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慶 元)12月7日,《人民日報》報道了阿里巴巴旗下社區電商平臺淘菜菜讓新鮮農產品搭上互聯網快車的新模式,稱其為解決農產品損耗問題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據悉,作為全國重要的芹菜種植地,山東德州禹城的商家通過淘菜菜提供的確定性訂單,以“晨采模式”讓芹菜從地里采摘后第二天直達居民餐桌;湖北的鮮牛肉在淘菜菜上僅需36小時即可實現從牛場到社區的快速配送。對生產者來說,每天都會定時收到淘菜菜系統自動下的訂單,然后按照系統預測量完成加工和配送;對消費者來說,頭一天在淘菜菜下單,第二天就能在家門口小店提貨,而且商品做到了目前線上零售模式下“多快好省”的最佳平衡點。
作為社區電商新業態,淘菜菜已覆蓋了全國20多個省級行政區,直連10000個農產品基地。阿里財報顯示,在今年7-9月,淘菜菜的商品交易額(GMV)環比增長超過150%,成立半年銷售了2.5億公斤農產品。今年“雙11”,淘菜菜平臺又累計售出1.2億公斤農產品。今年6月,《人民日報》報道淘菜菜用互聯網技術改造小門店,開展數字化服務,讓小店生意更紅火的故事;8月,該報還對淘菜菜通過原產地直采,打通農產品規模化上行新渠道的創新實踐進行了報道。
淘菜菜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淘菜菜“超級系列”還將從水果擴展到蔬菜、水產等品類,真正讓農民種得好、賣得好,市民吃得好、買得省。
《中國質量報》【新聞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