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日前,工信部等19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圍繞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提出一系列量化目標,其中,“百十萬”梯度培育目標尤其引人關注:推動形成100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10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一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世界經濟發展史表明,中小企業是各國經濟發展的基礎,是社會經濟中最為活躍的因素,也是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和繁榮穩定的重要因素。在我國,占企業總數超過99%的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的基礎支撐,其形成多樣性、差異化的經濟生態,是我國經濟韌性的重要保障。特別是近年來,不少中小企業通過聚焦主業、強化創新,在專門領域練就“獨門絕技”,打造“拳頭產品”,在產業鏈上具備一定的話語權,成長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為中國經濟發展作出獨特貢獻。
按照工信部的定義,“專精特新”即“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則是其中的佼佼者,是專注于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質量效益優的排頭兵企業。今年7月30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加強基礎研究,推動應用研究,開展補鏈強鏈專項行動,加快解決“卡脖子”難題,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央將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與解決“補鏈強鏈”“卡脖子”問題聯系起來,愈發凸顯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重要性。
我國雖然工業門類齊全,但產業基礎能力建設不足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這既有基礎裝備和核心技術能力不足的問題,也有產業鏈上“斷點”“堵點”較多,缺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撒手锏”技術的問題。如同EDA(電子設計自動化)、光刻機卡住了芯片產業的“脖子”,伺服系統、精密減速器卡住了機器人產業的“脖子”,許多產業鏈上的“斷點”“堵點”,成了受制于人的“命門”。而這些“命門”因為足夠專精,市場規模不大,技術卻十分關鍵。
根據工信部相關文件,“專精特新”企業主導產品應優先聚焦制造業短板弱項,屬于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及關鍵領域“補短板”“鍛長板”“填空白”產品。它們附加值高,往往是產業鏈最具話語權的環節。在產業升級的趨勢之下,發展“專精特新”,不僅可以提升國內薄弱的產業環節,擴大內需,更能使我國占據全球產業鏈最有利環節,提升中國制造附加價值。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重要性決定了必須非常重視這些企業的發展,下大氣力進行培育。需要強調的是,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之路遠非想象中那么容易,而成長為“專精特新”企業,更須付出巨大努力。根據工信部的數據,“專精特新”企業具有“5678”的特點:超過50%研發投入在1000萬元以上,超過60%屬于工業基礎領域,超過70%在行業市場深耕10年以上,超過80%居本行業細分市場首位。“5”和“7”這兩個特點是“專精特新”企業的根本屬性,也是決定其最終能否成功的邏輯前提。
簡單地說,走“專精特新”之路要耐得住寂寞。不僅要花成本、花時間,還要經受反復失敗的打擊。被譽為隱形冠軍“教父”的德國管理學家赫爾曼·西蒙在《21世紀的隱形冠軍》一書中強調,隱形冠軍的生存基礎是專業化,而專業化從來就不是一夜之間能夠做到的。不管市場發生什么樣的變化,隱形冠軍企業必須始終堅守自己的特質,不能有所動搖。其中最關鍵的就是目標要非常明確,高度專注于某一特定產品或領域,絕不能稍微做大就想多元化,更不可在危機中瞻前顧后,為解一時之困而放棄專注。
市場中有太多因做不到堅守初心而失敗的案例,為西蒙的說法提供反面注腳。由于隱形冠軍高度專注于主營業務,肯定存在一定風險,因此,他們不得不時刻對市場保持警覺,對市場需求的變化或技術革新作出迅速反應,這樣才能確保自身地位,這種對市場的高度依賴迫使“專精特新”企業不得不成為一個果敢的市場地位捍衛者和技術革新擁護者。
“專精特新”企業除耐得住寂寞之外,資本和政府也要有長遠眼光,為這些企業發展提供穩定而持久的助力。資本要有“與時間做朋友”的耐心,尊重市場規律、工匠精神,相信泥沙淘盡,終見真金;政府要做好頂層設計,制定管長遠的、穩定的支持政策,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建立多元的市場生態,在大企業之間留出足夠的市場縫隙,讓“專精特新”企業健康成長。
《中國質量報》【觀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