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李培晞 周 勇)近日,江西省撫州市市場監管局召開了油條食品抽檢監測工作風險交流會。會上交流了監督抽檢不合格的油條的風險信息,分析不合格原因,研究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以加強對全市油條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針對2019年及2020年撫州市油條抽檢不合格率的具體數據,撫州市市場監管局與市消保委秘書處、餐飲協會負責人及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食品檢測機構等單位的專家和新聞媒體記者、餐飲單位代表、消費者代表等,共同分析研判油條安全風險,查找分析不合格產生原因及可能存在的危害、影響范圍、嚴重程度,研究會商強化監管的措施辦法。該局撰寫了油條風險解析,編制了油條安全消費提示,有效形成了油條風險預警交流和綜合治理整體合力。
核查處置作為食品抽檢工作的重要一環,是控制食品安全風險的重要途徑,也是倒逼食品生產經營者履行主體責任的有效手段。會上交流了油條抽檢不合格率較高的某縣開展重點整治的情況。撫州市市場監管局與該縣市場監管局共同完善工作機制,形成工作閉環,不斷提升核查處置工作效能。對存在的問題不回避,共同幫助企業查找不合格原因并提出切實有效的整改建議。通過采取一系列整治措施,該縣油條抽檢由100%不合格轉變為100%合格。在推廣該縣油條市場整治經驗的同時,撫州市市場監管局加大了與公安、檢察等司法機關溝通協調,做好行刑銜接。據統計,近兩年來,該市市場監管部門移送公安機關立案3起,公安機關刑事拘留3人,有效震懾了油條生產銷售違法行為。
據介紹,針對油條抽檢監測發現的重點風險隱患,撫州市市場監管局在全市開展油條食品專項整治行動,進一步增強了油條安全監管的靶向性和精準性。該局定期通報各縣區油條抽檢不合格率及核查處置進度,對油條抽檢不合格率較高的縣區現場督查督辦。據統計,2021年以來,全市油條監督抽檢不合格率降至2.47%,油條抽檢合格率顯著上升,發現的不合格油條均得到及時處理,油條食品安全的全鏈條監管頗有成效,保障了人民群眾食品消費安全。
此外,交流會上,專家還進行了油條的食品安全消費提示及相關知識科普。
消費提示
一、食用油條要適量。油條屬于脂肪含量相對較高的油炸食品。《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推薦我國成年居民每日攝入油脂的量為25~30克,一根市售普通油條的重量約為85克左右,粗略估算,食用一根油條約攝入9~31克的油脂。建議消費者對油條的食用要適量,保持膳食平衡。
二、“非礬”油條更健康。膨松劑在油條加工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決定著油條的質構和品質的好壞。傳統的油條加工通常會使用明礬,導致鋁的殘留。科研結果表明,長期食用鋁含量過高的食品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無礬膨松劑、無鋁復合膨松劑和發酵型無鋁復合膨松劑等新型添加劑取代了明礬,廣泛應用到油條的加工過程中,不僅避免了鋁對人體的潛在危害,還能優化油條的質量和食用品質。因此,日常消費中建議選擇使用“無礬”“無鋁”膨松劑的油條。
三、煎炸時間不宜過長。在高溫油炸時,富含淀粉和蛋白質的食物可能生成具有神經毒性作用物質——丙烯酰胺。油炸時溫度的升高、時間的延長均可增加丙烯酰胺的含量。因此,在日常加工過程中應注意控制油溫不可過高,油炸時間不應太長,待油條金黃色時即可出鍋,避免顏色過深或焦糊現象。
知識科普
一、粉絲在生產過程中不得使用明礬,油條制作過程中可以使用明礬。根據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規定,明礬(硫酸鋁鉀或硫酸鋁銨)不得用于粉絲生產,但可以在油條制作過程中使用。
二、鋁元素不是人類致癌物,只要食品中鋁殘留量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或全人群每周每公斤體重經口攝入的鋁不超過 2mg,就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研究表明,鋁在一定劑量下具有神經毒性、生殖毒性、發育毒性,過量攝入鋁會影響兒童的智力發育,并與軟骨病和骨質疏松的發生相關。鋁雖然具有毒性,但并不是只要攝入就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這不僅取決于食品中鋁的含量,還與食用這些含鋁食品的數量以及食用時間長短密切相關。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完成的中國居民膳食鋁暴露風險評估結果顯示,我國日常膳食中的含鋁食品對一般居民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的機會不大,但對于長期食用油條等此類高鋁食品的消費者造成不良影響的機會較大。
三、我國對含鋁食品添加劑有明確的使用標準,可以在豆類制品等食品中“按生產需要適量添加”,但食品終產品中的鋁殘留限量≤100mg/kg。含鋁食品添加劑可用作固化劑、膨松劑、穩定劑、抗結劑和染色料等。我國現行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1)對含鋁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品種和使用范圍作出了嚴格規定,其中硫酸鋁鉀、硫酸鋁銨作為膨松劑、穩定劑可應用于豆類制品、小麥粉及其制品、蝦味片、焙烤食品、水產品及其制品、膨化食品中,其添加量“按生產需要適量添加”,而食品終產品中的鋁殘留限量≤100mg/kg。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