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燈光給肉品“上色”不行了
浙江寧波用地方標準規范菜市場經營
本報訊 (陳 瑩 張 律 記者 曹吉根)在許多地方的農貿市場,經常見到賣肉攤販用紅色燈光給肉品“上色”,讓人難辨質量好壞。在浙江寧波,這一現象今后將不再出現。記者從寧波市市場監管局獲悉,在全國首部菜市場地方立法《寧波市菜市場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施行4個月之后,與其配套的《菜市場建設布局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地方標準將在12月10日起正式實施,該市菜市場標準化建設從此有了更有指導性的規范依據。
據了解,《規范》由寧波市市場監管局會同該市商務局共同制定,共8章,適用于寧波市行政區域內新、改、擴建菜市場,對菜市場的主體結構建設、場內功能布局、交易區劃行規市和設施設備配置提出了統一要求,為滿足市民對菜市場舒適性、便利性、安全性的需求提供了技術支撐。針對民眾反映較多的肉攤、水產攤照明失真問題,《規范》從照明方式、照明標準值、光源色標特征、采光標準值等維度,對辨色要求高(蔬果交易區、熟食鹵品交易區)和辨色要求低(肉類交易區、水產品交易區)的場所,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規范》對《條例》中未明確比例的自產自銷攤位進行了規定,明確農村菜市場自產自銷攤位個數占比應不小于攤位總數的10%;針對菜市場停車難的突出問題,明確新建菜市場每100平方米建筑面積應配備不低于1.5個機動車停車位和1.5個非機動車停車位,此外還應配置電動汽車充電設施設備,設置無障礙機動車位和裝卸車位。為拓展菜市場服務功能,增強市場競爭能力,《規范》還對菜市場內消費者休息區、科普教育區、兒童服務區等便民服務區及公共服務設施的設置,提出了倡導性建議。
寧波市市場監管局市場合同處相關負責人表示,《規范》的實施從制度層面為寧波菜市場以往常見的服務盲區過多、空間分布不均衡、攤位布局不合理、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有助于提升寧波菜市場建設管理水平,推動菜市場高質量發展,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和消費環境。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