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標準拱衛萬億制造
廣州黃埔區國家級高端裝備制造業標準化試點項目通過終期驗收
12月9日,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國家級高端裝備制造業(智能制造)標準化試點項目順利通過終期驗收,并得到相關專家的高度評價和滿滿期許。
據悉,該試點為廣東省唯一的區域性試點,黃埔區智能裝備產業有著良好的產業基礎,規模以上企業143家,為構造黃埔區萬億制造的“八柱”產業之一,5年內有望躍升為千億級產業集群。2018年度黃埔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曾明確提出“瞄準人工智能產業熱點,培育智能裝備龍頭企業,重點布局芯片、無人駕駛、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確立了智能裝備產業在黃埔區制造業中的戰略地位。目前,智能裝備產業門類齊全,頭部企業已成長為帶動全國乃至世界的知名供應商,涌現出廣州數控、國機智能、達意隆、廣電運通、南方電網、明珞汽車、昊志機電、禾信儀器、弘亞數控等一系列知名品牌。
試點驗收現場
該試點于2018年6月獲得立項,建設期為3年。3年來,該試點圍繞黃埔區“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智能裝備)”建設,以把黃埔區打造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智能裝備產業集聚區為建設目標,高質量推進各項試點工作,各項任務和指標均100%完成,部分任務指標超額完成,取得可喜成績。
智能裝備產業規模逐步擴大。截至2020年底,智能裝備及機器人規模以上企業達143家,實現產業總產值431億元,同比增長34.8%,新增“單項冠軍示范企業”3家、“單項冠軍產品”5種、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家。
標準監管水平持續提升。共計完成108個產品的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監督抽查,24種產品對標達標,3種產品獲國家級企業標準“領跑者”稱號。對13家試點企業的41種系列定型產品開展貫標檢查,100%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100%符合推薦性標準。
標準制修訂量質齊優。主導或參與制定國際標準9項、國家標準115項、行業標準32項、團體標準49項。廣州數控、廣州安居寶獲2020年“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一等獎”,南方電網獲2020年“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二等獎”。
產業轉型升級深度融合。通過開展產業融合賦能行動,獲批20個廣東省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5家廣東省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6個廣東省服務型制造示范平臺。多個示范項目優秀成果形成標準。
產業集群集聚不斷提高。形成了機器人零部件制造、本體制造、集成、檢測與評定“四位一體”的生態格局。標準帶動“制造商——檢驗檢測機構——認證機構”聯動的機器人質量提升,頒出中國首張減速器CR認證證書。
強基礎補短板取得突破。黃埔區工信局確立重點發展新型傳感器、高性能伺服器、精密傳動裝置三大關鍵零部件,廣州數控、昊志機電等企業加快在上述關鍵零部件的標準布局,推動產品定型及性能提升,助力企業勇奪“單項冠軍”。
技術成果轉化成績斐然。共計43家企業獲廣東省、廣州市級科技立項,相關企業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4項、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5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創新編制并發布了《標準化技術路線圖》《專利轉化標準制修訂建議》《科技成果轉化標準制修訂建議》,引導企業加快專利、科技成果向標準的轉化。截至目前,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87%,重點產品轉化率達到84%。
品牌培育建設成績顯著。大力實施質量強區戰略,黃埔區質量強區辦創新推出“星級品牌認證——卓越質量標桿——政府質量獎”的企業品牌培育計劃。試點期間,1家黃埔區智能裝備企業獲中國質量獎提名獎,兩家獲廣東省政府質量獎,6家獲廣州市市長質量獎。
國際標準帶動產品工程走出去。黃埔區內產業企業共主導或參與制修訂9項國際標準,發布4項(其中主導1項),如通過“高壓大容量柔性直流輸電關鍵技術研究”的標準化示范工程,形成菲律賓、智利海外工程業主培訓,與越南、老撾業主調度實現互聯互通,阿聯酋海上直流輸電綠地等一系列標準“走出去”的示范典型案例。
國際標準化專家工作室培訓現場
該試點提出了“建體系”“推龍頭”“走出去”三大建設思路。“建體系”為加強頂層設計,促進“標準體系+產業體系+政策體系”的融合,形成“政府引導、企業為主、開放融合”的標準化工作格局;“推龍頭”為加強標準對頭部企業的倍增效應,通過“技術+專利+新產品”3條轉化標準路線,幫助企業提升產品質量、建立行業聲望、鞏固市場地位;“走出去”為滿足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和粵港澳一體化發展需求,帶動產品、工程走向國際。
黃埔區市場監管局總工程師蔡虹總結了以下幾條試點經驗:
政府引領,織密試點創建“一張網”。
配套一個政策。在黃埔區產業與人才雙驅動的“金鑲玉+IAB”政策體系框架下,率先在廣州市出臺《質量強區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近3年累計資助79家行業企業,標準資助金額共計2540.5萬元,居廣州首位。
建立一個體系。結合60余家企業實地摸排情況,形成一套從上游關鍵零部件、中游整機到下游系統集成的“5+19+39”架構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涵蓋3000余項標準,并特別為頭部企業繪制標準化技術路線,給出科技成果、專利轉化標準建議。
試點一批企業。試點優選13家黃埔區頭部企業或創新技術機構,創新設立試點標準編制任務,作為優質標準儲備。
三方協同,盤活試點共建“一盤棋”。
發揮聯席部門協同作用。成立了以副區長掛帥的試點聯席會議小組,確立了以黃埔區市場監管局為主要推進單位,工信等12家部門為協同推進單位的工作機制。
發揮龍頭企業鏈長作用。確立黃埔區各細分領域龍頭或鏈長,如關鍵基礎零部件領域有昊志機電、機研院、廣州數控,整機領域有達意隆、愛司凱,系統集成領域有明珞汽車裝備、中設等,檢驗檢測領域有國機智能、省質檢院、威凱等。依托黃埔區良好的檢驗檢測能力產業基礎,促進“國內制造業行業龍頭+檢驗檢測機構龍頭”聯合組成項目組,實施以標準為牽引的產學研攻關活動。
發揮技術機構支撐作用。引入中標院、廣東省標院、威凱檢測、中汽檢測、廣東省質量促進會等多種角色的第三方技術機構,開展專題研究,試點期間面對面“把脈問診”、答疑解惑。
多輪驅動,加快要素融合“一體化”。
推進“科技創新——標準研制——產業發展”一體化。重點強化標準化與科技創新、產業提升協同工作機制,實現“科技共性、標準共建、產業共鏈”的良好氛圍。在充分調查企業持有技術成果、專利情況的基礎上,按照“先進技術——新產品——專利——產品標準——市場化”的路徑,實現新產品快速定型和品牌價值提升;按照“重大科技成果——專利池——標準體系”路徑,推動科技部、工信部重大專項的科技成果產業化,用標準形成自己的技術體系,加快技術推廣和技術優勢的構建。
推進“標準實施、標準監督、標準改進”一體化。以認證認可、現場檢查和監督抽查等多種手段促進標準實施,重點開展以產品標準為主體的貫標檢查,在監督檢查中強調自我改進。
推進“品牌認證、標準比對、質量提升”一體化。開展廣州市智能裝備產業質量提升專項行動,建立減速機、電動機、控制器標準綜合體,開展標準比對與試驗驗證12個,完成相關國家標準、團體標準、企業標準制修訂7項,推廣至黃埔區21家企業,推動相關認證落地。
方式創新,推進試點服務平臺“一條龍”。
創新服務平臺。充分聚合“信息資源”和“人力資源”。搭建并運營產業標準信息服務平臺,超30家企業使用了該項服務,為下一步構建黃埔區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網絡平臺打下基礎。將培訓和宣傳作為常態化工作,建立50余人的區產業專家庫,積極為“企業——技術機構——聯盟協會”牽線搭橋、“造船出海”。
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率先成立廣東省首個區級國際標準化專家工作室,搭建高端人才培養平臺,實施“2+10+25”計劃。承辦國際標準化會議兩次以上,新增國際標準10項以上,培養注冊IEC專家及相關職位后備人選25人。 (孫玉龍 趙 婧)
(廣告)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