶馬備案的信息是,一些微小焊渣可能留存在電池單元殼體內未被檢測到,可能造成動力電池在充電至較高電壓時發生內部短路,嚴重時電池短路處可能發熱,極端情況下甚至引發電池起火。從寶馬給車主的應急處置辦法可以看出,召回檢修前,車主應暫停使用外接充電器(充電墻盒、充電樁、便攜式充電器等)對車輛進行充電。也就是說,不合格的高壓電池在充電時,很可能變成“高壓炸彈”。
和往常的通告一樣,寶馬也是將責任歸咎于電池供應商制造不慎,但這個案例給寶馬和電池供應商的教訓,都不會是小事。
對于電動車或者混動動力汽車來說,電池都是占據整車成本的大件,因電池質量缺陷而引起的車企與供應商的賠償金額,一般都會較高。11月,韓國LG化學公布的第三季度業績顯示,利潤為虧損20億元人民幣,是其銷售額的近10%。
巨額虧損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賠付通用汽車旗下雪佛蘭Bolt EV車型的大范圍召回。自2019年開始,由于屢次出現自燃,通用選擇召回超過14萬輛汽車,其動力電池全部來自LG。和寶馬此次情況類似,也是電池內部出現制造缺陷。LG電池的負極極耳處出現撕裂以及電池隔膜發現褶皺。
電池召回不是簡單維修,而是要更換整個總成,對通用汽車來說,維修加更換電池的總費用會接近130億元人民幣,LG已經同意支付其中的122億元,約占95%。此前的3月份,LG還為現代汽車的召回承擔了53億元人民幣。
如果以電芯廠家分類,目前,LG產品發生事故32起,三星發生事故11起,SK創新發生事故1起,其他發生事故3起。
隨著全球電氣化進程推進加速,各車企都制定了略顯激進的電動化戰略目標,動力電池需求不斷增長。競爭激烈的同時,產能規模和產品性能快速提升,質量隱患也開始顯現。
電池出現問題后,整車廠雖然可以把損失推給電池供應商,但也給全行業敲響警鐘。制造來不得急功近利、偷工減料,無論是寶馬等整車廠,還是LG等電池廠,都需要嚴格約束原料體系,優化制造工藝,完善系統結構,進一步提升其產品安全性。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