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檢批次增加 不合格率下降
湖南食品安全形勢總體趨穩向好
本報訊 (杭一平 記者 王融國)記者近日從湖南省市場監管局獲悉,截至2021年12月5日,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完成食品抽檢26.8059萬批次,比2020年同期增加28.01%,而國抽、省抽不合格率分別下降0.78個百分點和0.93個百分點,全省食品安全評價性抽檢合格率達98.98%。
作為湖南省委、省政府重點關注的9個千億產業之一,助力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是市場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此,湖南省市場監管局圍繞“一個目標”,健全“兩項機制”,突出“三項原則”,推進“四項工作”,在大力推動食品抽檢工作高質量發展、持續提升全省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年來,湖南省市場監管局圍繞“食品及食用農產品抽檢量在4批次/千人及以上,食品安全評價性抽檢合格率在98%及以上”的目標,開展了扎實有效的工作。一方面,以“每月一研判、每月一報告、每月一調度、每月一提示”的“四個一”方式,健全了以問題導向的風險研判機制;另一方面,加強了內部各部門之間信息溝通和協同配合,建立核查處置與日常監管無縫銜接,實現閉環管理。該局制定下發了《關于建立食品安全“兩結合兩銜接”工作機制的指導意見》,健全以檢管結合的風險通報機制。
湖南省市場監管局還根據具體情況,要求全系統堅持抽檢的“三項原則”。一是重點加強對“米袋子、菜籃子”等大宗消費食品、嬰幼兒配方食品等高風險品種,以及既往問題發生集中的項目進行抽檢,并結合群眾關切,增加主要品質指標、營養指標的抽檢。通過堅持問題導向,提高抽檢針對性。二是開展跟蹤抽檢、專項抽檢,加強抽檢監測信息的互通共享,并以抽檢不合格食品生產經營者為重點對象,加大監管執法力度。通過檢管結合,提高監管執法工作的靶向性,提升抽檢工作有效性。三是以公眾消費量大的食品為抽樣品種,科學合理確定品種項目,客觀反映食品安全狀況。
為了把食品抽檢工作做細做實,湖南省市場監管局有規劃、分步驟推進“四項工作”。首先是編制高質量的抽檢計劃。尤其是根據多年的抽檢情況確定高風險隱患點,在此基礎上對相關食品生產企業開展延伸性抽檢監測,排查風險來源,實現精準防控。其次是加強抽檢計劃跟蹤調度,及時發現抽檢計劃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偏差,以便采取措施加以糾正。再次是印發《湖南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質量分析報告》《湖南省市縣食用農產品專項抽檢質量分析報告》,從地域、企業、食品類別、不合格項目等各方面對全省食品安全狀況進行統計分析,向省食安委成員單位通報食品抽檢監測重點問題情況,提出相關意見建議,拓展抽檢監測結果運用深度,推動形成食品安全監管“檢管結合”“管查結合”、風險會商、協同配合的工作機制。最后是通過信息化平臺建設,進一步挖掘食品抽檢監測數據,探索形成“讓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靠數據管理”的管理模式,結合常態化的數據統計分析和每季度的分析研判,對重點食品品種和生產、流通、餐飲各個環節,以及學校食堂、農村市場、網絡銷售等多個領域,形成專項統計分析和研判報告,準確把握食品安全狀況,為科學決策提供參考。
一年來,湖南省市場監管局通過高質量的食品抽檢工作,助力食品安全監管,取得良好成效。以大米和“辣條”為例,2021年前10個月湖南省生產經營的大米重金屬污染物鎘項目不合格率為2.28%,其下游產品(含米粉制品、谷物粉類制成品等)不合格率為1.89%,都較往年有大幅度下降;湖南省“辣條”生產企業更是嚴格按照調味面制品質量要求生產,在全國四級市場監管部門抽檢中,標稱湖南省企業生產的“辣條”逾1萬批次,不合格率為1.31%,“辣條”不合格率呈下降趨勢。
湖南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全省食品安全形勢總體趨穩向好,但食品安全監管和食品抽檢工作依然有許多急待提高和改進的問題和短板。他們將拿出更嚴更實的舉措,全面排查問題隱患,防范化解風險;不斷健全制度機制,以制度力量壓實責任,以機制創新提升治理效能,持續提升全省食品安全抽檢工作效能,切實守護好三湘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中國質量報》