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近日,在2021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中國實干家公開課”上,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董明珠講的課讓人印象深刻。她說,如果企業急功近利,目的就是賺錢,總有一天會被別人拋棄。在她看來,企業生存之本,一是堅守質量,二是要有技術。這兩者都是要花時間和成本的,企業必須靜下心來實實在在地干,才能在市場站穩腳跟。
董明珠的“課”并不高深,其中蘊含的市場邏輯也很簡單。然而,在現實中,真正搞懂這一市場邏輯并將其付諸行動的企業卻并不多。相反,急功近利賺快錢,卻是現在許多企業愿意相信并執行的市場邏輯。
急功近利的一個直接表現,是浮躁。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國內市場多年來形成一種萬事求快的風氣,這種“快”有很嚴重的負面作用:太過看重近期效益,注重做表面文章,缺乏工匠精神和腳踏實地的實干家,這就導致技術得不到有效傳承,創新也難以持續開展。
這在自主品牌汽車企業身上表現得很明顯。一個品牌還沒做好,就想著推出幾個新品牌,極力給人造成樣樣行、事事會還技術領先的印象。要知道,任何市場領域都有其規律,企業發展是一個具有階段性的漸進過程,雖然某些環節可以通過向先進企業學習將過程壓縮,但絕不可跳過。而自主品牌車企多有“沒學會爬就想著跑”的急進心態,表現在市場戰略上就是貪大求量。攤子倒是鋪開了,錢也賺了不少,可最基本的質量、性能、技術等需要下工夫做好的工作卻被“跳過”了。可是,當這個市場不再像以前那樣高速增長,不再像以前那樣只要有產品就可以賣的時候,自己到底有幾斤幾兩,馬上就可以被檢驗出來。
急功近利的另一個表現,是在研發上舍不得投入。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研發投入達2.4萬億元,其中基礎研究經費投入1467億元,占全部投入的6%,而以前一直不到5%。但這6%中,政府的財政經費投入占了大頭,而企業投入嚴重不足。據統計,2020年,美國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全社會研發支出的28%,中國的企業研發支出則只占2.9%。兩者差距懸殊,令人驚訝。
長江商學院曾發布研究報告指出,我國工業企業研發投入不足,這會產生非常不利的后果,并形成惡性循環:由于產能過剩便沒有錢做研發,也就更沒有能力去做轉型升級。一些世界領先的跨國企業,像英特爾、微軟等,其研發投入占銷售額的比例都在15%以上,而我國大多數企業的毛利還不到這個數,根本拿不出多少錢搞研發,惡性循環的問題就更嚴重了:國外領先企業在做長遠市場備戰,而國內一些企業只能打價格戰。
自己沒有技術,又不想投入搞研發,就只能“買買買”。但靠買別人的技術過活,必受制于人。更為嚴重的問題是,有些技術是花錢也買不到的。這一點董明珠深有體會。有一年,她參加某電視臺節目,聽一位制筆企業老板感嘆造不出好的筆芯,當場承諾幫助該企業改造生產線。然而,她出了錢,這家企業也添置了好的設備,但折騰數月卻仍沒造出符合要求的筆芯。董明珠后來公開承認,光花錢買設備還是不行的,生產筆芯的那種材料國內企業造不出來,而掌握這種材料技術的國外企業視其如命,絕對不賣。
許多產品容易學習模仿,比如家電,拆開就能搞清楚內部結構,弄到零件就可以模仿再造,甚至可以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創新。但材料技術卻不同,在該領域無法做到“所見即所得”。也就是說,即使看到了一種材料,也很難搞清楚它的成分與生產工藝。而要擁有這種在市場可以立身成命的技術,沒有任何捷徑,只有沉下心來,扎扎實實搞研發。
市場發展歷史早就揭示出這樣一條簡單真理:無論哪個行業,最終的競爭點還是在產品本身。而產品被市場認可,靠的是質量和技術。這兩者,沒有一樣可以等閑得之。除浮躁之氣,強質量基礎,提技術實力,做品牌建設,這才是企業打拼市場的正途。
《中國質量報》【觀象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